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龙来龙往:清代以来清水江中游地区的人群、空间与权力
作者:聂羽彤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5-01
ISBN:9787522808031
定价:¥11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独木龙舟节是贵州清水江中游和巴拉河沿岸苗族人民的一个传统节日。作为地域性龙舟文化的集中体现,龙舟节不仅包含了丰富的起源传说与仪式象征,同时,也展现了沿江各村寨之间因共享的历史记忆和信仰习俗而逐步形成的一种既相互竞争又共融共存的空间秩序与权力结构。本研究通过对黔东南台江、施秉两县沿江村寨的民族志考察,较系统地描述了当地围绕龙舟节而形成的神话传说和节日习俗。在对一些村落进行个案研究的基础上,本书拟用“龙舟圈”这一概念来阐释这一独特的地方文化现象。书稿除绪论、结语外,共分五章。第一章概述清水江中游地区明清以来的社会变迁,包括该地区的民族、交通、政治、文化情况。第二章重点介绍龙舟节,涉及龙舟节的起源、龙舟传说的演变、龙舟节的流程等。第三章探讨由龙舟节引发的人群关系问题,如村落社会秩序等。第四章讨论该地区的通婚圈。第五章探讨龙舟圈的形成,以具体的村寨为例,研究龙舟文化与社会变迁、地方政治等的关系。
作者简介
聂羽彤,中山大学民族学博士,长江师范学院教师,长江师范学院重庆民族研究院、乌江流域社会经济文化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主要从事历史人类学、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已发表相关学术论文十余篇。
目录
导言/001
第一章清水江中游地区的社会变迁/027
第一节生与熟:明清以来的苗汉关系/027
第二节权与路:区域开发与交通孔道的形成/051
第三节路与市:行政权力的迁移与集市兴衰/074
第四节苗与汉:身份转变与文化适应/085
小结/107
第二章龙舟节:仪式象征与权力表达/109
第一节龙舟节的仪式与象征/109
第二节龙舟传说的重构与权力表达/127
第三节龙舟节的礼物流动与乡土人情/143
小结/157
第三章人群关系:龙舟龙灯与社会秩序/158
第一节失序:源于“故土难离”与礼仪失范/158
第二节有序:龙灯节活动组织的透明与公正/169
第三节从失序到有序:L寨的分裂与复合/185
小结/198
第四章通婚圈:维系在失序与有序之间/199
第一节殉情与绝情:对家族权力的反抗与接纳/199
第二节开亲范围:规训从童年开始/203
第三节婚姻观转变:早婚早育与摆脱束缚/213
小结/218
第五章龙舟圈:龙舟节在地域空间的张力表达与秩序建构/220
第一节M寨:竭力摆脱“鬼龙”阴影/220
第二节平兆:以双重身份参与苗、汉龙舟节/232
第三节平寨:龙舟节的文化传承与存续困境/240
第四节龙舟圈的生成与区域秩序的建构/250
小结/263
结语/265
参考文献/273
附录/283
后记/301
图表目录
图0-1施洞古渡口旁的“南无阿弥陀佛”石柱/025
图1-1“九股苗”组图/034
图1-2胜秉分县地图/046
图1-3胜秉古城墙遗址/048
图1-4施秉县治迁徙示意/049
图1-5施秉老县的古城墙/049
图1-6巴拉河渡口/054
图1-7南哨古渡口遗址/055
图1-8扩建后的施洞古码头/057
图1-9马号古渡口/058
图1-10偏寨全恩渡口/058
图1-11苏元春夫人墓址/063
图1-121949年的居民身份证/069
图1-13修缮中的两湖会馆/070
图1-14江西会馆遗址/071
图1-15江西会馆的雕板残片/072
图1-16苏元春公馆遗址/073
图1-171933年台拱县政府颁发的持枪执照/077
图1-18中心集市位置迁移示意/080
图1-19施洞周边村寨的土地庙/094
图1-20苗、汉文化融合的墓茔/095
图2-1新龙舟制作现场/116
图2-2龙舟成员在龙舟上的位置/119
图2-3绣片——划龙舟/133
图2-4绣片——龙/134
图2-5龙舟传说中龙身部位与村落等级对应/142
图2-6接龙现场/144
图2-7水手们的撩水表演/147
图2-82014年,老屯全体姑妈、姑爹列队回村“吃龙肉”/148
图3-1农历二月二祭桥现场/163
图3-2堆窝寨编龙/173
图3-3堆窝寨舞龙灯/179
图4-1姑妈F受通婚圈制约的代际示意/202
图5-1M寨龙舟下水仪式/223
图5-2M寨龙舟队/224
图5-3M寨老龙头与新龙头/225
图5-4施秉大龙舟/249
图5-5旧州老龙头/251
图5-6龙舟节的空间张力示意/260
表1-12000~2014年施洞辖区人口流动情况/086
表5-12013年新旧龙舟报名情况/252
表5-22013~2017年苗族独木龙舟节报名情况/254
第一章清水江中游地区的社会变迁/027
第一节生与熟:明清以来的苗汉关系/027
第二节权与路:区域开发与交通孔道的形成/051
第三节路与市:行政权力的迁移与集市兴衰/074
第四节苗与汉:身份转变与文化适应/085
小结/107
第二章龙舟节:仪式象征与权力表达/109
第一节龙舟节的仪式与象征/109
第二节龙舟传说的重构与权力表达/127
第三节龙舟节的礼物流动与乡土人情/143
小结/157
第三章人群关系:龙舟龙灯与社会秩序/158
第一节失序:源于“故土难离”与礼仪失范/158
第二节有序:龙灯节活动组织的透明与公正/169
第三节从失序到有序:L寨的分裂与复合/185
小结/198
第四章通婚圈:维系在失序与有序之间/199
第一节殉情与绝情:对家族权力的反抗与接纳/199
第二节开亲范围:规训从童年开始/203
第三节婚姻观转变:早婚早育与摆脱束缚/213
小结/218
第五章龙舟圈:龙舟节在地域空间的张力表达与秩序建构/220
第一节M寨:竭力摆脱“鬼龙”阴影/220
第二节平兆:以双重身份参与苗、汉龙舟节/232
第三节平寨:龙舟节的文化传承与存续困境/240
第四节龙舟圈的生成与区域秩序的建构/250
小结/263
结语/265
参考文献/273
附录/283
后记/301
图表目录
图0-1施洞古渡口旁的“南无阿弥陀佛”石柱/025
图1-1“九股苗”组图/034
图1-2胜秉分县地图/046
图1-3胜秉古城墙遗址/048
图1-4施秉县治迁徙示意/049
图1-5施秉老县的古城墙/049
图1-6巴拉河渡口/054
图1-7南哨古渡口遗址/055
图1-8扩建后的施洞古码头/057
图1-9马号古渡口/058
图1-10偏寨全恩渡口/058
图1-11苏元春夫人墓址/063
图1-121949年的居民身份证/069
图1-13修缮中的两湖会馆/070
图1-14江西会馆遗址/071
图1-15江西会馆的雕板残片/072
图1-16苏元春公馆遗址/073
图1-171933年台拱县政府颁发的持枪执照/077
图1-18中心集市位置迁移示意/080
图1-19施洞周边村寨的土地庙/094
图1-20苗、汉文化融合的墓茔/095
图2-1新龙舟制作现场/116
图2-2龙舟成员在龙舟上的位置/119
图2-3绣片——划龙舟/133
图2-4绣片——龙/134
图2-5龙舟传说中龙身部位与村落等级对应/142
图2-6接龙现场/144
图2-7水手们的撩水表演/147
图2-82014年,老屯全体姑妈、姑爹列队回村“吃龙肉”/148
图3-1农历二月二祭桥现场/163
图3-2堆窝寨编龙/173
图3-3堆窝寨舞龙灯/179
图4-1姑妈F受通婚圈制约的代际示意/202
图5-1M寨龙舟下水仪式/223
图5-2M寨龙舟队/224
图5-3M寨老龙头与新龙头/225
图5-4施秉大龙舟/249
图5-5旧州老龙头/251
图5-6龙舟节的空间张力示意/260
表1-12000~2014年施洞辖区人口流动情况/086
表5-12013年新旧龙舟报名情况/252
表5-22013~2017年苗族独木龙舟节报名情况/254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