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病理学基础(第4版)

病理学基础(第4版)

作者:黄晓红,周士珍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1-01

ISBN:9787117340618

定价:¥65.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病理学基础是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第4版《病理学基础》主要适用于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护理专业,教材的编写贯彻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精神,落实以“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中等职业教育理念,积极推进融合教材建设;以就业和升学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标准,以实用、好用、够用为尺度。本教材在充分把握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用性的基础上,突出体现病理学基础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针对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护理专业的特定目标、特定对象、特定学制,力求做到贴近学生、贴近临床、贴近岗位、贴近社会;使本教材既能传授知识,又能发挥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作用。
作者简介
  在山东省莱阳卫生学校病理教研室任教29年,曾讲授过《病理学基础》、《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病理检验技术》、《临床病理诊断学基础》、《免疫组织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口腔组织病理学》等课程。教学能力强、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优秀。多次荣获学校教学能手、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2012年荣获烟台市优秀教师称号。
目录

绪论 /1
一、 病理学的概念及任务/ 1
二、 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 2
三、 病理学的内容及范围 /2
四、 病理学的常用研究方法 /3
五、 病理学的常用观察方法 /4
六、 病理学发展史/ 5
七、 病理学的学习方法/ 6
第一章 疾病概论/ 8
第一节 健康与疾病 /9
一、 健康的概念/ 9
二、 疾病的概念/ 9
三、 亚健康的概念/ 9
第二节 病因学 /10
一、 原因和条件/ 10
二、 常见的病因 /10
第三节 发病学/ 12
一、 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一般规律 /12
二、 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 /13
第四节 疾病的经过和转归 /16
一、 经过 /16
二、 转归/ 17
一、 血栓形成的概念/ 44
二、 血栓形成的因素和机制 /44
三、 血栓形成的过程和类型 /45
四、 血栓形成的结局 /47
五、 血栓形成对机体的影响 /48
第四节 栓塞 /49
一、 栓塞的概念/ 49
二、 栓子的运行途径及栓塞部位/ 49
三、 栓塞的类型及对机体的影响/ 50
第五节 梗死/ 52
一、 梗死的概念 /52
二、 梗死的原因和条件/ 52
三、 梗死的类型及病变/ 52
四、 梗死对机体的影响/ 54
第四章 水肿/ 56
第一节 水肿的概念及分类/ 56
第二节 水肿的发生机制/ 57
一、 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组织间液生成大于回流/ 57
二、 体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钠水潴留 /58
第三节 常见类型水肿的临床特点及发生机制/ 60
一、 心性水肿/ 60
二、 肝性水肿/ 60
三、 肾性水肿/ 61
四、 脑水肿/ 61
五、 肺水肿/ 61
六、 皮肤水肿/ 62
第四节 水肿的病理变化 /62
第五节 水肿对机体的影响/ 63
第五章 炎症/ 64
第一节 炎症的概念/ 65
第二节 炎症的原因/ 65
一、 致炎因子的概念/ 65
二、 常见的致炎因子/ 65
第三节 炎症介质/ 66
一、 炎症介质的概念和作用/ 66
二、 炎症介质的来源及类型/ 66
第四节 炎症局部的基本病理变化/ 67
一、 变质 /68
二、 渗出/ 68
三、 增生/ 75
第五节 炎症的类型及病变/ 76
一、 炎症的分类/ 76
二、 常见类型及病变 /77
第六节 炎症的临床表现 /83
一、 炎症的局部表现/ 83
二、 炎症的全身反应 /83
第七节 炎症的结局 /84
一、 痊愈/ 85
二、 迁延不愈转为慢性炎症/ 85
三、 蔓延播散/ 85
第六章 发热/ 88
第一节 发热的概念及生物学意义 88
一、 概念 89
二、 生物学意义 89
第二节 发热的原因及发生机制 /89
一、 原因 /89
二、 发生机制 /90
第三节 发热的分期、分型/ 91
一、 分期及特点/ 91
二、 分型/ 91
第四节 发热时机体代谢和功能变化 /92
一、 代谢变化/ 92
二、 功能变化/ 93
第七章 休克/ 95
第一节 休克的概念/ 95
第二节 休克的原因及分类/ 96
一、 休克的原因/ 96
二、 休克的分类/ 96
第三节 休克的发展过程及发生机制 /97
一、 休克初期 /98
二、 休克期/ 99
三、 休克晚期/ 100
第四节 休克时机体代谢和功能变化/ 101
一、 代谢变化/ 101
二、 功能变化/ 101
第五节 休克的防治原则/102
第八章 缺氧 /105
第一节 缺氧的概念/ 105
第二节 常用血氧指标及其意义/ 106
第三节 缺氧的类型/ 107
一、 低张性缺氧 /107
二、 血液性缺氧 /108
三、 循环性缺氧 /109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