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当代作品
-
身体里的石头欧阳国《身体里的石头》是青年作家欧阳国的散文精选,入选了“江西8090·重点作品创作扶持项目”。全书分为“向死而生”“生生不息”“向善之美”三辑。“向死而生”以生死病痛为主题,展现的是一段段与疾病生死对抗和相洽的五味人生;“生生不息”深情凝视故土,述说绵延的血脉中生生不息的“活着的哲学与适宜”;“向善之美”在人间烟火中读懂人生,寻找日用寻常中的温暖与光亮。如何面对生死,如何从无可回避的疼痛中寻找光亮,是作者贯穿全书、始终探寻的问题。
-
诗歌读本李少君著,张德明评这是一部诗歌与评论辉映的书,收录了诗人李少君的60首诗,并配以评论家张德明对这60首诗的赏析。诗歌的生命是在阅读与阐释中被唤醒的。没有阅读和阐释,一首诗就永远处于沉眠状态。诗歌部分,几乎囊括了李少君的代表作和流传较广的作品,比如《傍晚》《神降临的小站》《抒怀》《我是有故乡的人》等等,张德明的赏析,立足于文本,又联系李少君整体的创作风貌,具体而微,以小见大,有助于读者完整地了解李少君其人其诗,更进一步,也有助于了解一种现代诗学的建立。
-
划亮火柴 赵雪松诗选1990—2020赵雪松《划亮火柴》是诗人赵雪松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至今创作的一本短诗精选集,收入111首诗歌,以大地、乡土、自然、死亡、人性和爱为创作主题,情感饱满、细腻、厚重,感觉表达独特,语言凝练、精确、含蓄,显示出特别沉静、深远、内敛、冲淡的诗歌气质。作品在继承古典汉语诗歌传统的同时又具有非常鲜明的先锋性,兼有非常浓郁的禅意,其中既有人生况味的表达,又有对世间万物的顿悟。诗集在生活、生存和存在的不同层面上都做出了恰切而深入地审美探索。
-
那个人马非《那个人——马非诗选1992—2020》收入诗人马非从1991至2020年创作的诗歌一百余首,诗集按照时间顺序分作“母亲与公鸡”“两条毛巾”“宁为一诗人”“不好意思”四辑,其中有《后的晚餐》《一把铁锹》《等车》等不同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和流传甚广的诗歌,这些诗歌以日常生活为创作的主要题材,采用口语的书写方式,以独特的发现为切入点,注重作品的原创性,语言简洁,行文流畅,通俗易懂,但意味深长,回味无穷,发人深省,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文学价值。
-
舞蹈的节奏李金昆《舞蹈的节奏》是一本原创当代诗集,收录了作者创作的75篇诗歌作品。作者的创作取材于生活,剪取日常的事情或场景,无论是对故乡的回忆、对一棵树的描摹、对童真的想象,还是对情感的抒发、对所见的思考,既有深层含义,又有连贯的表层意象。语言澄澈,不假雕饰,天然质朴。这些诗歌,是对记忆的留存,也是对自我的解剖,在时间的回溯和现实的思索中得到拯救和宁静。
-
青春心语上官卿文本诗集以青春为主题,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对自由生活的追求,以及对青春阅历的感悟。
-
报国郭曰方 著 杨华 绘画本诗歌集以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为指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提出的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以诗歌和画像的形式,将科学史诗与艺术相结合,用饱含深情的诗句深刻而生动地表现功勋科学家的生平事迹、励志故事、科技贡献及社会影响,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塑造杰出科学家的崇高形象,大力弘扬和传承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唱响新时代的主旋律。
-
探索未知的诗学赵目珍著本书是赵目珍的一部诗歌评论集,集中对当代十余位诗歌批评家的诗进行了评析。在当代诗歌现场中,耿占春、华清、霍俊明、西渡、敬文东等评论家同时也精于诗歌写作。在本书中,赵目珍专注于对批评家诗歌的审视,发掘批评家诗人具有的敏锐精深,提炼出他们创作中所独具的沉思的特质。赵目珍的视角独特,见解深刻,由点而面地展现了当代批评家诗歌创作的文学特质和美学风范。在诗歌与批评的互动回应中,造就了一种奇特又暧昧的文学力量。
-
到处都是轰鸣刘九流《到处都是轰鸣》是军旅诗人刘九流的诗歌作品集。全书分为“军人好样子”“战车泊在车场”“每一颗炮弹都有一个战士的身影”“所有的辙印都有来路”四辑,都以部队生活为题材,或截取描写日常训练生活的场景片段,或记录对军魂军心的所思所想。看似平凡的瞬间与点滴,串联成诗化的历史,成为中国强军征程的在场者和见证者,也以其英雄主义的气概,激发每一位读者爱国拥军、追求崇高的情怀。
-
风从故乡来李颖 著南部县的一位作家朋友,推荐给我一部即将出版的散文集.要我给写个序言,说你这些年一直在写散文。这差事你不干谁干?朋友扶掖新人其情可感,让我找不出理由推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