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人文价值的再发现及新诠释:第六届中韩人文学论坛文集

人文价值的再发现及新诠释:第六届中韩人文学论坛文集

作者:高翔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8-01

ISBN:9787522800073

定价:¥16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为第六届中韩人文学论坛文集。全书分为序言、主旨演讲、共同研讨、文学,历史,哲学,语言教育文化七个部分,论文主题涉及汉语韩语的类型学比较,家国情怀,价值对话,感染伦理,东西文化论证,韩国当代小说在中国的翻介出版情况,韩中民族起源神话的现代意义,韩国现代诗人的东亚经验,新媒体时代的文化交融,从《论语》木简看东亚文化交流,人工智能的伦理反思,哲学后发国家的身份交流及其克服,城市文化空间等。
作者简介
  本书主编高翔,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兼中国历史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来自中韩人文学界共38位学者参与本论文集写作。其中既有学界资深专家,比如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文学研究所所长刘跃进,中国社科院语言所研究员刘丹青,中国社科院哲学所李河、韩国延世大学历史系教授白永瑞等,也有一批中韩人文学界优秀的中青年学者,如首尔大学郑枖根、北京大学程乐松、中国社科院哲学所洪军、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陈时龙等。
目录
代序言一 在第六届中韩人文学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高翔
代序言二 在第六届韩中人文学论坛上的致辞 〔韩〕卢贞惠
代序言三 第六届中韩人文学论坛闭幕致辞 张志强
主旨演讲
汉语韩语的类型学比较 刘丹青 白莲花
东亚文明论述的使用方法 〔韩〕白永瑞
共同研讨
家国情怀,一个古老民族的精神脊梁 刘跃进
今天我们如何认识这个世界并进行价值对话? 段伟文
后新冠肺炎疫情时代的感染伦理 〔韩〕郑世根
文学
现代中国的扶箕与诠释 岳永逸
书写如何重构文类?
——以“十七年”(1949~1966年)的对口相声为例 祝鹏程
欧战、“觉悟”与东西文化论争的文明史涵义
——以杜亚泉欧战时论为中心的考察 杨位俭
几点问题:韩国当代小说在中国的译介与出版 李闻思
韩中民族起源神话的现代意义 〔韩〕孙正一
新媒体时代韩中传统叙事的文化交融
——以韩国电视剧《鸡龙仙女传》为例 〔韩〕崔真娥
日帝强占时期韩国现代诗人东亚经验的人文学再认识 〔韩〕朴胤雨
朝鲜后期韩文坊刻本《水浒传》的特征 〔韩〕俞春东
历史
美国学者魏斐德的明清鼎革研究简析 张德明
明清时代圣谕对乡约的渗透 陈时龙
《同文汇考》中的清对朝鲜“蠲弊”问题管窥 李善洪
清朝嘉道时期的环境恶化趋势及其社会影响 朱浒 黄兴涛
延续性视角下的高丽与朝鲜王朝的更替 〔韩〕郑枖根
从《论语》木简看东亚文化交流 〔韩〕吴泽呟
灾难、国家、市场和劝分
——以《救荒活民书》和《牧民心书》为中心 〔韩〕李锡炫
哲学
徐花潭与张横渠“太虚说”之比较 洪军
物以化齐言则不齐
——重思《齐物论》的思想方法 程乐松
哲学后发国家的身份焦虑及其克服
——以俄罗斯和东亚国家为例 马寅卯
关于人工智能的伦理反思 孙伟平
20世纪前后韩中两国知识分子所接受的社会进化论与对现代的启示
——以梁启超与申采浩为中心 〔韩〕李柱刚
人工智能时代的“孝”思想:以具身认知理论及智能机器人看护为中心 〔韩〕李英仪
语言教育文化
中国韩语学习者与韩国母语话者中称赞言语行为的性别差异研究 陈艳平 孟刚
跨语言中的因果语序加工:从行为到神经证据 罗颖艺
韩国朝鲜时代的汉语教育及其超前特征 金基石
基于文化艺术的城市改造和阶层问题的现实含义
——以釜山和长春的案例分析为基础 〔韩〕全国鸟
城市文化空间:从生存性居住到展示性居住李河
韩国性别歧视语言替代表达性质探讨 〔韩〕金素荣
语用论意义和神经回路:对交际的神经语用论考察 〔韩〕金志暎
人工智能和人文精神:数字化时代的人文学大众化 〔韩〕金英敏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