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科普知识
-
从生物材料到微纳机器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本书基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组织的“零壹科学沙龙”医工交叉专题研讨活动,在11篇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年拔尖人才基于各自取得的阶段性科研成果所做的科普报告的基础上整理、集结而成。全书主要涵盖了组织工程蚕丝新材料、植介入医疗器械中的生物力学、骨软骨仿生支架、生物医用可降解电子器件、运用人体免疫系统对抗各种疾病、ECMO、从生物视觉到医用机器视觉、神秘太赫兹、微纳机器人、飞秒激光、手术机器人等内容。本书以科普化的语言介绍医学与工程领域深度交叉融合的科学知识,适合广大科技爱好者阅读,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研究人员的参考书。
-
科技馆展览展品资源研发与创新实践无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 2035 年)》,搭建科技馆业务交流平台,促进科技馆展览展品创新研发能力的提升,为新时期科技馆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2020 年,第二届全国科技馆展览展品大赛正式拉开帷幕。本届大赛共收到来自全国科普类场馆的 170 个参赛项目,其中展品类 127 件,展览类 43 项。本书集中展示第二届全国科技馆展览展品大赛入选决赛的优秀获奖作品,其中展览类项目 25 个、展品类项目 39 个。展览类项目内容包括设计思路、设计原则、展览框架、展示内容、展品构成以及创新与思考等;展品类项目内容包括展品描述、展示方式、科学原理、应用拓展以及创新与思考等,高度还原了科技馆展览和展品项目从设计、开发到落地实施的全过程,具有较高参考价值。
-
中国味道周文翰 著《中国味道:香料与调料的博物学》追溯了大约50 种调料、香料的历史,从古到今,人们如何在各自的文化中认识、利用它们,以及如何赋予它们文化上的意义,试图从全球文化比较、跨学科的角度看待它们。结合当时的古诗文、绘画、雕塑、植物手绘等艺术作品,书中写它们从西到中、从南到北经历了怎样的传播路径,在实用和象征两个层面发生了怎样的演变,如何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影响因素互动,如何在艺术、园林、饮食的图像和文字叙述中被表现,最后变成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理解的这番模样。
-
疼痛的真相[英] 蒙蒂·莱曼 著,李艾琳 译为什么没发现伤口的时候就没那么疼?为什么看到别人受伤,自己也会觉得疼?孤独也会让人疼痛吗?什么是幻肢疼痛?为什么在伤口痊愈之后,还会感受到疼痛? 人人惧怕疼痛,但并非人人了解疼痛 ,甚至可以说,我们之前对疼痛的认知都是错误的。 近年来,疼痛科学领域持续发展,这让人们对疼痛的理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如莱曼博士在本书中揭示的,我们误解了疼痛,还让它产生了对人类有害的影响。莱曼博士记录了从持续性疼痛到社会性疼痛等一系列前沿研究,还结合亲身接触过的受疼痛困扰者、从未感受过疼痛者等真实病例,带领我们走出深陷已久的误区。他不仅为我们控制并减轻疼痛提供了希望,还让我们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
-
人工智能入门与实践丁艳 主编本书以素质教育提升为主要目标,力求打造一本面向青少年的人工智能知识普及实践应用一体化教材。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入门篇(你好,人工智能)、体验篇(感受人工智能的神奇魅力)、实践篇(探索人工智能的实际应用)、拓展篇(理解人工智能的重要概念)。本书将人工智能相关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应用相结合,通过设置与知识点对应的实践项目,极大地增强了本书的应用性、丰富性及实践性,可大幅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本书可作为青少年人工智能领域科学知识普及读物,还可作为中小学课外兴趣班人工智能学科的培训教材。
-
概率导论[美] 迪米特里·伯特瑟卡斯,[美] 约翰·齐齐克利斯本书基于麻省理工学院开设的概率论入门课程编写,内容全面,例题和习题丰富,结构层次性强,能够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书中介绍了概率模型、离散随机变量和连续随机变量、多元随机变量以及极限理论等概率论基础知识,还介绍了矩母函数、条件概率的现代定义、独立随机变量的和、最小二乘估计等高级内容。
-
不可思议的科学史鬼谷藏龙 著都说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却很少有人知道,这场人类探索自身奥秘的伟大博弈到底经历了什么?它就像一部部科幻大片,令人震撼又充满了曲折艰辛。 从被遗忘半个世纪的DNA双螺旋之母,到疯狂单挑6国科学家的“人造生命之父”,如今神经控制的仿生四肢已能让截肢病人恢复如此,作者用诙谐而通俗的语言,带你走过人类基因探索全历程,了解那些掌控人类生命的隐形力量。 前方高能!跟着超燃超有趣的“芳斯塔芙”,一起探寻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带你了解一个个重大发现背后的故事,展现科学的趣味与力量。
-
十分钟智商运动李永乐 著,白马时光 出品《十分钟智商运动》是一本适合初中及以上年龄段人群的趣味科普书。书中内容分为有趣的数学、奇妙的物理、身边的科学三大板块,从身边最常见的现象着手,深入浅出地讲解那些大家时常能听到但不太了解的知识。书中包含很多有趣的知识点,比如:当地球变成乒乓球大小时,地球就变成黑洞了?最早的学霸是谁?无穷小到底有多小?天气预报为啥总不准?指南针为啥能指南……
-
科学简史[英] 约翰·格里宾 著,陈志辉 吴燕 译从文艺复兴至20世纪末,科学从自然哲学中蜕变,发展成为一幅由多个学科分支绘就的壮丽画卷。其中包括:牛顿经典力学,近代早期的博物学,启蒙时代的化学和经典热力学,19世纪的地质学、进化论、原子理论和经典电磁学,现代量子理论、遗传学,以及现代宇宙理论等多个领域。对于这些现在已成为中学和大学基本学习内容的科学知识,本书并未机械地堆砌起它们各自的历史,而是把握住技术与科学理论相互促进这一脉络,将其如何环环相扣、渐进发展的历史娓娓道来。对于那些大科学家,《科学简史》也多有信而有征又色彩斑斓的深入细致描写。这是一部西方科学的历史,也是写就这一历史的科学家们的个人史。
-
十万个为什么[苏]米·伊林“五千个哪里,七千个怎样,十万个为什么。”当苏联科普大师米·伊林在《十万个为什么》开篇写下这句引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吉卜林的名句时,这本很多家长自己儿时就看过的科普名著诞生了。直到如今,这本书也是许多孩子科普启蒙的第一本书。每个稚嫩的书架上都承载着一个孩子关于“为什么”的可爱发问。那么接下来,就请小读者们踏上科普之路,与作者从厨房开始,共同开启身边事物的科学大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