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散文随笔
-
中外唯美文学经典书系宋建忠 主编华夏文化博大精深,文学发展源远流长。散文是所有文学体裁中最自由活泼,无拘无束,自然而成的体裁,它轻便灵活,抒情写景、叙事议论无所不包,便于思想交锋;便于漫谈人生。散文的一大特点就是语言美。一篇好的散文,语言凝练、优美,又自由灵活,接近口语。优美的散文,更是富有哲理、诗情、画意。体味散文的语言风格,就可以对散文的内容体味地更加深刻。 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来抒发思想情感。 时代在发展,人类在进步,需要更多更好的文章来充实自己,就需要阅读大量好的文章。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培养和提高人们精神素质的最好老师。所以,透过一篇篇优美的作品,我们不仅发现了什么是人生中最值得学习与珍惜的,也知道了什么是不值得去浪费的生命和时间。我们能深刻地领悟到能力这根要想能撑起地球的杠杆,必须有健康充沛的精神点来支撑。
-
法国散文经典谢大光 主编《法国散文经典》以蒙田《论悔恨》作为开篇,并不意味着法国在此前没有散文,也不意味着此前的散文无可选,法国散文选以蒙田开始,一是为了读者阅读的方便,二是为了说明,法国散文直到蒙田方才成熟,或开始走上成熟的道路。《法国散文经典》荟萃了法语国家的散文精华,其中即有大师的精典之作,又有反映散文新貌的新作。
-
读书记蒙田 等著,张恒 主编读书是精神王国的探险,是灵魂的畅游,是内在性灵不断成长的源泉。书籍改变了世界,读书丰富了人生。本书收集了古今中外名人关于读书经历、读书方法、读书经验,以及读书之意义所在的艺术随笔或札记,配以精美的插图,令读者品味读书之丰富意蕴。一个人必须尽可能避开偶然事件和外来刺激,自筑壁垒是精神孕育的第一本能和第一智慧。我要让一种别人的思想偷偷越过壁垒么?这就叫阅读。
-
买书记纽顿 等著,张恒 主编谁能一口气说出北京的旧书店、旧书摊,谁能像书痴一样为了一本书克制自己的口腹之欲?本书收集了古今中外名人关于淘书与购书之乐的艺术随笔或札记,配以精美的插图,令读者品味爱书之人自书所得之乐。
-
私奔地图童话旅行爱哲 主编我在预谋一场私奔,如果午夜前你还未登场,我将选择独行——像个英勇的骑士,剑是我坚定的心。现在,谁比谁更胆小,是不是已经证明?……夜空突然飘起雨,雨水将我浅浅的脚印抹去,知道吗,从这一刻开始,你将永远推动我了……
-
写给牡蛎的情书(美)费雪 著,韩良忆 译一代美国人的饮食观念因她而变 当代饮食文学女掌门 M.F.K.费雪 倾诉舌尖对牡蛎的忠诚 世人只知道牡蛎对男人的一种功效 费雪笔下却变幻出二十八种美味和数不尽的奇思…… 能为情人写诗,为什么就不能为钟爱的食物写一本书呢? 嗜食牡蛎的美食家费雪在书中漫谈牡蛎奇妙的生活、独特的口味和与之相关的种种趣事轶闻。从巴黎的豪华餐厅到日本海边的小摊,从美国的东海岸到中国的广东,舌上字间,这只优雅善变的海洋生物开合隐现,让人欲罢不能。因这岁月催不老的蓬勃食欲和旺盛生命力,实在令人难以抵挡……
-
偶遇地图童话旅行爱哲 主编或者会有一天,我们白发苍苍,彼此搀扶,走到那样一处,你突然停下,在我耳边害羞地说:我第一次遇见你,就是在这里……
-
地下景凯旋 编译在二十世纪那个特殊年代,波兰、捷克、匈牙利、前南斯拉夫等东欧国家的作家、学者们,在特殊的政治环境下,采取了一种“萨米亚特”的写作方式,即地下出版物的形式。人对自由的追求是无法压制的。正如英国音乐家梅纽因所说,二十世纪“为人类兴起了所能想象的最大希望,但是同时却也摧毁了所有的幻想与理想”。在这些散文随笔中,东欧作家和学者对他们所处的时代进行了严肃的思考,这些文字既是那个年代的见证,也是人类思想的结晶。
-
时光嗜痕(英)莱辛 著,龙飞 译多丽丝•莱辛或许是英国女作家中最受人爱戴和崇拜的人。半个多世纪绚烂的生活阅历教会她以一种不同的目光,解读文学与世界。融汇其智慧与洞见的文学随笔、评论虽俯拾皆是,而将之甄选、汇集成书并出版——《时光噬痕》乃力拔头筹之作。时光轻噬,处处留痕:从托尔斯泰秘密性生活到苏菲派禁欲神秘主义,从评论经典作品到指点世界政治……《时光噬痕:观点与评论》涵盖简•奥斯汀、穆丽尔•斯帕克、弗吉尼亚•伍尔夫、D•H•劳伦斯等众多对象,涉及文化、时代等诸多主题。犀利的观察,清晰优美的文字体现莱辛之大智慧、真性情,任何喜欢莱辛极具直率热烈之顽童性格的人都会对这本书爱不释手。
-
阴翳礼赞(日)谷崎润一郎 著,陈德文 译我站在书斋的障子门前,置身于微茫的明光之中,竟然忘记了时闻的推移。本来书斋这种场所,顾名思义,自古就是读书之处,所以开了窗户。然而,不知何时变成了壁龛采光的通遭了。很多时候,窗户的作用与其说是采光,不如说是使侧面射进来的外光先经障子纸过滤一下,适当减弱光的强度。确实,反射到障子门背面的光亮,呈现着多么阴冷而寂寥的色相啊:庭院的阳光,钻进庇檐,穿过廊下,终于到达这里,早已失去热力,失去血性,只不过使障子纸微微泛白一些罢了。我时常伫立在那障子门前,直视着那明亮而一点也不感到炫目的纸面。大迦蓝建筑的厅堂,距离院子很远,光线渐次变得薄弱,春夏秋冬,晴天雨日,晨、午、晚,一津淡白,无变化。障子门上纵向细密的沟槽里仿佛积满了灰尘,永远浸染进纸里,纹丝不动,令人感到惊讶。这时,我仿佛目迷于这梦幻般的光亮,不住眨着眼睛。面前似乎腾起一片雾气,模糊了我的视力。这是因为,那纸面上淡白的反光,无力赶走壁龛里的浓暗,反而被那黑暗弹回来,以致出现无法区别明暗的混迷世界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