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机制研究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机制研究

作者:王鹤云,高绍安 著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8-01

ISBN:9787802478237

定价:¥30.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在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伟大进程中,人类创造了灿烂多姿的文化遗产。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蕴涵着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科学、审美、教育等多元价值,是人类创造力、想象力的结晶,代表着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代表着民族普遍的心理认同和基因传承,代表着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20世纪特别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以口传心授为主要传承方式的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急剧流变甚至消失,并面临被滥用的局面。如何建立有效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机制,是近年来国际国内社会的热门话题。我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其生存和发展也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在此情况下,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机制,对于维护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身份、保护人类的创造力、推动经济发展、提升国家软实力也就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
  王鹤云,河北大城人,曾就读于河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历史学、法学学士,公共管理硕士,现在文化部政策法规司工作,多年从事文化法制工作,中国法学会民族法学研究会理事。曾担任《新编合同范本写作全书》副主编,参加中国社科基金重点课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制通史》(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重点项目)、中国民族法学研究会课题《中国少数民族权利的法律保护》及《民间借贷法律问答》、《中国最新医疗纠纷典型案例评析》、《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释义》等书的撰写,在《中国版权》、《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文化报》等报刊发表论文十几篇,2005年12月开始从事国家社科基金艺术科研基金青年基金课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机制研究》课题研究。高绍安,安徽巢湖人,文学、法学学士,法律硕士,曾任《中国审判案例要览》主编助理、民事卷编辑,《法律适用》(月刊)责任编辑,现任《中国审判》(月刊)编辑部主任、副编审。参加撰稿的主要作品有:《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案例评解大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制通史》(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重点项目)、《民间借贷法律问答》和普法电视片《捍卫天使》的解说词;先后在《法制日报》、《北京日报》、《中国律师报》、《人民法院报》、《法律适用》、《中国审判》上发表文章近百篇;编辑的代表作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库(商法卷)》(“十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最新民事法律文件解读》等;主编:《新编实用合同范本写作全书》(工商出版社1996年1月版)、《中国最新医疗纠纷典型案例评析》(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3月版);编著:《网络焦点案件审判实录》(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7月版)。
目录

导言
上编 立法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一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由来
一、“无形文化财”概念的提出
二、“世界文化遗产”概念的提出
三、《保护民间文学表达形式、防止不正当利用及其他侵害行为的国内法示范法条》的制定
四、《保护民间创作(民间传统文化)建议案》的提出
五、“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申报活动的开展
六、《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通过
第二节 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概念
一、民间文学艺术(传统文化表达)
二、传统知识
三、民族民间文化
四、无形文化财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及特点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第二章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价值
一、灿烂多姿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价值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人权
第二节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一、国际视角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二、国内视角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第三节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与发展的严峻形势
一、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原因分析
第三章 我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与立法
第一节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
一、古代和近现代收集研究民间传统文化的实践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
三、进入新世纪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全面推进
第二节 我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立法
一、国家层面的立法
二、地方立法
三、目前正在进行的相关立法活动
第四章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经验
第一节 国际层面的努力与成果
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
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
三、世界贸易组织(WTO)
四、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
五、联合国粮农组织(FAO)
六、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UCOSOC)
七、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
第二节 国家和地区层面的立法和实践
一、国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和实践
二、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关的区域性协议
下编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机制分析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立法目标
一、国外立法中的有关表述
二、我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的目标分析
第二节 立法原则
一、中国当代立法的基本原则
二、国际文书中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原则的表述
三、我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原则分析
第三节 立法模式的选择
一、关于保护模式的实践与争论
二、我国立法保护模式的选择
三、民事与行政保护兼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第二章 行政保护机制
第一节 概述
一、行政保护的主要方式
二、行政保护的主体及其作用
三、行政保护的主要原则
四、行政保护机制的总体框架
第二节 保存机制
一、调查
二、建档制度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确认机制
一、确认的相关主体
二、确认的原则
三、确认的标准
四、确认的程序
五、保护名录
第四节 传承者的认定机制
一、传承的方式
二、传承人的认定
三、传承单位的认定
四、传承人和传承单位的权利和义务
第五节 文化生态保护机制
一、国际社会文化生态保护理念的起源与发展
二、立足本土的我国文化生态保护模式
三、文化生态保护机制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事保护法律机制
第一节 概述
一、民事保护的法理
二、民事保护的客体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益主体
四、民事保护的方式
第二节 现行知识产权制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一、现行知识产权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联系
二、著作权制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三、专利制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四、商标制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五、反不正当竞争制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第三节 群体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智力成果权
一、建立群体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特殊权利制度的正当性
二、主体不确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智力成果权的定位——文化特性权
三、文化特性权的实现
第四节 相关权利及权利的限制
一、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权利
二、对相关权利的限制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