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汽车动力传动系及动力性能计算

汽车动力传动系及动力性能计算

作者:周良生,曲学春,周冬生,孙九龙,彭莫 著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5-01

ISBN:9787111649564

定价:¥89.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汽车动力传动系的发展历程和典型类型,详细讲解了先进的动力总成技术,其中包括新能源汽车(含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动力传动系的工作原理和发展趋势。 全书的核心内容是汽车动力性能计算以及动力传动系的匹配设计和评价,具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特点。 本书适合汽车工程技术人员,尤其适合从事汽车动力设计计算相关工作人员使用,也可供相关专业师生和技术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
暂缺《汽车动力传动系及动力性能计算》作者简介
目录
第1部分汽车动力传动系
第1章汽车动力传动系的要求、发展及类型1
11汽车动力传动系的基本要求1
12汽车动力传动系的发展历程1
121发动机2
122离合器2
123变速器2
124分动器2
125差速器3
126牵引力控制系统4
127轮胎4
13汽车动力传动系的类型及驱动型式5
1314×2汽车的动力传动系5
1324×4汽车的动力传动系5
133随动汽车的动力传动系6
134多轴汽车的动力传动系7
知识链接动力传动系的相关标准13
第2章动力总成技术19
21动力源及动力传动系的代号19
22动力源的总成部件21
221涡轮增压中冷系统(TCI)21
222共轨系统(CRS)22
223废气再循环系统(EGR)23
23传动系的总成部件24
231变速器24
232分动器32
233差速器40
234牵引力控制系统53
235安全轮胎54
第3章新能源汽车的动力传动系57
31新能源汽车的诞生57
32新能源汽车的现状58
33新能源汽车的动力传动系58
331纯电动汽车的动力传动系58
332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动力传动系60
333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动力传动系64
34新能源汽车传动系的关键技术70
341动力蓄电池技术70
342电机技术70
35新能源汽车传动系的研发方向75
351动力蓄电池技术75
352驱动电机技术75
353电控技术75
第2部分汽车动力性能计算
第4章动力77
41发动机的参数指标及选型依据79
411汽车发动机的有关参数及评价指标79
412发动机的选型依据93
42发动机的动力特性102
421功率、转矩和转速三者的关系103
422功率、转矩与转速的特定关系104
423动力特性的意义及其评价114
43驱动功率和驱动力121
431功率损失121
432驱动功率和驱动力124
第5章阻力126
51滚动阻力126
511成因126
512滚动阻力系数128
52空气阻力130
521空气阻力130
522空气阻力系数131
53坡道阻力135
54加速阻力135
541计算公式135
542δ算式的建立136
第6章动力性能计算138
61表征参数的分析计算138
611计算公式138
612计算示例150
62传动系的匹配设计和评价167
621传动系的匹配设计167
622传动系的匹配评价178
623液力变矩器的匹配计算181
第7章轮胎气压的选定193
71轮胎气压的重要地位193
711轮胎变形公式193
712轮胎接地压力公式194
713单次通过圆锥指数公式194
714轮胎的侧偏刚度公式194
72轮胎气压的选取195
721依照主参数统计式选取195
722防止功率循环195
723服从额定气压限制197
724远离公路临界气压197
725满足接地压力要求197
726按使用条件调压197
727参考公路经济气压198
73计算示例198
参考文献202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