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经济
-
基于制度质量视角的湖北自贸区营商环境建设研究张莉 著在研究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本书基于制度质量视角,分析湖北省自由贸易(试验)区优化营商环境的现状和建设路径,总结其营商环境建设取得的成效和积累的经验,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标准并借鉴国内外先进国家或地区(包括自由贸易区)营商环境建设经验后,找出湖北自贸区在营商环境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营商环境建设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这不仅对湖北优化营商环境、提高地区整体竞争力和对外开放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对国内其他自贸区或地区营商环境建设也具有很强的借鉴作用。
-
跨境贸易的合规与救济案例剖析林倩 等 著本书由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国际贸易和海关团队用心而作,采用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展现跨境贸易合规与救济的新动态;涵盖缉私、法制、稽查、加贸、企管、监管等多个海关业务领域,角度独特,立意贴切。内容包括AEO企业认证、海关监管新业务的合规风险、进出口货物的纳税争议、缉私与稽查的法律风险、纳税争议和行政处罚的争议解决途径、知识产权的边境保护、反倾销反补贴的贸易救济、其他国家 (地区) 对中国企业的出口管制及企业合规应对等。 集中回答了企业与海关之间发生纳税争议和行政处罚争议的各种法律救济途径;分析了跨境贸易各领域的法律风险和应对方案;首次揭示跨境电商、出口管制、贸易摩擦和检验检疫等海关新监管领域的合规要点;触及揭示特许权使用费、转让定价、商品归类等传统领域的深层次业务争议;全面展示中美贸易协议下的知识产权保护新政以及 “双反” 贸易救济的程序要点和成功例证;大胆分析海关缉私和稽查领域违规违法案件的相关法律问题;从独特的角度全面介绍了中国企业应对其他国家(地区)出口管制体系和合规要求等敏感问题。
-
供给侧改革下出口质量提升对产出波动的影响研究代智慧 著本书是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针对出口质量提升是如何影响产出波动的研究。经济波动是和经济增长同等重要的话题,经济进入新常态,更加强调经济发展的稳定性。由于出口质量的提升优化了产品结构,提高了比较优势,可以更好地抵御外部冲击进而抑制经济波动,因此,研究出口质量提升对经济波动的影响,不仅有利于防范和化解出口质量升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而且有利于寻找通过高质量发展战略减少经济波动的有效途径。本书从出口质量的新视角出发,研究中国制造业企业产出波动的来源,厘清出口质量提升影响产出波动的微观机制,丰富有关靠前贸易对经济发展影响的文献。
-
贸易地理网络研究贺灿飞 著本书基于全球-地方互动视角,基于网络思维和方法,探讨中国及其各省区的贸易地理网络形成与演化,并基于多维邻近性揭示贸易地理网络演化驱动力。我们将各省区基于出口贸易建立的与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联系视为贸易地理网络。第一部分将基于世界投入产出表数据和国际贸易数据系统探讨中国与世界市场的经济联系与相互依赖性,分析中国在世界经济联系网络中的角色与地位演化。第二部分基于全球-地方互动视角从出口源地维度、出口目的地维度以及源地-目的地维度展示中国出口地理网络形成与演化。我们分别分析了农产品、ICT产品、机械制造产品、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品、纺织产品、食品以及中间产品的贸易地理网络。最后还分别探讨了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出口贸易地理网络。
-
全球贸易分析模型刘宇 著本书旨在对目前在政策评估领域广泛使用的“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进行详细的介绍。全书分为两部分:部分对模型的理论进行介绍,从模型的理论基础、构架方式和主要内容等方面对模型展开剖析,并且对静态和动态两种模型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第二部分重点集中于对模型的应用,精选了作者使用GTAP模型的经典分析案例,从若干具体经济问题出发,向读者充分展示模型的使用方法,并对模拟分析的结果进行了非常详尽的解读。
-
经贸强国丁一志,余福茂 著流通业是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的经济领域。本著作旨在生动反映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国流通业实践发展的光辉历程与经验启示,通过分析我国流通业的具体发展历程,对数字经济时代下的流通业的总体情况进行梳理,同时系统梳理了我国流通产业竞争力的历史演化进程,并对我国地区的流通业竞争力进行了深入探讨,构建了有中国特色的流通竞争力评价理论体系,并首次全面测算了近年来全国及分省区市流通竞争力指数。
-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俄农产品双边贸易合作研究庞立东 编当前,中俄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双方在经贸、军事、能源、科技、教育等领域开展了空前规模的合作。近年来,俄罗斯农业迅速崛起,在这种前提条件下,研究中俄两国的农业发展状况,分析农业双边贸易合作前景具有现实意义。本书主要内容:本书共六章,分别从中俄双边贸易发展历史与现状、中俄农产品双边贸易发展历史与现状、农业发展现状、农产品市场需求、农业政策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中俄贸易关系、中俄农产品双边贸易发展趋势与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以及措施建议等方面加以论述,建立CMS模型,采用理论与实证的研究方法,对影响中俄农产品双边贸易的因素和中俄农产品贸易潜力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并为中俄两国农产品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
一带一路背景下陕西省国际产能合作研究王利晓 著本书基于“一带一路”倡议,以陕西国际产能合作为研究对象,遵循文献分析(提出研究思路与方向)—理论分析(构建理论分析模型)—战略背景分析(论证研究的必要性、可行性)—现状与合作风险分析(提出存在的问题和规避思路)—目标分析(提出合作原则、机制、目标,模式)—路径分析(设计合作方向与路径)—政策分析(提出政身专建议)的思路,研究陕西国际产能合作的相关问题。本书重点探析以下五个主要问题:第一,梳理国内外关于国际产能合作的相关研究,确定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理论依据,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提出理论分析模型;第二,分析陕西国际产能合作的现状,提出陕西参与国际产能合作面临的困难、风险和存在的问题;第三,确定陕西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基本原则和选择的标准,基于共生理论,构建陕西国际产能合作共生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陕西参与国际产能合作的总体战略目标、区域布局目标和产业布局目标,构建陕西参与国际产能合作目标模式的保障机制;第四,分析陕西参与“一带—路”国际产能合作的理念,确定陕西国际产能合作的方向,并设计产能合作的模式;第五部分,提出陕西参与“—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的政策建议。
-
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贸易增长极的空间效应研究蔡春林 著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是中国开放型经济和对外贸易制度创新与改革的前沿阵地,它通过区港一体化路径的制度变迁克服行政边界的屏蔽效应,促进了中国全面开放空间格局的形成。本书在厘清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等易混淆概念基础上,通过综述国内外相关文献,构建研究的理论框架,得出分析结论,进一步定性分析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的空间布局优化与集聚扩散的作用,以佐证其重要性。本书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对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贸易增长极的空间效应展开实证分析,研究内容包括空间集聚效应、溢出效应和绩效评价等。最后,本书对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研究结论进行总结,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
增加值贸易统计下中国制造业价值链地位的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杨晓静 著本书以增加值贸易统计下中国制造业价值链地位的测度及影响因素为选题,以经典的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空间经济学以及统计学理论为基础,使用本土制造业出口国内技术含量指标和GVC地位指数,区分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测度了两种贸易类型各自的价值链地位,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多维度的经验考察;此外,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中国价值链地位提升的机理,并使用增加值贸易统计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并指出了具体的实施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