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理论
-
宏观视角下中国企业金融化形成机理研究花秋玲 等著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对现有模型进行拓展,构建同时包含宏微观变量的企业金融资产投资决策数理模型进行理论分析,明确宏观经济各维度对微观企业金融化的理论驱动效应及宏微观传导机制;第二,在实证研究中引入新的宏观驱动因素,并对宏观经济形势各维度影响微观企业金融化的理论作用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第三,运用新的实证研究方法将宏观因素驱动企业金融化的时变特征纳入研究范畴,并对驱动效应的强度进行定量测度;第四,从新的视角提出企业金融化主导动机识别路径,并为颇具争议的中国企业金融化主导动机问题提供新的实证证据。基于一系列创新尝试,本文从客观驱动因素和主观动机两个维度出发的研究内容是对现有企业金融化形成机理研究的深化和扩展,也对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微观企业投资行为相关学术研究具有一定边际贡献。在理论意义之外,本文研究成果对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引导企业回归主营业务、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调控框架以及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机制改革的政策制定具有一定现实参考价值。
-
全球风险治理专题报告傅志华等在风险社会,无法运用以确定性世界观为基础的传统经济学体系进行解释,其政策逻辑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从实体逻辑到虚拟逻辑。实体逻辑是基于过去做出政策决策,考察的是利润等实体化的指标。虚拟逻辑是基于未来做出政策决策,考察的是未来风险预期这样的虚拟化因素。近年来美国、英国、欧盟等发达经济体或新兴市场国家的财政与金融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日本的案例更是表明了宏观政策逻辑在新的条件下已经完全改变。财富存量的积累、强大的产出能力以及货币的资产化特征,改变了传统的通胀机理和利率的形成机理。这一切都源于风险社会的政策逻辑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风险时代,处理财政与金融关系必须摆脱传统理论和陈规的束缚,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发展。 本书从主要聚集财政与央行财务关系、财政的金融监管功能、财政与货币政策协同等角度对主要经济体的财政与金融关系进行比较分析,形成相关启示。
-
宏观经济周期的实体冲击、金融驱动与货币政策调控丁娅楠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无论是经济增长整体运行态势,还是潜在发展趋势,都在新的环境和条件下出现了新的变化,经济增长均值下滑,潜在经济增长率从高速降至中高速已成共识。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后,我国经济运行中不断出现各种衰退性泡沫风险,经济波动日趋显著。当前正面临着经济驱动转移、经济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速换挡等一系列新问题,同时也面临着国际经济政策和形势对其的联动影响。随着金融市场日益复杂化和标准化,经济动荡日益剧烈的同时,金融风险也逐渐凸显,关于金融驱动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机制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另外货币政策作为防范金融冲击带来的系统性风险的重要工具,货币政策的合理调控不仅可以防范金融冲击对宏观经济带来的系统性风险,也能够防止经济进一步的下行,对其目标、框架和实施规则的发展和完善也刻不容缓。有鉴于此,本书在对新常态时期我国经济波动特征进行整体阐述后,深入分析了经济波动的实体冲击和金融冲击两方面驱动因素产生的不同效应,并通过考察不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对于经济周期波动调控的有效性来指明货币政策的转型方向,以期改善和加强未来的宏观经济调控,促进经济健康平稳发展。
-
集团内部财权配置与上市公司金融化王瑶本书选择2007—2020年我国沪深上市公司(非金融、非房地产类)合并报表和母公司报表的样本数据,实证研究了由母子公司构成的上市公司整体内部财权配置对其金融化的影响机理,以及在不同组织、治理和财务特征下两者关系的差异,并探讨了财权协同经营权和人事权配置分别对上市公司金融化的影响。本书的研究内容分为三个方面:,集团内部财权配置与上市公司金融化的基本关系研究;第二,集团内部财权配置与上市公司金融化关系的拓展性研究,包含影响机制检验和情境分析;第三,集团内部财权协同经营权和人事权配置分别对上市公司金融化的影响。
-
制度经济学研究 2023年第1期黄少安本书主要选取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研究》杂志社主办、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承办的“中国制度经济学论坛(2019)”上的部分主体报告内容。《制度经济学研究》已经加入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www.cnki.net)、中国台湾?华艺数位股份有限公司中文电子期刊服务数据库(www.ceps.com.tw ),入选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成为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收录来源书刊。
-
中等收入者的结构特征与扩大路径万海远等本书对我国中等收入者的概念进行定义,提出一个国际横向可比、不同时期纵向可比的界定标准;在此基础上分析中等收入者的规模、结构分布、人口学特征及其异质性,讨论中等收入者规模的主要影响因素和中等收入群体的潜在来源,考察中等收入者的收入流动性和阶层结构变迁等,并聚焦中等收入者的消费结构、消费潜力和消费贡献,以提高中等收入者作为经济增长稳定器的重要功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中等收入者的主观与客观认同,以提升其群体行为稳定性和社会认同感,后回到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政策的国际比较及下一步扩中的政策措施上来
-
民宿旅游集聚特征及其机理研究龙飞 著本书以长江三角洲(以下简称长三角)民宿旅游为研究对象,在对国内外民宿及其发展进行全面综述和评价的基础上,以实际案例研究带动理论创新。基于网络开源数据、实地调研等数据,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民宿旅游及其集聚发展特征进行梳理,探讨了民宿旅游集聚区发展模式、适宜性评价、影响因素及形成机理等内容。以莫干山地区为实证研究案例,进一步分析和论证了民宿旅游集聚发展的机制。本书不仅有助于民宿旅游集聚发展的理论创新,也为旅游目的地的转型升级提供坚实支撑和科学参考。
-
互联网驱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效应研究惠宁 著本书围绕“理论机理—测度体系—影响效应—融合路径—政策创新”的基本逻辑,研究互联网驱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效应问题。一是构建互联网驱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理论分析框架,诠释互联网如何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逻辑机理。二是建立互联网和区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测度中国省际互联网发展和区域创新能力发展指数。三是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系统广义距估计模型、空间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模型、面板门槛模型等方法,分析互联网对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四是设计企业—产业—区域三维的互联网发展与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融合路径。五是提出互联网促进中国区域创新,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本书对于有效发挥互联网发展与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协同效应,着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纫性,着力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推动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
经济热点前沿文献导读史丹主编《经济热点前沿文献导读》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组织的一次前沿文献学习成果。持续学习前沿理论,是保持高质量学术研究的一项必要的基础性工作。2021年3月始,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的青年学者们围绕产业经济、区域经济、能源经济与绿色经济、企业管理与数字经济这4个研究方向开展了前沿文献的检索、编译工作,并撰写了研究导读。通过半年多的努力,形成了这份研究成果,它既是工业经济研究领域必须掌握的文献,也是青年学者加强理论学习的有益补充。
-
性别身份认同与个体行为的影响分析刘杰本书系由作者就读上海财经大学时的博士论文改编。身份认同是指个体对自我的一种认知,涉及到不同的社会分类及这些分类中的个体应该如何行事,因此身份认同可能会对个体的行为造成影响。“男主外、女主内”是中国传统的性别分工模式,调查数据显示这种分工模式在当前得到一半以上的中国人认同。本书共分为八章:章为引言;第二章为文献综述;文章第三章使用 McCrary(2008)方法发现双收入家庭中妻子收入占比的分布在 50%处出现明显的断裂,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收入占比略低于50%的女性群体的教育回报率显著低于收入占比略高于 50%的群体,这说明存在妻子故意减少自己工资的行为;第四章我们进一步考察性别身份认同对已婚女性的劳动供给以及工资的影响;第五章从性别身份认同的角度研究“剩女”现象;第六章分析了性别身份认同对婚姻满意度的影响;第七章使用 2014 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数据分析了性别身份认同对家务劳动时间进而对夫妻主观幸福感影响。本书为理解文章所研究的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也为“身份认同”影响个体行为提供新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