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
-
红色旅游指南徐先玲,李相状主编本书介绍了全国的著名的革命纪念地,将无数英雄战斗过,献身过的地方,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来警醒、教育后人,不要忘记那段历史。
-
神州漫游指南徐先玲,李相状主编本书介绍我国各省市自治区著名的旅游景点,包括自然景观、历史名城、名胜古迹、名山大川等等,让您坐在家中即可享受漫游全中国的快感。
-
大连李元奇,李元鸣摄影暂缺简介...
-
西域水道记(清)徐松著;朱玉麒整理《西域水道记(外2种)》清代大学者徐松著,是有关西域历史地理的名作。“外二种”为《汉书西域传补注》《新疆赋》。三种著作体裁各异,对象相同,内容有机相连。问世以来,多以《大兴徐氏三种》《西域三种》《徐星伯先生著书三种》等名流传。《西域水道记(外2种)》记载西域各条河流发源、流域、所入湖泊等详细地理资料。记载范围包括今嘉峪关以西直至巴尔咯什湖以东以南广大西北地区。仿《水经注》体例,自为注记,在详细记载各条河流情况的同时,对流域内的政区建置沿革、典章制度、厂矿牧场、卡伦军台、名胜古迹、重要史实、民族变迁等都有详细的考证。从学术角度看,有三个显著特点:1重视实地调查、踏勘。作者足迹遍及天山南北,所到之处,详细调查记录、绘制地图。书中每个水系均有详细的开方地图。2根据内陆河流归宗湖泊的规律,创造性地将西域水道归为11个水系。3充分吸收了运用西方先进的投影测绘技术获得的西域地理经纬度。此外,作为一部实用价值极大的学术著作,《西域水道记(外2种)》文字简洁而不失优美生动,很多篇章段落甚至可以作为游记阅读。与《西域水道记》同时,徐松进行了《汉书西域传补注》的撰述,考订古代地名沿革,以今证古,与《西域水道记(外2种)》注重当代地理互有分工,二书在相关内容下往往注有“互见”字样,可见作者匠心。《新疆赋》属于文学创作,记叙乾隆以来平定西域,开疆辟土的功绩,也对新疆南北二路的山川地理作了提纲挈领的描述。《西域水道记(外2种)》利用徐松手定稿本、修订本作汇校整理,将徐松的签改、修订按体例加以整合。读者一册在手即可一睹徐氏这部名著的完整形态,更可由徐氏修订的痕迹中窥得其治学、研究的方法、过程。
-
三海见闻志适园主人编本书是作者任财政整理会专门委员时,所写的关于三海的见闻随笔。三海*南海、中海、北海,在清代为皇家的西苑,入民国后,中南少变为政府机关办公地,北海则陆续开放为公园。财政整理会在南海涵元殿正北的香*殿附近,作者的办公室则在不远处的长春书屋,这里曾是翁同苏教光绪帝读书的地方。本书所记三海,上接康熙年间高士奇的《金鳌退食笔记》,写近三百年的苑囿变迁。但在考证历史时,又不限于康熙以后,往往追述到元、明,至甚辽、金、只是《金鳌退食笔记》、《日下书闻考》考载者,本书所记稍*,有时也引用这两本书的内容,以资参考。<
-
现代英国社会中的妇女形象王萍著本文将根据这样的思路来安排全文,全文共分三大部分,即绪论、正文及结论。而正文部分则包括四章。第一章以中世纪以来英国女性负面形象为起点逐渐展开,探讨了女性从“魔鬼”变为“天使”的形象变化过程。然而,天使形象的出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女性的积极意义,但却并没有实质性地提高女性的地位,女性反而被进一步束缚在狭小的家庭领域之中。由于这种形象与19世纪的现实社会进步的状态相悖,它因而也就不可能有持久的生命力。当然,对女性积极作用的肯定毕竟也为女性提供了解放自己的有利条件。而女性为寻求解放而斗争的经历将是第二章所要讨论的内容。女性首先利用“天使”形象中所包含的有利于女性的积极因素,开始走向社会,逐渐在本不属于她们的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这一基础上,她们还开始了为争取自己作为英国社会中一个平等的人所应具有的权利而展开了贯穿于整个19世纪的女权运动。这样,到了世纪末,一种新的女性形象,即“新女性”的形象开始出现。第三章讨论的是20世纪初第一次浪潮的女权运动获得胜利后一种新的“母亲”形象的出现。笔者将指出,虽然这种新“母亲”的形象仍然对女性在家庭中的作用有所偏重,但与维多利亚时代的“天使母亲”相比,这已经是一个充满了主动性的母亲。在第四章的当代历史中女性的“双重角色”得到确立,但家庭依然对女性有很大的约束力。女性自身的不懈努力终于使她们的两重角色间获得更大的平衡,更多的女性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功。她们的形象也变得更加独立和自信,虽然传统观念对她们的束缚依然存在。在结论部分,笔者将对上述女性形象变化的过程,以及这些化所体现出来的意义加以总结,并进一步强调女性在其中所表现出来的主动性,重申自己在文章开头的观点。
-
走进广州李焜朴编著本书粗略地介绍了广州的方方面面,包括它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风景名胜、风土民情、广州古今有影响的事件和突出的成就,以及广州人的精神面貌。
-
思考法国大革命(法)弗朗索瓦·傅勒(Francois Furet)著;孟明译在最近二百年的人类历史中,法国大革命无疑是最重大的事件,其影响之广大久远,分歧之尖锐激烈,是其他任何事情都无法相比的,无论在日常社会,还是在学术领域,它都在持续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激动着我们的思想和心灵。即使在美国这样以新教为基本精神的国家也不例外,毛姆说“法国人死了,灵魂上天堂;美国人死了,灵魂到巴黎”;今天,当你坐在纽约曼哈顿岛前端的海堤上,眺望远处的自由女神,依然可以感受大西洋彼岸吹来的自由的风。在大学里,讨论法国大革命的文章、专著、博士论文汉牛充栋,在更广泛的经济、社会、政治领域中,试图绕开法国革命来讨论现代问题,是断无可能的,它成为必须面对的基本背景,不管你是否直接研究法国革命;连罗尔斯这样的学者也得处理法国革命展现的基本问题。甚至在儒家传统的中国,因为近百年来的变迁和革命,法国大革命也开始成为人们的时尚话题,一些思想的精灵振动着想象的翅膀,从中国飞舞到法国,企图用那付很写意的羽翼把法国大革命和文化大革命串连起来,创作一本关于革命的连环画。可以说,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段中,法国大革命都仍然是关于现代性、现代政治最重要的话题,它所包含的问题意识和思想空间会伴随历史的进程不断地展示出新的意味、新的课题。这一点对于中国而言可能格外重要,作为后起的现代国家,同时又拥有深厚的文化资源,如何建设现代性的价值体系?如何理解现代性的真正含义?如何创建可以保证现代性持续和健康发展的有效机制?在所有这些方面,法国大革命呈现的经验教训都是不可逾越的重要参照,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在这个意义上,傅勒的《思考法国大革命》的中文版的出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问题。我注意到最近十几年来,英、美的政治学说,在中国政治学界占了压倒性的影响,不管是左派还是右派,他们的学术资源主要都来源于英语世界,无论是苏格兰启蒙学派,还是美国功利主义政治实践;无论是社群主义,还是文化主义政治学;这些学术流派构成了中国当代讨论现代性的话语前提,法国的学术思想除了所谓后现代主义被不恰当地放在文学评论领域中引介以外,很少见于政治学的讨论。这种主观性的偏爱当然是有原因的,但无论如何是不健康的。傅勒的这本书可以提供一个法语世界的学术线索,丰富我们的学术谱系,在思考现代性时增加一个必要的参考向度。我在研究法国大革命时,曾经受到傅勒的观点的很多影响,尤其是以法国革命的典范考虑中国问题的时候,他给我的启发是相当重要的。因此,分享心得,或许是推介这本书的比较好的途径。
-
超越神话曹兴著本来,四大文明古国光辉灿烂,但为什么偏偏惟有古希腊文明能够后来居上,成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主流?古希腊的智慧、自由、平等、民主原本的“星星之火”为何可以“燎原”?然而,令人奇怪的事,古希腊文明异常发达,为什么后来却无法战胜基督教,反而成为基督教的“婢女”?两千多年来,这一问题一直成为困扰人类的大问题。多数人认为其中的奥秘在于基督教的精神魅力和“欺行霸市”,而并没有从其他方面来寻求原因。本书从两方面破解其中鲜为人知的奥秘。首先,古代民族创造了各自的原始深化,但惟有古希腊原始神话人情味最浓,逻辑性、解释性最强,本原诉求最强烈,所以造就了古希腊哲学。其次,亚里士多德代表古希腊哲学最高水平,但由于执著于探讨世界的本原和第一推动力,最后不得不付诸“神”的解释,是谓古希腊哲学的无奈和无能,提前为基督教入主欧洲腾出了文化精神的最佳位置,并为后来的基督教留出了广阔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理由。
-
法国故事朱晓琳著谁都以为法国是一个浪漫的国度,而对于异乡来寻求生存发展的人来说,却有着不容质疑的残酷。留法归来的女作家朱晓琳所讲的法国故事,清新自然中却有着艰辛和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