书籍详情

探寻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大同中学课程改革三十年研究

探寻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大同中学课程改革三十年研究

作者:郭金华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1-01

ISBN:9787572018145

定价:¥47.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创建于1912年的上海市大同中学,长期以来,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确立了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有特长”的教育哲学,坚持不懈地进行课程改革。建校110年来,十三任校长,一以贯之,以“教育救国,为国育才”为己任,融会中西文化之长,坚持传承创新。形成了“勤奋,朴实,活泼,进取”的校风,“严谨,扎实,求真,创新”的教风,“刻苦踏实,好学多思, 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学风以及“团结、改革、创新,实干、奉献、进取”的大同教师团队精神。本书系统梳理了大同中学三十年课程改革的实践,从学校的历史和传统、教育改革的时代命题、学校持续三十年的课程探索以及评价改革、管理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总结,反映着一所与时俱进地名校的发展历程。
作者简介
  郭金华,现任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局局长,多年任上海大同中学校长,从事教育研究和管理工作,发表教育科研论文多种。2020年9月10日,被上海市政府评为“上海市特级教师”。 2020年12月,获得“2020年上海市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目录

引言 解密赋能学校内涵发展的课程“基因”
第一章 铸魂
———学校办学思想的传承创新
第一节 学校办学理念的历史回溯 /5
一、百年校史的峥嵘岁月 /5
二、立己达人的文化信仰 /16
三、今日大同的多样风采 /19
第二节 学校育人思想的守正创新 /23
一、三个“全面”:探索重点中学之“重”/24
二、四个“学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26
三、五大理念:推进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建设 /29
四、守正创新,追求卓越:建设活力大同、和谐大同 /30
五、留住“乡愁”: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32
第二章 回望
———学校课程改革的整体脉络
第一节 启程:高中课程结构整体改革(1987—1997)/40
一、改革的背景 /40
二、改革的思路 /41
三、改革的实践 /42
第二节 发展:高中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1997—2010)/44
一、改革的背景/45
二、改革的思路/46
三、改革的实践/51
第三节 深化:学校课程统整实施研究(2010—2014)/62
一、改革的背景/63
二、改革的思路/64
三、改革的实践/67
第四节 重构:学校课程供给侧改革(2014—2020)/74
一、改革的背景/75
二、改革的思路/76
三、改革的实践/78
第五节 调整:五育融合育人课程体系构建/99
一、改革的背景/100
二、改革的思路/101
三、改革的实践/103
第三章 聚焦
———学校道德教育的独特探索
第一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五化”探索/118
第二节 德育“三三制”格局与“八大操作法”/120
一、形成德育“三三制”工作格局/121
二、探索德育内容的“课程化”之道/122
三、建构爱国主义“教育八法”/123
第三节 学科德育的“五有”实践/127
一、学科德育的“有意”原则/128
二、学科德育的“有序”原则/129
三、学科德育的“有机”原则/129
四、学科德育的“有情”原则/129
五、学科德育的“有效”原则/130
第四节 着眼新世纪的德育体系建构/130
第五节 “学分制”的德育评价探索/133
一、德育评价“学分制”管理的结构/134
二、德育评价“学分制”管理的操作方案/135
三、德育学分认定登记管理体系/137
四、“学分制”德育评价的实践成效/138
第六节 新时代德育课程体系构建/140
一、德育课程目标体系的确立/141
二、德育课程内容体系的架构/142
三、德育课程实施体系的创新/144
四、德育课程保障体系的完善/146
第四章 校本
———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创生
第一节 “知识论”课程:培养学生批判性反思能力的探索/156
一、“知识论”课程的开发历程/156
二、“知识论”课程的操作设计/160
三、“知识论”课程的实践成效/170
第二节 研究型课程建设:完善学生的思维方式/171
一、大同研究型课程的目标设计/172
二、大同研究型课程的内容设置/173
三、大同研究型课程的教学实施/185
四、大同研究型课程的评价方式/189
五、大同研究型课程体系的探索过程/196
六、大同研究型课程的建设成效/198
第三节 CIE课程群建设:跨学科课程的统整实验/203
一、CIE课程的基本理念/203
二、CIE课程的基本特点/204
三、CIE课程统整的实施方式/205
四、CIE课程的实施/207
五、CIE课程诞生记/208
第四节 生涯导航课程:指向学生生涯发展的项目学习/212
一、生涯导航课程的研发初衷/212
二、生涯导航课程的内容架构/214
第五节 着眼未来:校本课程持续迭代升级的探索/216
一、课程内容满足学生多样需求/218
二、课程价值着眼学生未来发展/221
三、开发机制保障课程精品/221
第五章 保障
———相伴课程改革的评价探索
第一节 “五免”制度与特长认定/230
第二节 学分制课程管理与评价制度/233
一、学分制课程管理与评价的方案设计/235
二、学分制课程管理与评价的功能定位/241
三、学分制课程管理与评价的实践应用/242
第三节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247
一、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249
二、综合素质评价与学校人才培养的有效贯通/249
三、学校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建构与运行/250
四、综合素质评价与学生的生涯发展指导/256
结语 以课程供给改革促进学校育人方式变革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