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鲁迅十五讲(修订版)
作者:彭小燕 著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5-01
ISBN:9787308219129
定价:¥65.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重要的作家,也是在中国读者中影响的现代作家。在中国人通向现代文明的征途上,鲁迅是绕不过去的精神灯塔。本书由三部分组成。部分以慕课课程“鲁迅十五讲”授课讲稿为基础,吸纳东亚世界(以中国、日本为核心)鲁迅研究成果,重点讲授鲁迅其人其文。第二部分由四篇阅读笔记组成,是对东亚鲁迅研究重要成果的精细解读,有助于读者更深入地理解鲁迅的思想世界。第三部分是一系列与鲁迅教学课程相关的科研论文。在众多鲁迅研究成果中,本书的特色在于,在整体性视野下考察鲁迅其人其文,对鲁迅思想的哲学内涵的独到呈现,对鲁迅作为文化人物的存在性、影响力的探讨。
作者简介
彭小燕,文学博士,现为温州大学特聘教授,学科带头人。*新世纪优秀人才。专著《存在主义视野下的鲁迅》获*第五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近年来,致力于将科研成果进行教学转化的工作,努力促成大学本科教学的一流化。 孙良好,温州大学瓯江特聘教授,人文学院院长,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汉语言文学专业负责人。曾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新文学史料》《中国比较文学》《鲁迅研究月刊》《文艺争鸣》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出版专著《建筑·抒情·栖居大地——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三维世界》《文学的温州——温籍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等。 郭垚,文学博士,现为温州大学人文学院创意中文教研室主任。
目录
导言 鲁迅,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精神”史上的丰碑
第一讲 留日时期鲁迅的思想深度
第二讲 “精神界之战士”安在?
——青年鲁迅向往的生存方式、呈现的话语形式
第三讲 “沉默鲁迅”(1909—1917)的精神锻冶
第四讲 作为现代哲学小说的《示众》
第五讲 “示众”场景的族群们
第六讲 在意义与虚无之间
——《狂人日记》和它的文言之“序”
第七讲 “我”的存在与《祝福》的意义构成
第八讲 沉沦之渊与超越之径
——《在酒楼上》《孤独者》《伤逝》的存在论意义
第九讲 《呐喊》《彷徨》的三重意义体系
第十讲 《野草》与鲁迅的重返“战士真我”
第十一讲 “过客”最终行至何处?
——《过客》《墓碣文》与《这样的战士》
第十二讲 鲁迅的“杂文自觉”与“左翼文化自觉”
第十三讲 《故事新编》的读法及“立”之尝试
第十四讲 仰看流云一闪烁
——芜杂的《朝花夕拾》
第十五讲 鲁迅视域中的日本
结语 作为现代信仰者的鲁迅
鲁迅研究笔记
《鲁迅前期小说与俄罗斯文学》中“人道主义元素”的复杂况味
——兼及“王富仁鲁迅”的可能内涵
“文学鲁迅”与“启蒙鲁迅”
——“竹内鲁迅”的原型意义及其限度
左翼丛林中的“鲁迅传统”
——“丸山鲁迅”及其他
“发现”与“有限”
——木山先生“野草论”探析
附录1 慕课“鲁迅十二讲”的开发、运行中呈现的教学、科研启发
附录2 论“鲁迅世界”的三重意义体系
——慕课“鲁迅十五讲”逼出来的学术反思
附录3 慕课“鲁迅十五讲”的混合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
参考文献
后记
第一讲 留日时期鲁迅的思想深度
第二讲 “精神界之战士”安在?
——青年鲁迅向往的生存方式、呈现的话语形式
第三讲 “沉默鲁迅”(1909—1917)的精神锻冶
第四讲 作为现代哲学小说的《示众》
第五讲 “示众”场景的族群们
第六讲 在意义与虚无之间
——《狂人日记》和它的文言之“序”
第七讲 “我”的存在与《祝福》的意义构成
第八讲 沉沦之渊与超越之径
——《在酒楼上》《孤独者》《伤逝》的存在论意义
第九讲 《呐喊》《彷徨》的三重意义体系
第十讲 《野草》与鲁迅的重返“战士真我”
第十一讲 “过客”最终行至何处?
——《过客》《墓碣文》与《这样的战士》
第十二讲 鲁迅的“杂文自觉”与“左翼文化自觉”
第十三讲 《故事新编》的读法及“立”之尝试
第十四讲 仰看流云一闪烁
——芜杂的《朝花夕拾》
第十五讲 鲁迅视域中的日本
结语 作为现代信仰者的鲁迅
鲁迅研究笔记
《鲁迅前期小说与俄罗斯文学》中“人道主义元素”的复杂况味
——兼及“王富仁鲁迅”的可能内涵
“文学鲁迅”与“启蒙鲁迅”
——“竹内鲁迅”的原型意义及其限度
左翼丛林中的“鲁迅传统”
——“丸山鲁迅”及其他
“发现”与“有限”
——木山先生“野草论”探析
附录1 慕课“鲁迅十二讲”的开发、运行中呈现的教学、科研启发
附录2 论“鲁迅世界”的三重意义体系
——慕课“鲁迅十五讲”逼出来的学术反思
附录3 慕课“鲁迅十五讲”的混合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
参考文献
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