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灾害与社会(电子书)

灾害与社会(电子书)

作者:马宗晋,胡嘉海,孙绍骋,陈玉琼,徐好民,高建国

出版社:地震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0-03-01

ISBN:9787502803964

定价:¥5.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灾害的重要属性是社会性。本书汇集了灾害经济损失总估计、灾害的自然态和人为态、大灾对社会的振荡等95篇论文,作者来自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领域。本书适合于从事灾害学、天地生综合研究、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研完和地学、工程、农业、经济、文化学领域及公安、武警、民改子部门的大学师生、研究生、科枝人员、管理人员阅读。
作者简介
暂缺《灾害与社会(电子书)》作者简介
目录
封面
扉页
版权页
内容简介
目录
集众灾于一流,联合减灾(代序) 马宗晋
促进多学科协作,为减灾做出贡献 李增义
充分认识灾害与社会的互馈关系,将减灾变为全社会的行动 高文学
灾害经济损失总估计
灾害经济学提出的根据和它的特点 于光远
减灾需要全民共同努力 陈虹
火灾及其对策 颜达材
谈国内外火灾损失额一般规律及减少火灾损失的措施 孙伦
对我国火灾损失计算的刍议 雷克容
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损失的估计 钱吉虎 封面
扉页
版权页
内容简介
目录
集众灾于一流,联合减灾(代序) 马宗晋
促进多学科协作,为减灾做出贡献 李增义
充分认识灾害与社会的互馈关系,将减灾变为全社会的行动 高文学
灾害经济损失总估计
    灾害经济学提出的根据和它的特点 于光远
    减灾需要全民共同努力 陈虹
    火灾及其对策 颜达材
    谈国内外火灾损失额一般规律及减少火灾损失的措施 孙伦
    对我国火灾损失计算的刍议 雷克容
    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损失的估计 钱吉虎
    必须警惕突发性污染事件的发生——1989年8月黄岛油库特大火灾事故的教训 李本良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态势和今后意见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事故对策处
    道路交通事故经济损失计算之我见 李江平
    上海市道路交通事故预测与对策研究的设想 景天然、吴宗兴、张金水、许培星 、李振华 、张子津、膝生强、查梅福
    空难救生与社会 王祥甫
    灾害经济损失估算纲要 高建国
    滑坡灾情统计中的难点及其解决途径 陈自生
    地质灾害经济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何贤杰
    山崩对黄河的振荡 张汝翼
    长江的四大灾害及其成因 徐学思、胡连英
    上海市灾害隐患及其预防对策 罗祖德
    全新世长江河口海岸演变与上海地面变化的探讨 李维显
    上海龙卷灾害分析及其减灾对策探讨 符正华
    广州市震害预测研究 郭钦华、丁原章、邹从学、董应雄、张春阳、胡新忠
    海河流域旱涝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赖叔彦、池俊成
    华北平原旱涝气候特征的研究(摘要) 曲建和
    河北省1987年伏旱预报分析(摘要) 周万福
    河北省、京津地区的水资源(摘要) 周万福
    吉林省的地震灾害与气候灾害 方永臻
    吉林省西部平原灾害概况及治理对策 李学宽
    山东省连续13年大旱间又有大涝 陶传考
    1927~1949年山东省重要自然灾害(摘要) 林趾祥、 林怀存
    甘肃自然灾害及其防治对策 马琨、唐少卿
    陕西的自然灾害与粮食生产 习耀国
    湖北省襄樊市重大灾害及对策(摘要) 刘辉祥
    关于龙卷灾害的分类 符正华
    江浙地区风暴潮实例与灾害等级划分 刘昌森
    川滇地区地震崩塌滑坡及其分类 乔建平
    灾害级类划分刍议 徐好民
    一元灾度表的建立及其依据 高建国
灾害的自然态和人为态
    环境—生态—灾害—社会链 郭增建、秦保燕
    灾害防御的十分之一法则 高建国
    抗灾减灾系统工程学的一些基本问题 宋毅
    防治灾害振兴中华 徐好民
    灾害的危险性评价与防灾意识 王云、王勇
    “人定胜天”理论不利于减灾 梁鸿光
    灾害中的人地关系 满志敏
    浅述灾害防治的几个决策性问题 顾仁杰、居恢扬
    灾害与对策 王大犇
    谈气候波动对水利建设的影响 程晓陶
    发展水文情报预报系统减少灾害损失 李纪生
    上海市的防洪问题 吴治平
    在防洪斗争中要特别注意非工程手段的作用 郑家安
    前期环流形势的异常和后期大水灾害的初探 范垂仁、张超英
    用宏观异常现象作灾害性大洪水预测 范垂仁
    上海市地震灾害预防对策的建议 朱积安
    地震灾害的特点及减轻灾害的对策 徐植信
    加强抗震工作,提高上海市城市综合防灾能力 黄芝、马立新
    关于灾害教育——上海自然灾害防治对策之一 段光贤、周积元
    关子防灾减灾宣传对策的初步探讨 任葆德
    山东省临沂地区抗震防灾工作的启示 孙承德
    山东地区自然灾害与太阳活动关系的研究 林怀存
    Beyes概率预测法在控制80年代流脑流行高峰中的应用 曾光、胡真等
    论持续发展(摘要) 高振刚
    兰州市南北西山绿化与斜坡稳度 唐少卿、赵平芳
    宁夏灾害环境与灾害态 温晋林、单鹏飞
    贵州威宁生态灾害及其对策 耿侃
    鲁北平原自然环境的变迁 蔡克明
    工业灾害研究当议 李杰
    地球的脱气过程及对人类生活环境的影响(摘要) 朱宏任、汪成民
    我国高层建筑火灾及对策 张邦德
    人的行为与逮筑物出口的防火设计 李椿年
    水域特大石油漂流火灾的消防对策 钱吉虎
    减轻孩电站严重事故后果对策之我见 王宏
大灾对社会的振荡
    浅议灾荒与社会安定 孙绍骋
    充分发库武警部队在抢险救灾中的特殊优势和重要作用 吕文加
    建立救灾新体制的战略构想 吴玉诏
    自然灾害研究刍议 陈玉晾
    气候灾害与社会脆弱性 郑斯中
    严重自然灾害群发期与社会发展 徐道一
    居民避难行动概要 刘树坤
    城市人口应急疏散当议 崔振声
    大力加强上海抢险救灾体系的簿弱环节 范强强
    上海市防灾救灾系统战略规划初探 沈荣芳、孟肖敏、褚伟等
    2000年地质——自然灾害系统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高庆华
    北京水灾及其社会影响 贾振文
    提取灾害信息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徐好民
    湖北腮腺炎流行与社会潜伏灾害 刘家骥、徐存华、宴平
    雹灾对社会秩序的影响 张明、王绍中
    近代西北的旱灾和人们 张景岳
    近40年来河北省重大自然灾害对社会的影响 肖嗣荣
    自然灾害对社会的影响 蔡克明
    明王朝的灭亡与旱灾 迟镇乐、蔡克明
    三十六策——人类如何面对自然灾害 王战
    中国历代皇帝更迭和年号更改与地震 余国政
    自然灾害对河东人扣的影响(摘要) 王绍中
    一九六〇年智利南部大地震区考察概况 赵阿兴
后记
封底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