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随笔
-
远游无处不消魂徐滇庆万里河山,恰似一本无字天书。旅游就是在读这部无字天书。《远游无处不消魂》是著名经济学家徐滇庆教授旅行随笔《山不转水转》的续篇,他的游记不仅是在用眼去看,用耳去听,更是用心去游、去想、去思索,从自然山水这部天书中去领略其历史、文化、哲学甚至经济学意涵。作者文笔练达、见解独到,使人在游山玩水中获取知识,感悟人生。
-
首次南极探险罗德·阿蒙森1911年12月14日,阿蒙森和同伴们历尽艰辛,最终战胜比他早出发两个月的英国海军上尉罗伯特·F·斯科特组织的英国探险队,提前35天到达极点,摘取了首登南极点的桂冠。他的成功在南极探险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标志着自1909年皮尔里到达北极后不到3年内,南北两极都已留下人类的足迹。
-
20岁,给我一个欧洲张清《你欠大学一次远行》用141个小故事讲述大学生背包客张清用自己赚来的1.5万元游历欧洲10个国家的经过。在10个没有任何朋友的国度,身上几乎没有任何现金,存活下来是他首要的目标,途中吃喝、住宿、搭车全是通过陌生人的帮助,路上消费的资金也都是途中的陌生人给的。他搭了41 辆便车,9个晚上流落街头,18个晚上得到陌生人收留,出于安全考虑住了4晚旅馆;睡过火车站,睡过沙滩,睡过桥上,睡过街边,睡过机场,睡过Quick快餐店,睡过图书馆,睡过走廊,睡过陌生人的地板……他卖中国结,卖画,也曾在卢森堡街头卖艺乞讨。在*迫不得已的时候用信用卡刷了张铁路通票。
-
画游冰岛易平凡《画游冰岛》用详实朴素的语言为我们讲诉了8天7夜惊险刺激的环岛自驾游,具体的路况信息与沿途景观都尽收眼底,从路况特佳的1号公路到险象环生的939号公路,从蓝湖到米湖,从克拉克火山口到维克小镇黑沙滩、盖歇尔间隙泉,作者经历了冰岛冰与火的考验。除此之外,作者还创作了百余幅精美油画,为读者提供了多一种感官体验的认知。
-
山知道杨世泰/文,戴翊庭/图生于登山世家却高反严重的阿泰,有一天忽然迷上进山。每个对山有情结的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疯狂与梦想,眼睛在天堂,身体在地狱;行走云海间,暂别尘世事。一万个痴迷群山的理由,只因山中有另一半的你。17项登山必备装备——背包、登山鞋、帐篷、饮水器具、头灯、急救包……9大登山专业技巧——打包、迷途辨位、野营保暖、户外饮食、体力恢复……6种行前重要观念——轻量化、对自己负责、无痕山林、登山礼节与禁忌……
-
晋汾遗踪张元卿,崔文川 编是“民国分省游记丛书”中的一本,以反映山西历史人文的文章为主,选编了十七篇游记,分为四辑,按自北而南的顺序编排。本书收录的陈垣、傅增湘等人的文章在后来入集时多有改动,一般读者已看不到初版面貌。有鉴于此,本书均按初版照录,以恢复原貌。再如,梁思成的《记五台山佛光寺建筑》,通行本是梁氏后来据初版文言本改写的白话文本,内容没有大的变化,文采则远逊。这次依据初版收录,不仅意在恢复其文言面目,更在于藉语言之恢复,使其文采、情怀与看点浑然一体,完整地呈现给读者。此外,本书中还有一批反映乡村和县城的民生状况的文章,是了解民国山西底层生活的鲜活资料。
-
长安道上杨博《民国分省游记丛书:长安道上(民国陕西游记)》是“民国分省游记丛书”中的一本,该书从众多的民国陕西游记中遴选了兼具文学性和史料性的18篇游记,按内容分为四辑,用游记展示了民国时期陕西的历史文化和民生状况,能帮读者通过触摸历史细节来感知民国陕西的历史风貌,进而对民国时期陕西及相关区域的历史获得一个新的认知。《民国分省游记丛书:长安道上(民国陕西游记)》所选篇目大都是1949年后首次刊出,这些文章较为客观地反映了民国陕西旅游业的情况,对于今天陕西旅游业的发展也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因此,《民国分省游记丛书:长安道上(民国陕西游记)》的读者面较广,可满足大中专学生,人文学者和旅游业规划者等众多读者的阅读需求。
-
江海揽胜陆阳《民国分省游记丛书:江海揽胜(民国江苏游记)》是“民国分省游记丛书”中的一本,该书从众多的民国江苏文献中遴选了兼具文学性和史料性的35篇游记,按内容分为四辑,用游记展示了民国时期江苏的历史文化和民生状况。所选文章,写山川风物,能见兴废变迁;记社会民情,可见时代风尚。许多文章都有旅行生活的细节信息,是触摸民国生活,体会当时旅行生活的珍贵资料。
-
故都行脚赵国忠《民国分省游记丛书:故都行脚(民国北京游记)》是“民国分省游记丛书”中的一本,此前收入各种北京游记的文章,《民国分省游记丛书:故都行脚(民国北京游记)》都不选用,而是另辟蹊径,选录了一批鲜为人知的文章,内容既有山水游踪、世态人情、风味小食、建筑风貌,也包含了文化活动、社会变迁以至政治事件。在注重文学性的同时,《民国分省游记丛书:故都行脚(民国北京游记)》亦兼顾史料性,既着重收录反映已消失的景物、建筑的文章,也收录了一些名家佚文,如收入《民国分省游记丛书:故都行脚(民国北京游记)》的《逛厂甸》是沈从文的佚文,不仅可读性强,还是一篇稀见史料,《沈从文全集》也未见收录。
-
四季履痕王其成序王孝玲继诗文集《听晨》出版之后,不到两年,其成老师的游记散文集《四季履痕》又将付梓了。其成邀我为其新作写序,受宠若惊之余,不敢以轻心掉之,将《四季履痕》 书稿认真浏览了一遍,就如同随着作者不分寒暑春秋在山南海北走了一遭,虽仅作纸上旅行,但那真切的感受宛若身临其境。其成是个喜动的人, 仿佛待不住, 只要一有时间, 一有机会, 他就会背起行囊,带上相机,踏上行程,东奔西走,南下北上,把旅行当作备课,把游历当成生活。或徒步,或骑行,或登山,或露营,或溯溪,或探险,从春夏到秋冬,十二个月,月月有收获。从寻访白门楼到看雪哈尔滨,从登顶峻极峰到徒步新安江,从穿越草原到行走川藏,从露营东甲岛到溯溪曲流涧,从游牧新疆到历险川西,可谓心之所向,足之所至。行走着的其成,十足“驴友”,俨然旅行家。其成是个极静的人,少言寡语,不事张扬,静极生慧。别人看过游过,过目即忘;他走过路过,潜下心来,用深情的笔触,将记忆写成画卷,一一铺展开来。画卷中有斯米兰的波浪, 有博格达的冰川, 有箭扣长城的苍凉, 有太行古村的幽远,有小镇的古色古香, 有草原的无际无边。其成有一双慧眼, 能看别人看不到的风景,笔端便有别人没有的感悟——关于自然的, 关于生命的。 思考着的其成, 十足书生,俨然哲学家。在《听晨》出版之后,我曾写了篇《其成,其人,其文》,文中这样介绍他的为人和为文:刚接触其成老师,觉得他言谈举止缓慢散淡,与人交谈慢声慢语,行动坐卧平和冲淡,外表看来有些冷。接触多了发现,他慢声慢语中不乏睿智与幽默,平和冲淡中不乏激情与浪漫,内心极热。我把这种人称为热水瓶型的。外冷内热的他除了是个极受学生喜爱的语文老师之外,还是个户外运动发烧友。节假日、寒暑假,别人选择在家猫冬或避暑,他则选择背起行囊,用脚步丈量生活。近处,骆马湖看水、三台山观山、下邳访古、窑湾赶集;远处,东至普陀圣境,西至天府佛国,南至唐屿海岛,北至梦幻雪乡。奇山异水镌刻下他深深足迹,胸中笔端流淌着他汩汩诗情。外冷内热的他除了是个说走就走的户外运动发烧友,还是个心思细密、情感丰富的暖男。初为人父的他,用笔墨记录下女儿从出生到长大的点点滴滴,其中有圣诞的欢笑、有高考的烦恼。出生农村的他,怀念家乡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他的笔下有村里的树、田野的草、河里的鱼、场上的碌碡。不疾不徐的生活节奏,宠辱不惊的生活态度,让他对社会、人生有着别样的思考:关于梦想、关于爱情、关于做人、关于名声、关于财富。这些理性思考,不算系统,但很独到。难能可贵的是在纷繁喧闹的今天,他仍能葆有一份诗情,并把它献给婉约的松叶柳月,献给豪放的大漠草原,献给挚友,献给同仁,献给青春,献给自己,如缕缕清泉、丝丝阳光,滋润和温暖日益干涸的岁月的心田。其成老师在工作之余有两大爱好:行走和笔耕。行走,使他放眼大千世界;笔耕,使他回归本心。二者促成《听晨》和《四季履痕》的诞生。俗话说,“不痴魔,不成活”。痴迷于旅行和写作的其成,又将“地上文章”变为“案头山水”,带到我们面前。我曾将《听晨》比作我们看着“长大”的孩子,如今其成响应国家号召,再次让旅行和写作联姻,经“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今天“从产房抱出来”给喜欢其成文章的亲友看看,并告你“老二”的名字——《四季履痕》。 2016 年 9 月于江苏省宿迁中学(序作者为江苏省宿迁中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