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
-
沟通(英)里克·鲍伊诺(Rick Poynor)编著;王燕飞翻译本书记录了20世纪60年代英国平面设计展览的历史,还包括一些展览中没有的内容。收录了德里克·波德索、罗伯特·布朗等人早期的作品。
-
房龙讲述地理的故事(美)房龙著;汪德春译人类为什么要那样匆忙呢?人类为什么要那么近不及待? 经济发展的速度迫不及待,产品更新的速度迫不及待,走路迫不及待,工作迫不及待,享受迫不及待…… 莫非我们是在赶一趟“死亡之旅”,就像海啸袭来,人们拼命地往高处狂奔?莫非我们是一列正冲向“死亡之谷”的列车上的贪婪旅客,已明知自己只剩下十分钟三道正餐大菜的时间?…… 读读房龙这本本书吧!它告诉我们不必这样迫不及待:我们偶然地来到这地球,我们已经在这里生存了许久,我们还必须在这儿无限地生存下去…… 建议以下人群阅读本书: 地理学家或地理爱好者,敬畏地球或蔑视地球者,赞成“天人合一”或反对“天人合一”者,敬畏生命者或蔑视生命者……
-
越南徐绍丽等编著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越南”,位于中南半岛东部,是与中国有悠久关系的邻邦。狭长的国土3/4是山地和高原,红河和湄公河河流域人口密集、农业发达。近年来工业发展较快。1976年越南南北统一后,特别是1986年实行经济改革后,历经沧桑的越南的社会和经济取得了长跑的进步。<
-
史径寻踪谭志远主编“话说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一部《三国演义》以大气天下的开篇,演绎出一出流传千古的巨幅画卷。其势如奔雷的勇武,做冠古今的智识,诡谲百变的计谋,无不为时人称颂。随着《三国演义》的流传,三国的故事逐渐家喻户晓,不仅为中国人津津乐道,而且一些外国人也对此念念不忘,一些人甚至成为三国迷。在爱屋及乌的心理作用下,只要是涉及三国的事物,均在三国迷的涉猎范围之中。而本人亦是个中一员。俗语说:“独乐乐,不若众乐乐”。为此之故,我们精心编纂了此本《史径寻踪——行走三国演义》。在编纂过程中,我们结合亲身体会,更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同时从网上和许多旅友处获取了最新的景点信息,力求所述与现在景点状况吻合。除“古迹溯源”外,我们还设了“旅游锦囊”、“景观导航”、“风景览胜”三大栏目,交待了相关交通信息和景观内各分景点游览次序等。然“万般皆下品,惟有三国高”,所以本书的百分之九十九的精彩还在景点之中,书中不仅介绍了景点概况,而且还亦步亦趋地摘取了《三国演义》中与景点相关的故事,以期读者对景点有更为详尽与深刻的感觉。身为三国迷,我们时常为朋友们讲述《三国演义》中的各个片段,以及相关景点的概况。每次讲述,无不收获许多满足与惬意。将心比心,我们努力地编纂此书,亦是希望三国迷们不仅在旅游时有据可参,而且在饭后茶余有资可侃。当然,由于各种现实的局限性,本书只选取了三国景点中较为集中的部分。因为是一段《三国演义》之旅,所以本书有趋奉罗贯中老先生尊刘抑曹的思想,与蜀国君臣有关的景点也偏重了些。此点成书时发现已不及改过,特此向三国迷中的曹操邦致歉!此书按三国时地域将《三国演义》景点也归入当时的魏、蜀、吴三国地界,并在景点介绍之后,对相关《三国演义》的精彩故事进行摘录,让不了解三国的人对景点有一个文化上的加深了解,也让三国迷在领略景点风光的同时,更好地释放自己的三国情结。
-
百变上海徐喜先,徐建荣摄影;郑超翻译徐喜先与其子徐建荣的这本影集是一份独特的文献,记录了三十年来上海日新月异的变革和快速迈人现代都市的进程。透过这些变化,人们能敏锐地感受到这所城市所具有的生命力和它致力于脱胎换骨而成为亚洲首屈一指大都市的意图。这本影集保存了对上海往昔的记忆。照片中狭窄喧闹的弄堂街景,流露出隐藏于钢铁玻璃华表之后真实的上海气息。
-
隋唐两京考杨鸿年著长安与洛阳是隋唐时期的东、西两京,其布局之规整、建筑之宏伟,举世闻名。以至日本学者赞之为人类史上的一大奇迹。本书共分五个部分,主要从城、市、街、坊、官府等方面,对长安与洛阳在隋唐时期的规制进行了比较深入而又广泛的探讨,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是学习和研究隋唐历史的必备书目。本书作者杨鸿年老先生毕生致力于隋唐历史的研究数十年,学术功底扎实、深厚,是该领域的专家、权威。
-
天津地名文化谭汝为编著;天津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天津师范大学主编本书主要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天津地名漫话、第二部分天津地名考、第三部分津门胡同考等。舆地或称方舆、舆图之学,古已有之,所谓天为盖、地为舆,就是说在地球上的山川、湖海、沙漠、陆岛和各种建筑、设施、聚落,莫不有其名称,而记录、研究这些名称的自然因素及其所涉及的人文因素,就是舆地这门学问。很古的经史群籍即有记载舆地的资料,魏晋以降更出现了不少以舆地为主或即舆地专书,如《通志》、《通典》、《文献通考》、《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舆地纪胜》、《舆地广记》、《玉海》等即是。入清以来,舆地之书依然繁多,各种通志、方志固毋庸论,属于专书的亦多作者,如《皇明舆地韵编》、《历史地理志韵编今释》、《清一统志》、《读史方舆纪要》等即是。这些典籍中对于每一名称都是旁征博引地穷原竟委。它们对于今天正在倡导、实践着的地名学,无疑都是重要的典范。然而,今天已是新中国成立后半个多世纪的时代,其间经过翻天覆地的变革、营造,各项水利、电力、铁路、公路、桥梁、涵闸设施,新建的都市、区域,改建的旧城乡镇,开辟的矿山、森林,以至填海造陆,地下考古挖掘,纪念地的兴建等等,使得地名学的范围出现了突破性的态势,旧的“舆地”一词已不能概括。它已成为一门边缘科学,兼跨地理、历史、政治、经济、语言、民族、民俗、宗教诸种学科。国家有关部门很重视这门学问,中央成立了中国地名委员会,各省市县区都成立了地名委员会、办公室或研究会;国家出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各省市出版了分卷,大都市则出版了区级的地名志(录)和其他有关地名的书籍;中央和各地地名委员会、研究会延揽了大批专家从事这项工作。天津市在这方面堪称成绩斐然。老友谭汝为教授是对天津地名工作做出卓越贡献的专家之一。他淹通地名学所涉及的各科知识,且有其独特的研究方法,特别是田野工作方法,研思覃深,未尝稍懈。他既善于利用古今前人成就,又对前人成就进行拾遗补缺纠谬。既多创为新说,又标举掌故以实其说。近来汝为在各报刊频频发表关于地名的各种文章,我每见之辄反复阅读,增长识见颇广,甚佩其博学多识,功力精到。迩来又遴选部分篇章辑为《天津地名文化》一书,是为其阶段性结集。我有幸于该书出版前获读全稿,深感此书是一部好书,不惟内容丰富,可读性强,且很有实用价值,不独为检索地名的工具书而已。此书中就已有地名分条析缕,创通体例,于史地政经之外,人物、事件、民俗、国际无所不包。对于已经消失或行将就淹的地名也酌为甄采,用备考证,亦资凭吊。
-
龙母祖庙和龙母传说欧清煜著;岭南文库编辑委员会,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编岭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特色鲜明、灿烂多彩、充满生机活力的地域文化,其开发利用已引起社会的重视。对岭南文化丰富内涵的发掘、整理和研究,虽已有《岭南文库》作为成果的载体,但《岭南文库》定位在学术层面,不负有普及职能,且由于编辑方针和体例所限,不能涵盖一些具体而微的岭南文化现象。要将广东建设成为文化大省,必须首先让广大群众对本土文化的内涵有所认识,因此有必要出版一套普及读物来承担这一任务。出版《岭南文化知识书系》的初衷盖出于此。因此,《岭南文化知识书系》可视作《岭南文库》的补充和延伸。书系采用通俗读物的形式,选题广泛,覆盖面广,力求文字精炼,图文并茂,寓知识性于可读性之中,使之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知识丛书。《岭南文化知识书系》由岭南文化知识书系编辑委员会与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共同策划、编辑,岭南文化知识书系编辑委员会负责具体实施工作,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
神话之源高有鹏,孟芳著暂缺简介...
-
泰国田禾,周方治编著泰国全称泰王国,地处东南亚的中心,在地理上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是东南亚与南亚、东方与西方文化的交汇点,泰国沃野千里,物产丰富,美丽的自然风光伴以温和友善的人民,是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该书全面、系统和深入地介绍和描述泰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和人民。本书前言自1840年前后中国被迫开关、步入世界以来,对外国舆地政情的了解即应时而起。还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受林则徐之托,1842年魏源编辑刊刻了近代中国首部介绍当时世界主要国家舆地政情的大型志书《海国图志》。林、魏之目的是为长期生活在闭关锁国之中、对外部世界知之甚少的国人“睁眼看世界”,提供一部基本的参考资料,尤其是让当时中国的各级统治者知道“天朝上国”之外的天地,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这部著作,在当时乃至其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产生过巨大影响,对国人了解外部世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自那时起中国认识世界、融入世界的步伐就再也没有停止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尤其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更以主动的自信自强的积极姿态,加速融入世界的步伐。与之相适应,不同时期先后出版过相当数量的不同层次的有关国际问题、列国政情、异域风俗等方面的著作,数量之多,可谓汗牛充栋。它们对时人了解外部世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当今世界,资本与现代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广度在国际间流动和传播,“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各地,极大地影响着世界历史进程,对中国的发展也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面临不同以往的“大变局”,中国已经并将继续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快的步伐全面步入世界,迎接时代的挑战。不同的是,我们所面临的已不是林则徐、魏源时代要不要“睁眼看世界”、要不要“开放”问题,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新的世界发展大势下,如何更好地步入世界,如何在融入世界的进程中更好地维护民族国家的主权与独立,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与人类共同发展做出贡献。这就要求我们对外部世界有比以往更深切、全面的了解,我们只有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世界,才能在更高的层次上融入世界,也才能在融入世界的进程中不迷失方向,保持自我。与此时代要求相比,已有的种种有关介绍、论述各国史地政情的著述,无论就规模还是内容来看,已远远不能适应我们了解外部世界的要求。人们期盼有更新、更系统、更权威的著作问世。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的最高研究机构和国际问题综合研究中心,有11个专门研究国际问题和外国问题的研究所,学科门类齐全,研究力量雄厚,有能力也有责任担当这一重任。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领导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就提出编撰“简明国际百科全书”的设想。1993年3月11日,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的胡绳先生在科研局的一份报告上批示:“我想,国际各所可考虑出一套列国志,体例类似几年前出的《简明中国百科全书》,以一国(美、日、英、法等)或几个国家(北欧各国、印支各国)为一册,请考虑可行否。”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根据胡绳院长的批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1994年2月28日发出《关于编纂〈简明国际百科全书〉和〈列国志〉立项的通报》。《列国志》和《简明国际百科全书》一起被列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项目。按照当时的计划,首先编写《简明国际百科全书》,待这一项目完成后,再着手编写《列国志》。1998年,率先完成《简明国际百科全书》有关卷编写任务的研究所开始了《列国志》的编写工作。随后,其他研究所也陆续启动这一项目。为了保证《列国志》这套大型丛书的高质量,科研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1999年1月27日召开国际学科各研究所及世界历史研究所负责人会议,讨论了这套大型丛书的编写大纲及基本要求。根据会议精神,科研局随后印发了《关于〈列国志〉编写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陆续为启动项目拨付研究经费。为了加强对《列国志》项目编撰出版工作的组织协调,根据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的李铁映同志的提议,2002年8月,成立了由分管国际学科片的陈佳贵副院长为主任的《列国志》编辑委员会。编委会成员包括国际各研究所、科研局、研究生院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等部门的主要领导及有关同志。科研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组成《列国志》项目工作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成立了《列国志》工作室。同年,《列国志》项目被批准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将《列国志》项目列入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