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中国儒学思想史

中国儒学思想史

作者:张岂之 编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23-03-01

ISBN:9787101161199

定价:¥6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共十五章,约34万字,以时代为经,以大量翔实可靠的资料为基础,简明扼要地梳理了中国儒学思想的发展脉络,阐明各时代儒学思想的内涵、特点及转化动力,并特别分析了各时代儒学思想与科学技术之间的辩证关系,具有资料丰富、脉络清晰、论证有力等特点。 正如作者所说:“我们的研究点有三:一,对中国儒学思想的代表人物力求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二,重点研究中国儒学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三,开始研究儒学思想与中国古代自然科学。”“这部专著里将探索中国儒学的演变轨迹,把儒学与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的复杂的、多方位的关系作为研究的重点。”
作者简介
  张岂之,1927年生,江苏南通人,曾任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西北大学校长。50-60年代,协助侯外庐先生整理《中国思想通史》,后同侯外庐、邱汉生共同主编《宋明理学史》。80年代中期以来,主编有《中国思想史》《中国思想学说史》《中国儒学思想史》以及高校教材《中国历史》(六卷本)等。自著有《顾炎武》《儒学、理学、实学、新学》《中华人文精神》等。主编《华夏文化》杂志。2016年,荣获“国学终身成就奖”。
目录
序…………………………………………………………………Ⅰ—Ⅲ
绪 论…………………………………………………………………1
第一章 儒家学派的创立者孔子及其思想…………………………14
第一节 儒学思想产生的历史文化积累 …………………………15
第二节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20
第三节 早期儒学即人学 …………………………………………24
第四节 人学的两重性 ……………………………………………33
第五节 人学与辩证思维 …………………………………………40
第六节 儒家学派的分化与人学 …………………………………48
第二章 孟子思想与人学……………………………………………55
第一节 仁政学说 …………………………………………………56
第二节 民本主义 …………………………………………………62
第三节 “人”的初步发现 ………………………………………70
第四节 性善论 ……………………………………………………78
第五节 辩证思维 …………………………………………………85
第三章 荀子关于人学的理论………………………………………95
第一节 发现了自觉的“人” ……………………………………96
第二节 人“最为天下贵” ……………………………………103
第三节 性恶论 …………………………………………………110
第四节 人的认识能力 …………………………………………116
第五节 朴素的辩证思维 ………………………………………123
第四章 《大学》、《中庸》在儒学史上的地位 ……………………130
第一节 《大学》、《中庸》的著作时代和基本内容 ……………130
第二节 修身为本的政治伦理观 ………………………………136
第三节 中庸之道之剖析 ………………………………………153
第五章 汉代的易学与儒学………………………………………163
第一节 汉代易学概况 …………………………………………163
第二节 孟喜和京房的易学 ……………………………………166
第三节 《易纬》的象数学 ……………………………………178
第四节 荀爽、虞翻的卦变说 …………………………………189
第六章 汉代儒学概述……………………………………………197
第一节 汉代儒学的两重性 ……………………………………197
第二节 儒学的理性主义与自然科学 …………………………209
第三节 儒学的独断主义与自然科学 …………………………224
第七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变化……………………………239
第一节 儒家经学的沉沦与玄学的兴起 ………………………239
第二节 儒学在南北朝发展的两种趋势 ………………………248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儒学与自然科学……………………256
第一节 自然科学发展的理论化倾向 …………………………256
第二节 儒学与自然科学的相互结合 …………………………278
第九章 隋唐时期的儒学…………………………………………294
第一节 儒学思想演变的倾向 …………………………………294
第二节 儒、佛、道的合流趋势 …………………………………298
第三节 唐中叶儒学与佛学的结合 ……………………………302
第十章 唐代儒学与自然科学……………………………………309
第一节 唐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开放性特点 ……………………309
第二节 唐代儒学演变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320
第十一章 宋明儒学的表现形态——理学………………………331
第一节 儒学哲学化过程 ………………………………………331
第二节 佛学与道教之渗透 ……………………………………337
第三节 理学的两重性 …………………………………………340
第十二章 宋元明时期自然科学的发展与转折…………………351
第一节 自然科学发展概况 ……………………………………351
第二节 明代自然科学的转折 …………………………………363
第十三章 理学与自然科学的多层次关系………………………365
第一节 自然科学之发展与理学 ………………………………365
第二节 理学对自然科学的桎梏 ………………………………384
第十四章 清代儒学的特色………………………………………398
第一节 实学的兴起 ……………………………………………398
第二节 理学的沉沦 ……………………………………………404
第三节 汉学的盛衰 ……………………………………………409
第十五章 清代儒学与自然科学…………………………………415
第一节 理学与自然科学 ………………………………………415
第二节 实学与自然科学 ………………………………………419
第三节 中学与西学之争的序幕 ………………………………424
后 记………………………………………………………………433
新版后记……………………………………………………………434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