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国际关系
-
当代世界研究报告郭业洲暂缺简介...
-
中国特色政党外交于洪君,金鑫,胡昊 著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传统外交从内涵到外延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政党外交的蓬勃发展正是外交领域发生重大变革的反映。在这一背景下,本书试图从政党外交这个角度,运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比较研究以及历史分析等研究方法,把政党政治与国际政治、外交学等理论相结合,全面回顾和系统梳理了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对外交往的历程和经验,对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规律进行总结提炼并对政党外交理论进行了深化研究。
-
日美同盟实相廉德瑰 著战后日美关系是地缘政治与权力转移理论在现实国际关系中体现的典型案例。伴随战后权力关系的变化,日美关系的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美国为了维护自己在亚太地区的战略优势,需要日本提供基地,日本则希望美国履行防卫上的义务;同时,两国也有不和谐之处,美国一直担心日本摆脱自己的控制,日本则担心美国抛弃自己。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美国对日本的改造、日美两国之间的猜疑和两国之间的合作。关于美国改造日本,集中分析了东京审判、和平宪法、象征天皇制和《旧金山和约》;关于日美两国的猜疑,通过安保条约、冲绳基地、钓鱼岛防务、防空识别区、经济摩擦和日本右翼等事例与焦点问题进行了分析;关于日美两国之间的合作,主要选取了价值观外交、对华包围圈、防卫体制和集体自卫权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本书,读者能了解日美同盟的真相,了解它的复杂性、它与中国的关系,特别是了解同盟是有条件的,是存在利益之争的,同盟不是铁板一块,从而辩证地看待这个同盟。
-
吴建民谈公共外交吴建民 著作为周恩来口中“精干的人”和陈毅点中的“将才”,吴建民被誉为一位“搞透了外交”的外交官。 让世界正确认识中国,不能指望西方媒体基本公正客观地报道中国,更不能指望他们主动填补历史遗留的意识形态鸿沟。把中国的真实情况,包括中国文化精神,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内外政策等等介绍出去,首先在于发挥中国人自己的国际沟通能力。 本书集中记录了吴建民大使2012年4月至2016年1月在一些国际会议上的公共外交活动,体现了他处事不惊的理智与智慧、平易近人和稳操胜券的落落大方。这些正体现了吴建民先生的温和绵里藏针,机智而犀利,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和为贵”的精髓。总之,本书通过他犀利的语言表达体现了一个古老东方大国外交官的神采与风度。
-
君子之交宫本雄二 著;林铮顗 译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有着两千多年的友好交往历史和共同的文化背景,弘扬友好传统,构筑新时代的新日中关系,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本书作者日本前驻华大使宫本雄二先生,以自己长时间从事日中关系的工作经验和对中国的深入了解,写成这部重要著作,为新日中关系的开展提出思路和见解。他透过回顾邦交正常化以来的日中关系,阐述了中国是如何处理日中关系的,以及日本应该如何把握和面对中国。他认为日本应从世界性的视野思考日本与中国的国家利益,同时指出中日两国同为世界大国,应有责任越过日中狭小的世界,站在亚太地区和全球的视野,共同面对世界的挑战。 本书主要是试着思索如何构建世界之中的新日中关系,即新时代的新日中关系,如何定位中日两国对整个世界所负之责。本书的特色在于作者非常冷静地分析日中邦交变化的诸多政治因素,使读者了解日中关系存在的问题。
-
欧洲智库对欧盟中东政策的影响机制研究忻华 著本书以欧洲智库为研究对象,分析欧洲智库对欧盟的决策发挥影响的途径、方式、节奏与效果。书中建立起关于智库影响决策的一般性的解释框架,勾勒出当前欧洲“双层四方”的智库体系的总体分布,概括其影响欧盟核心决策机构的方式与路径;从欧盟及其成员国两个层面的智库中选取欧洲政策中心(EPC)、德国国际与安全事务研究所(SWP)和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RIIA)三家智库,考察和分析这三家智库在对欧盟对中东地区决策中发挥的影响。
-
中国故事怎么讲周鑫宇 著作者从“公共外交”的角度,用各种生动的事例和平实的语言来介绍中国人在与外国人的日常交往过程中,应该如何介绍国家的政策方针、经济成就、文化习俗。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中国人如何对外表达自己国家的著作,也是一本向中国普通老百姓通俗介绍中国政府的政策外交、经济方针、国际战略和自我定位的著作。
-
中琉历史关系档案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编中国与琉球的关系源远流长。清朝统治者推行旨在维护封建的封贡制度的一系列藩封政策,在与琉球交往的过程中,传播了中华文化,加强了联系,密切了关系。中国*一历史档案馆藏有大量清代中琉关系档案,涵盖的文书种类有:宫中朱批奏折、军机处录副奏折、上谕档、内阁题本、表文、起居注、内务府咨文、移会等。丰富翔实的档案史料,真实地展现了清代中琉友好交往的史实,为中外史学者的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清代中琉关系档案史料。采用编年体例,整理编纂而成。该书在原有基础上,逐件摘写内容提要,注明原书出处,一体单栏影印,以方便读者的查阅使用。
-
历史转折中的中国与美国蒋昌建,张怡“建交36年来,中美关系历经风雨,但始终向前,得到历史性发展。”习zhuxi与奥巴马总统会谈时,如此评价两国关系发展。“经历风雨”,因为彼此利益相隔、战略误判;“始终向前”,因为双方共识大于分歧、互信压倒互疑。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关键恰恰是如何在信任上破题、如何在共识中探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美关系如何发展,是实现“1 +1>2”的力量还是“你输我赢、零和博弈”,考验着两国智慧。历史告诉我们,凡是两国携手合作,不仅对双方有利,也对世界有利;凡是两国摩擦冲突,紧张的气氛会拖衰世界的神经。“中国发展好了,对世界有利,对美国也有利;美国发展好了,对世界和中国也有利。”这个朴素的道理也不难接受,关键是如何在战略、制度、领域的互信合作建设上形成良性互动。
-
中琉历史关系档案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编本书是有关中琉关系历史的档案资料影印汇编。 中国*一历史档案馆将收藏保管的中琉关系档案的整理工作提上日程,已经出版这些档案都是中国古代政府有关机构及地方督抚在办理琉球国事务过程中形成的。主要以编年为体例进行编排,主要编排工作由中国*一历史档案馆完成。琉球王国是太平洋中的一个群岛之国,与中国台湾隔海相望,明清两朝均为中国的藩属国。清代,凡其国王去世新王即位,皆由清朝皇帝遣使册封为王,琉球国则按例间年一次遣使朝贡于清政府,直至清光绪初年琉球国被日本吞并。本书是琉球史、中琉关系史、日琉关系史研究以及包括东北亚区域局势在内的国际背景下的中琉日关系史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