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当代中国司法研究

当代中国司法研究

作者:顾培东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22-10-01

ISBN:9787100209083

定价:¥13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当代中国司法的改革与发展,一方面受中国特定政治、经济、文化条件的深刻影响以及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的制约,另一方面也潜含着在“司法现代化”旗帜之下对标西方经典理论中“现代司法”模式的某种取向。此两方面因素形成一种张力,既相互融合,彼此吸纳与参照,亦相互博弈,彼此排斥与疏离。在此背景下形成的司法样态,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并由此成为人类司法文明中重要而独特的类型。本书通过对当代中国司法改革与发展的主要过程以及司法运行中重要现象的描述与分析,冀望增进对中国特色司法之实践逻辑与内在机理的理解,为中国特色司法提供更贴近现实的理论解说与论证,同时助力于系统化的中国特色司法理论与话语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作者简介
暂缺《当代中国司法研究》作者简介
目录
自序
第一编司法共识、司法理念
第一章法治共识与司法共识
一、两种法治观念:理想主义法治与实用主义法治
二、两种法治观的各自分类及实质性分歧
三、法治知识传播与交流中的智识屏障
四、法治的再启蒙
五、法治再启蒙中法学理论界的作为
第二章司法公正
一、司法公正的认知和评价标准
二、司法公正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影响司法公正的现实原因分析
四、推进司法公正的主导思路与现实路径
第三章能动司法及其实践
一、能动司法与司法能动主义
二、实用主义意义上的司法能动的主要意蕴
三、司法能动主义在西方兴起与践行的原因
四、我国实行能动司法的现实理由及约束性因素
五、我国能动司法的主要内容及保障机制
第二编司法改革
第四章司法改革的宏观思考
一、司法改革缘起的背景
二、司法改革的基本内容
三、司法改革的约束性条件
四、司法改革几个策略问题的讨论
第五章人民法院的改革取向
一、内向视角导引下的改革:“让司法像司法”
二、对司法本原的认知与司法改革
三、司法能力含义解析
四、影响司法能力的基本要素
第六章人民法院建构与运行的基本模式
一、两种不同本位及法院改革所蕴含的取向
二、“法官独立”在法学理论中是如何被“证成”的?
三、法院整体本位模式选择的实证依据
四、以法官为主导的法院整体本位模式的基本要素
第七章人民法院内部审判运行机制的构建
一、人民法院审判运行的现状
二、审判运行机制构建的前提性问题
三、审判运行机制构建:C市中院的样本解析
四、几点延伸的思考
第八章人民法庭地位与功能的重构
一、基本范例:P县法院的主要实践
二、人民法庭改革与基层司法辖域的相对限缩
三、人民法庭改革与人民法院发展的主导思路
四、人民法庭改革与基层法院审判工作的基本特性
五、余论
第三编司法生态
第九章司法生态及其改善
一、司法生态及其结构
二、我国司法生态现状分析
三、我国司法生态改善的三个基础性问题
四、余论:建构以司法权威为基础的社会权威体系
第十章公众判意的法理解析
一、公众判意的特性
二、公众判意出现的社会原因与条件
三、公众判意的实际蕴含
四、公众判意的合理性与可能存在的偏失
五、公众判意的应有地位
第十一章对司法的传媒监督
一、传媒监督的应有前提
二、传媒监督的运作特征
三、传媒监督的效能评价
四、实施传媒监督的现实制约
五、对几个具体问题的讨论
第四编司法判例
第十二章我国成文法体制下判例运用的功能定位
一、我国对判例运用的现实需求
二、作为约束性法源的指导性案例:完善司法规范体系
三、作为引导性法源的示范性案例:促进法律统一适用
四、作为智识性法源的一般性判例:推动司法经验与智慧的共享
五、结语
第十三章判例自发性运用现象的生成与效应
一、判例自发性运用的基本特征
二、判例自发性运用现象生成的外部杠杆:“互联网 ”
三、判例自发性运用的主要效应
四、结语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