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小说
-
五大奇书(清)吴敬梓 等著《儒林外史》是吴敬梓的代表作。作者有意把书中故事假托发生在明代,而实际上描绘的却是清代广泛的社会生活,反映了作者同时代的文人在科举制度毒定下的厄运。正如作者的挚友程晋芳在《怀人诗》中所揭求援:“外史记儒林,刻划何工妍;吾为斯人悲,竟以稗史传!”〈儒林外史〉开头写了两个历尽辛酸的老童生,头撞贡院号板的周进和中举发疯的范进,令人读后捧腹大笑,骨子里却隐藏着悲剧内容。作者身为士人,洞察其中奥秘,暴露其丑态格外深刻,人物刻划栩栩如生,有着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老残游记》是一部成功的小说。主人公老残行医游历各地的所作所为,反映了作者医国救民的强烈愿望。书中揭露了清末政治的腐败,而揭露“清官”的残害百姓,属中国文学作品的首创。本书语言生动流畅,对景物和心理描写精湛,为百年来评论家所称赞,有的章节还被选入语文课本。由于历史的局限,书中有一些攻击义和团和革命党人的议论,还夹杂一些宣扬迷信的内容,读者对此应予鉴别和抛弃。1903年8月,刘鹗写作的《老残游记》,首次在《绣像小说》上连载,以其独特的立意和优美的文字,使晚清小说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作为一个思想开明、勇于进取,具有富国救民热情的实业家,刘鹗的事业艰难坎坷,屡屡失败。《老残游记》是他为中国的命运也为自己的命运而痛惜,希望唤醒沉睡中的民众,补救残破的国家的“哭泣”之作。《老残游记》批判晚清社会的腐败,其视角更为独特,着重揭露所谓“清官”之罪恶和所谓“好官”的昏庸,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封建政治的统治支柱,可谓切中要害。《老残游记》的描写艺术从它一问世就受到人们的称赞。无论是景色描写,还是形象描刻画,无论是心理活动,还是气氛渲染,刘鹗的文笔都举重若轻,清新朴素,情境逼真,气韵生动。《官场现形记》集中地暴露了封建社会崩溃时期统治机构内部的腐朽情况。鲁迅先生说,“凡所叙述,皆迎合、钻营、朦混、罗掘、倾轧等故事,兼及士人之热心于作吏,及官吏闺中之隐情,头绪既繁,脚色复夥,其记事遂率与一人俱起,亦即与其人俱讫,若断若续,与《儒林外史》略同”。书中出现的那些官僚,昏聩糊涂,卑鄙龌龊,达到极点;他们压迫人民,剥削人民,严酷暴虐,也达到极点。但是作者并没对现实生活进行深入的艺术概括,写作态度上也有迎合时势、哗众取宠的成分。鲁迅先生也指出:“必臆说颇多,难云实录,无自序所谓‘含蓄蕴醇’之实,殊不足望文木老人后尘。况所搜罗,又仅‘话柄’联缀此等,以成类书;官场会俩,本小异大同,汇为长编,即千篇一律。特缘时世要求,得此为快,故《官场现形记》乃骤享大名;而袭用‘现形’名目,描写他事,如商界学界女界亦接踵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是晚清谴责小说的代表作品之一,在中国近代小说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作者吴趼人(1866—1910),名沃尧,字茧人,后改字趼人,广东南海县人,因家住佛山镇,故自署我佛山人。出身于中落的仕宦之家。二十岁前后即到上海谋生,供职于江南制造军械局,常为报纸撰文。曾客居山东,一度又游历日本。1904年,在汉口担任美国人办的《楚报》主笔时,为抗议美帝国主义迫害华工,毅然辞职,返回上海。1906年,参与创办《月月小说》,并任主笔。次年,又主持广志小学。他长年伏案辛劳,积劳成疾,1910年以痰喘病卒于上海,年仅44岁。吴趼人是一位具有改良主义倾向的爱国知识分子。他借助小说的形式,满腔热血地抨击时政,针砭社会,唤醒国人。他在不到十年时间里,写了三十多种小说,是近代小说史上创作最多、影响极广的小说家。在今见的五百多部晚清小说中,江苏人曾朴的《孽海花》以其高出群伦的立意、大胆进步的思想、对达官名士生动的刻画和巨大的影响,成为晚清小说中当之无愧的巨擘。《孽海花》共三十五回,但其精华部分只是1905年出版的前二十回。作者通过上流社会中的达官名士的活动和言论,反映了中国自同治初年到甲午战败这三十年间,知识分子从蒙昧闭塞、自我陶醉到睁眼看世界、并进而探索强国富民之路的心路历程。这正是《孽海花》小说最值得珍视的价值。小说规模宏阔,人物众多,且大多都有原型。它以状元洪钧、妓女赛金花为主人公,涉及数百位达官名士,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孽海花》在艺术上远远高出其他晚清小说。人物有生活,有性格,笔笔有来历。小说结构工巧,文采斐然,笔触老到,显示出曾朴深厚的文学素养和文字功底。
-
西游记资料汇编朱一玄,刘毓忱编为了适应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需要,我们将历年积累的古典小说资料编辑出版。这里印的是《西游记资料汇编》。本汇编共分五编。(一)本事编,辑录玄奘取经以后到《西游记》成书以前有关取经事故的资料。我们把这些资料和《西游记》小说加以比较,可以看到吴承恩在创作过程中借览文学遗产的一些线索。(二)作者编,辑录吴承恩生平、思想和著作的资料。(三)版本编,辑录《西游记》的版本资料。(四)评论编,辑录《西游记》问世以来各家的评论。(五)影响编,又分为对社会的影响、对小说的影响和对戏曲的影响三个部分。这不仅限于《西游记》问世前后以取经为题材的其他文学艺术作品的影响。本汇编辑录的资料,大多为“五四”运动以前的。“五四”以后价值较高内容接近的缘故。本汇编各编资料,均按作者时代先后排列。间有一二例外,则是由于内容接近的缘故。各条资料都注明时代、作者、所在书的卷数和所根据的版本。
-
西游记钟雷编暂缺简介...
-
西游记(明)吴承恩著本书《西游记》,其主要故事是写孙悟空保唐僧去西天取经,一路上降妖除魔,克服了种种因难,最后取经成功。唐僧取经是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唐代的僧人玄奘前后用了十七年的时间,从长安出发,走了几万里路程,从印度取得了六百多部梵文佛经回来。玄奘曾口述他西行的见闻,由门徒辩机写成《大唐西域记》一书。后为,门徒慧立和彦棕又写了《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述了玄奘西域取经的详细经历……《西游记》是一部伟大的浪漫主义长篇小说。它不仅创造了一个神奇的、丰富的幻想世界,而且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优美完整的艺术形式。全书共一百回,第十四回以前,穿插着大闹天宫、魏征斩龙、唐太宗人冥、刘全进瓜,和玄奘奉诏取经等内容。其中大闹天宫里《西游记》最精彩的部分……
-
野叟曝言(清)夏敬渠著《野叟曝言》有天下“第一奇书”之称。它围绕文白文素臣的发迹展开情节,熔古今中外,天文地理,医卜星象,帝止交霜为一炉,历史小说,精魔小说,艳情小说,侠义小说为一体,可谓是一部包罗万象的封建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被鲁迅誉为“以小说见才学者”之首。《野叟曝言》以崇尚儒学、辟除佛老为基本指向,叙述了作品主人公文素臣与佛、道教徒进行斗争的一系列故事。作者所崇尚的儒学是程朱理学,而对陆九洲、王阳明报着排斥态度。第六十二回通过东方侨之口说道:“自此当发奋了于孔孟之微文,程朱之正解”,这正是作者本人的追求。第一百五十四回薪传殿所列儒家先贤的牌位有“颜回、曾参、子思、孟子、周敦颐、程颢、朱熹,而见不到陆九渊和王阳明,作者的认同对象十分明确,他所推崇的不是整个宋明理学,而只是其中的正统派。作品在打僧骂道过程中,一方面揭露不法僧侣的种种秽行,同时又从根本上对佛、道的教义予以否定。《野叟曝言》,又名《兴替全鉴》等,清代夏敬渠著,描写明代大儒文白除佛灭道、护邦安国的故事。苏州第一名士文白在其母水夫人的教诲下,维护儒学,除灭佛、老二教,明孝宗时被拜为相,封国公。
-
隋唐演义(清)褚人获著《隋唐演义》一百回,是一部兼有英雄传奇和历史演义双重性质的小说。作者褚人获,字稼轩,又字学稼,号石农,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卒年不详,康熙二十年前后在世。终身不仕,文名甚高,能诗善文,尤喜涉猎历代稗史轶闻,著作颇多,最能代表其文学成就的是《隋唐演义》。 《隋唐演义》在一定程度上艺术地再现了历史的真实情况。叙事从隋主伐陈开始,以“安史之乱”后唐明皇回京作结。它的主要内容由三部分构成:一是以隋炀帝——朱贵儿为中心人物的隋末官廷故事,二是秦琼、单雄信、程咬金等“乱世英雄”反隋的故事,三是唐明皇——杨贵妃为中心人物的“安史之乱”前后唐代官延故事。全书将隋炀帝——朱贵儿与杨贵妃——唐明皇的两世姻缘作为一条副线,把纷繁的历史事件、趣闻轶说溶进一个庞大而松散的整体结构中。
-
康熙侠义传(清)贪梦道人著本书以清王朝初期残酷镇压天地会八卦教武装起义为主线,敷演展开。当时天地会八卦教势力遍及全国二十多省,教徒们高举“替天行道,普渡众生”的旗帜,聚集三教九流及各路英雄高手,遥相呼应,呼风唤雨,撒豆成兵,法力广大,决心重整乾坤,推翻清王朝统治。清王朝对此恨之入骨,广招贤才,极力笼络,并派神力王、穆将军等人挂帅,在高僧圣徒的协助下,步步进逼,层层追剿,最后剿灭了天地会八卦教,其成员“勿论首从,全行就地正法”。从此,“皇王有道家家乐,天地无私处之同”,“万民乐业,永庆升平”。书中塑造许多富有个性的正反面人物。故事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语言文字流畅,表现手法富有特色。是一本可读性强、有影响力的侠义小说名著!!!
-
海上繁华梦(清)孙家振著《海上繁华梦》取材于十里洋场的上海晚清时期的社会生活,它以描写妓院、赌馆为中心,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封建阶级、买办势力在半殖民地的上海滩狂嫖滥赌的恶习,揭露了娼妓、嫖客、赌徒之间形形色色的欺骗、敲诈、坑害的卑污行径。这部作品是晚清狭邪小说中颇有影响的一部,它所描写的十里洋场中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生活,对了解那个时代、那个世界,具有形象性的认识价值。
-
儿女英雄传(清)文康著在清代中后期,中国通俗小说的创作出现了一个新的流派——儿女英雄小说。其代表作,就是《儿女英雄传》。出身于八旗世家的文康,在晚年最穷愁无聊的时候,写了一部圆满的故事。他不满足于英雄的使气角力和儿女的诗简传情,把英雄儿女、大贤大圣的品格集于他心爱的人物十三妹身上,而让少年公子安骥读书应试,科场连捷,最终位极人臣,尽享人间富贵。《儿女英雄传》的“特别长处,在于方语的生动,漂亮,俏皮,诙谐有风趣。”文康用北京方言来写作,加进大量的活的方言土语。那种活泼、传神、风趣、俏皮,常常令读者忘却了其创作思想的迂庸肤浅,而陶醉于精彩的语言所带来的愉快之中了。小说中人物的谈话,写得更是出色。文康一定是仔细揣摩过生活中各色人物的口气、姿态以及心理活动,所以写出来的对话是人有其声,声有其态,用“传神”二字来形容,真是最恰当不过。
-
唐诗三百首(清)蘅塘退士编;陈婉俊补注;宋慧点校张九龄?——?感遇?二首????张九龄,字子寿,韶州曲江人。七岁知属文,擢进士,始调校书郎。玄宗即位迁右补阙,进中书侍郎。母丧夺哀,拜同平章事。卒,谥文献。????感遇二首????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批]:《唐音》注:感遇云者,谓有感于心而寓于言,以摅其意也。????[注]:[葳蕤]《字典》:蕤,儒佳切,音蕤。《说文》:草木华垂貌。王粲诗:昊天降丰泽,百卉挺葳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