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第4版/中职护理)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第4版/中职护理)

作者:郑小波,刘忠立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11-01

ISBN:9787117338387

定价:¥46.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教材是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护理专业课程,主要结构为病原生物、免疫学基础、寄生虫三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常见病原生物、寄生虫、免疫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培养学生树立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人生观,养成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科学精神,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坚持“三基、五性”的原则,依据专业教学标准,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以职业技能的培养为根本,满足岗位需要、学教需要、社会需要,体现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类型特色,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教材呈现形式。
作者简介
  正高级讲师。从事卫生职业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从教27年,先后从事教学、教学管理、项目建设、教科研、校企合作、师资培训等工作。牵头国家示范校、国家级实训基地、市级重点专业建设,成效显著,统筹协调能力强。
目录

第一章绪论/1
一、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1
二、病原生物的概念与特点/2
三、免疫的概念与功能/4
第二章细菌概述/6
第一节细菌的形态与结构/6
一、细菌的大小与形态/6
二、细菌的结构/8
三、细菌形态的检查方法/13
第二节细菌的生长繁殖与变异/14
一、细菌的生长繁殖/14
二、细菌的代谢产物/16
三、细菌的遗传与变异/17
第三节细菌与外界环境/19
一、细菌的分布/19
二、消毒与灭菌/21
三、医院感染/24
第四节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26
一、细菌的致病性/26
二、感染的来源与类型/30
第三章免疫学基础/33
第一节抗原/33
一、抗原的概念与特性/33
二、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35
三、医学上重要的抗原/35
四、佐剂/37
第二节免疫球蛋白/37
一、概念/37
二、免疫球蛋白的结构与功能/38
三、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41
第三节免疫系统/43
一、免疫器官/43
二、免疫细胞/44
三、免疫分子/47
第四节免疫应答/48
一、免疫应答的概念、类型、过程及特点/48
二、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50
三、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52
四、免疫耐受/54
五、免疫调节/54
第五节抗感染免疫/55
一、固有免疫/55
二、适应性免疫/57
第四章临床免疫/59
第一节超敏反应/59
一、Ⅰ型超敏反应/59
二、Ⅱ型超敏反应/63
三、Ⅲ型超敏反应/65
四、Ⅳ型超敏反应/68
第二节免疫学检测/70
一、抗原或抗体检测/71
二、免疫细胞功能测定/72
第三节免疫学防治/73
一、免疫预防/73
二、免疫治疗/74
第五章常见病原体/77
第一节化脓性球菌/77
一、葡萄球菌属/77
二、链球菌属/79
三、其他常见化脓性球菌/82
第二节肠道杆菌/82
一、埃希菌属/83
二、沙门菌属/84
三、志贺菌属/85
四、变形杆菌属/86
第三节弧菌属/86
一、霍乱弧菌/86
二、副溶血性弧菌/87
第四节厌氧性细菌/88
一、破伤风梭菌/88
二、产气荚膜梭菌/90
三、肉毒梭菌/90
四、无芽孢厌氧菌/91
第五节分枝杆菌属/92
一、结核分枝杆菌/92
二、麻风分枝杆菌/94
第六节其他病原性细菌/94
第六章病毒概述/97
第一节病毒的基本性状/98
一、病毒的大小与形态/98
二、病毒的结构、化学组成与功能/98
三、病毒的增殖与干扰现象/99
四、病毒的抵抗力与变异性/101
五、病毒的分类/102
第二节病毒的致病性与免疫性/102
一、病毒的感染方式与类型/102
二、病毒的致病性/104
三、抗病毒免疫/105
第三节病毒感染的检查与防治原则/107
一、病毒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查方法/107
二、病毒感染的防治原则/108
第七章常见病毒/111
第一节呼吸道病毒/111
一、流行性感冒病毒/111
二、麻疹病毒/113
三、冠状病毒/115
四、其他呼吸道病毒/117
第二节肠道病毒/117
一、脊髓灰质炎病毒/118
二、其他肠道病毒/118
第三节肝炎病毒/119
一、甲型肝炎病毒/119
二、乙型肝炎病毒/120
三、其他肝炎病毒/122
第四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23
第五节其他病毒/125
一、狂犬病病毒/125
二、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126
三、其他虫媒病毒/127
四、疱疹病毒/127
五、出血热病毒/128
六、轮状病毒/129
第八章其他微生物/131
第一节支原体/131
第二节衣原体/132
第三节立克次体/133
第四节螺旋体/134
一、钩端螺旋体/134
二、梅毒螺旋体/135
第五节放线菌/136
第六节真菌/136
一、生物学特性/136
二、致病性/137
三、标本采集与检查/138
四、防治原则/138
第九章人体寄生虫概述/140
第一节寄生现象与生活史/141
一、寄生现象/141
二、生活史/142
第二节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143
一、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143
二、宿主对寄生虫的作用/144
第三节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原则/144
一、寄生虫病的流行环节/144
二、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145
三、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145
第十章常见人体寄生虫/147
第一节医学蠕虫/148
一、似蚓蛔线虫/148
二、钩虫/150
三、蠕形住肠线虫/152
四、华支睾吸虫/153
五、日本裂体吸虫/155
六、猪带绦虫/158
第二节医学原虫/159
一、溶组织内阿米巴/159
二、疟原虫/161
三、刚地弓形虫/164
四、阴道毛滴虫/168
第三节医学节肢动物/169
一、医学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和主要分类/169
二、医学节肢动物对人类的危害/169
附录/172
实验指导/172
实验室规则/172
实验一细菌的形态与结构观察/173
实验二细菌人工培养与生长现象
观察/175
实验三细菌分布检查与消毒
灭菌/178
实验四免疫学实验/179
实验五常见人体寄生虫/180
教学大纲(参考)/183
参考文献/193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