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学
-
北京人口蓝皮书洪小良,尹德挺,马小红本研究立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非首都功能疏解与城市副中心建设等新规划、新战略,利用人口、就业、住房、教育、交通、医疗、消费等方面的数据,使用描述性分析、模型分析、深度访谈、扎根研究等定量、定性方法,对展开有效的首都人口疏解、实现老龄化背景下的人口发展、做好流动人口聚居区的有效治理、服务科创人员的生产生活等现实性问题给出政策分析与对策建议。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总报告、分报告、专题报告和附录。
-
中山四讲流心《中山四讲》的四次讲座主题分别是:中国人类学之困境与未来、人类学思想史的开头与结尾、“田野”思想内涵之演变、本体论转向。涉及人类学的本体论寻找、思想史流变、方法论思考和中国性实践,是流心教授在人类学方面多年治学和教学经验的一个重要表观,在自我与他者的关照和辨识中,跳动着精神的脉搏。
-
战时中国农村的风习、改造与抵拒(加拿大)伊莎白,(美)柯临清 著;俞锡玑 顾问《战时中国农村的风习、改造与抵拒——兴隆场(1940—1941)》是加拿大人类学家伊莎白(Isabel Crook)和国际著名汉学女性主义者、美国东北大学(Northeastern University)历史系教授柯临清(Christina Gilmartin)合著的关于兴隆场(今属重庆市璧山县大兴镇)的人类学调查专著。伊莎白生于四川成都的一个加拿大传教士家庭;1939年,经晏阳初介绍,参加兴隆场的乡村建设实验,并进行人类学调查;1948年,应中共中央外事组邀请,参加外事学校(北京外国语学院前身)的创建工作。书稿以抗战时期在兴隆场挨家挨户的调研、访谈为基础,全面、客观地记录了有关当地历史沿革、政治、经济、婚姻、妇女、法律诉讼、民间信仰等方方面面的信息,保存了大量的鲜活事例,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学术调研与分析,读来让人仿佛置身于历史的现场。
-
当代中国生态人类学何俊生态人类学是人类学的重要分支。本书在简要回顾我国生态人类学的研究历程的基础上,重点通过3个专题的9个案例展示了当代我国生态人类学研究的前沿,包括全球价值链下的生态人类学研究,生态补偿政策下的人类学研究,以及地方性知识的参与式技术开发。通过这三个专题的案例,本书试图展示生态人类学在我国研究理论、研究方法以及研究邻域的三个方面的研究前沿。
-
文化亲昵(美)迈克尔·赫兹菲尔德哈佛大学人类学家迈克尔·赫兹菲尔德对于人类学理论和田野实践贡献*大的一部作品。作者通过对他在希腊和其他南欧边缘地区的多年的田野工作的反思,在理论层面提出了在其他语境中从事研究的人类学者经常会遭遇的有关“文化亲密”的问题:处于极权或专制之下的国民会在言行中对于那种自 上而下的文化和法制理念时有抵触,讽刺和反感,但同时在危机时刻,尤其是在与“外人”的交往之时,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又成为了官方“国民文化”模式的忠实捍卫者。他探讨这种“文化亲密”对于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之间关系以及写作民族志的影响,以及对于理解全球化进程中的地方性抵制力量的重要意义。
-
中国流动人口之矛盾梁海艳中国流动人口的空间集聚与生活实体隔离是当前中国流动人口的主要矛盾,这一对矛盾既体现在流入地的城市一极,也体现在流出地的乡村一极。在中国发展的新时期,不论是宏观层面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还是中观层面的城乡协调发展以及微观层面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合,都需要破解这一对矛盾。可以说,当前的诸多的流动人口问题都和这一对矛盾密切相关。本书力图从流入地的城市与流出地的农村两个视角全面分析,我国人口流动给城市和农村生活带来的一些问题。以期为各级政府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提供一些参考建议,最终推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与社会发展。
-
出生性别比治理绩效的影响机制毕雅丽,李树茁暂缺简介...
-
人类心灵简史(英国)詹姆斯·乔治·弗雷泽人类的进化,其实是一部心灵上的自我超越史。原始人从树上走下来,为了不被洪水猛兽灭掉,开始思考如何抵抗自然力。这份思考,促使人类脑洞大开,奇思妙想,结出许多灿烂的智慧果实,超越其他动物,走出一条从动物性向人性和神性的进化之路。为理清人类心灵世界形成与发展的脉络,弗雷泽历时五载,从人类早期的自然崇拜、灵魂观念及巫术与禁忌入手,延展至科学的出现,分析比较,揭示出人类思维进化的共同轨迹——“巫术→宗教→科学”。同时,弗雷泽在书中发问:当科学取代了巫术和宗教,它的发展前景是什么?会被未来更加圆满的假说代替吗?人类命运的归属是什么?打开人类精神世界的秘密花园,踏入这场心灵进化的冒险之旅,欣赏精神世界的神奇与美妙,可以促使我们对生命、对人生、对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产生全新的感悟。本书被称为人类学的百科全书,从植物神,到动物神,再到科学,对世界各地习俗和传说娓娓道来,如数家珍,文笔清丽,义理明畅,加上众多耐人寻味的观点和评论穿行其间,已远远超越了人类学范畴,对文学、艺术乃至人类精神的诸多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读来令人不忍释卷。
-
人口老龄化与养老资源配置赵东霞暂缺简介...
-
女性管理者性别陈璐随着技术发展和组织变革,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出家庭,进入工作场所,她们所承载的女性**力成为推动组织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女性**崛起的过程往往困难重重,面临着来自外部或内部、有形或无形的种种障碍。其中,女性管理者不能对自身的性别身份与**身份形成一致的认同,这是影响女性**力发展的主要内部障碍。性别-**身份融合代表一种解决性别身份与**身份冲突的机制,对于提升女性管理者的心理幸福感,激发其**动机,缓解工作压力与工作-家庭冲突等具有积极的意义。女性管理者的“双性化”**性别角色观与“自恋-谦卑”的特质组合,有助于形成矛盾性认知模式,促进性别-**身份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