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双城记

双城记

作者:狄更斯 著;石永礼 等 译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01-01

ISBN:9787020042913

定价:¥16.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双城”,即十八世纪后期的伦敦和巴黎,尤其是法国革命“恐怖时期”的巴黎;小说以此为背景,围绕马内特医生和达奈的冤案、遭遇,展开惊心动魄的描写。小说一开篇,即通过典型事例高度概括地揭露了法国大革命前十五年法、英两国的社会状况:一边是骄奢淫逸的统治阶级企图以残酷的镇压,骇人听闻的酷刑,来维持他们的专制统治,一边是广大的工农群众在封建贵族的肆无忌惮的剥削、压迫下过着极为悲惨的生活,从而深刻地揭示出革命的不可避免。作者以他辛辣的讽刺手法,突出地刻画了一个典型的残暴的贵族形象,艾弗勒蒙德侯爵。他的马车横冲直撞,压死一个农民的小女孩,他无动于衷,扬长而去,尤其令人发指的是,他年轻时霸占农家妇女,逼死她全家,甚至凭他的贵族特权,把敢于揭发他这一罪行的正直的马内特医生送进巴士底狱。马内特医生在监狱里写的血书,就是对他,也是对法国封建统治阶级最沉痛的声声血泪的控诉。作者以极阴沉的笔调描写了广大工人、农民已忍无可忍的悲惨处境,但他们的目光燃烧着怒火,双唇咬得发白,竭力克制,不出一声,等待复仇的时刻。一七八九年七月十四日法国革命爆发,他们等待很久,很久的时刻终于到来;攻打象征封建堡垒的巴士底狱,那些群众激动得疯狂的场面,以及他们在推翻了封建王朝之后进行报复的种种暴行,都充分反映了他们压抑多年的痛苦和怒火;在这些描写中,在对马内特医生和达奈的遭遇的描写中,寄托了作者对受难者的深切同情,对暴行的强烈谴责。作者理解,同情人民,多次指出,他们之所以狂暴到丧失理性,是因为残酷的迫害扭曲了他们的人性,是前一个时代的邪恶造成的恶果。
作者简介
  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用他的小说揭露、抨击了当时英国社会形形色色的罪恶,对生活在最下层劳动人民寄予深切的同情。《双城记》是狄更斯后期的重要作品之一,是根据法国大革命的部分史实写成的一部历史小说。TOP目录 初版序第一部起死回生第一章时代第二章邮车第三章夜的阴影第四章准备第五章酒店第六章鞋匠第二部金线第一章五年后第二章一场好戏第三章失望 第四章祝贺第五章豺狗第六章好几百人第七章城里的爵爷第八章乡下的爵爷第九章戈冈的头第十章两个许诺 第十一章一幅伙伴的画像第十二章会体贴的人第十三章不会体贴的人第十四章诚实的生意人第十五章编织第十六章仍在编织第十七章一天晚上第十八章九天第十九章求教第二十章请求第二十一章脚步回声第二十二章一波又起第二十三章四处起火第二十四章吸向磁礁第三部一场风暴的历程第一章秘密处置第二章磨刀石第三章阴影第四章岿然不动第五章锯木工第六章胜利第七章敲门第八章打牌第九章成局第十章阴影的实质第十一章黄昏第十二章黑夜第十三章五十二名第十四章编织结束第十五章脚步声永远消失 TOP书摘书摘那是最好的年月,那是最坏的年月,那是智慧的时代,那是愚蠢的时代,那是信仰的新纪元,那是怀疑的新纪元,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绝望的冬天,我们将拥有一切,我们将一无所有,我们直接上天堂,我们直接下地狱——简言之,那个时代跟现代十分相似,甚至当年有些大发议论的权威人士都坚持认为,无论说那一时代好也罢,坏也罢,只有用最高比较级,才能接受。那时,高踞英国宝座的,是一位大下巴国王,和一位面貌平常的王后;高踞法国宝座的,是一位大下巴国王,和一位美貌的王后。在这两个国家那些掌管国家聚敛财物的禁区的王公大臣看来,江山稳定,万世不易,是再明白不过的。那是纪元一千七百七十五年,在那蒙受恩惠的时代,如同现代一样,英国也获得神的启示。索思科特夫人最近已过了二十五岁诞辰,虽然近卫军中有一名当兵的预言家,在宣告伦敦和威斯敏斯特宫将遭灭顶之灾时,即预报了她的法驾降世。公鸡巷的鬼魂,像刚过去这一年的鬼魂敲出它们的信息(在通灵的手法上缺少独创性)那样,敲出它的信息之后被驱除,也不过十二年整。最近由美洲英国臣民代表大会传给英国君民的仅仅是人间事态的信息:说来也奇怪,对于人类来说,这一信息竟比通过公鸡巷那一窝里任何小鸡所得到的任何信息更重要。法国,总的来说,虽然在降神通灵上不如她的手持盾牌和三叉戟的姊妹那样受惠,却一边造纸币一边挥霍,极为顺利地走着下坡路。此外,法国在她的教士们的指导下,以做这等慈善功德为乐,诸如判处一个青年砍掉两手,用钳子拔掉他的舌头,然后将他的身体活活烧死,因为他看到一队肮脏的修道士在离他五六十码远的地方经过,当时正下着雨,未向他们下跪致敬。很可能,当这个受害者被处死时,那些生长在法国和挪威的森林中的树木,已经被“命运之神”伐木人作了记号,准备砍下来锯成木板,做成一种装有一个袋子和一把刀子,在历史上引起恐怖的活动架子。很可能,就在这一天,有些粗糙的大车停在巴黎郊区一些劳苦的农家简陋的棚子里遮风避雨,车身溅满农村的污泥,猪在周围呼哧呼哧转来转去,鸡在上面栖息,“死神”农民已将这些大车留作大革命时押送死刑犯的囚车。这位伐木人和这位农民,虽然在不停地工作,默默地工作,还没人听见,因为他们都轻手轻脚走动:尤其因为只要怀疑他们没睡觉,就被认为是在搞无神论和叛逆活动。在英国,几乎谈不上有什么社会治安和人身保障,可以证明国家那样自吹自擂有多大道理。即使在首都,每天晚上都发生手持武器的歹徒明目张胆的盗窃,拦路枪劫等案件;甚至有人公开警告住户,如离境外出,务须将家具运往家店仓库,以确保安全;有人在晚上做强盗,白天在城里做买卖,后来,他以“头目”的身份拦劫他的同行,被认出来,受到质问,他英勇地开枪打穿同行的脑袋,就骑马跑了;有七个强盗拦截一辆邮车,被警卫打死三个,“由于弹药不足”,警卫自己也被另外四个强盗打死:之后,邮车便平静地被抢劫;有个强盗竟在特恩汉草地上强迫显赫人物伦敦市长老爷站住,交出钱财,当着他的随从的面,把这位名人抢光;伦敦一些监狱的犯人跟看守打起来,这些法律的最高权威用装了弹药的大口径霰弹枪向他们开枪;小偷竟在朝廷的客厅里剪去显贵们脖子上的钻石十字架;火枪兵闯进圣·吉尔斯教堂去查走私货,暴民向火枪兵开枪,火枪兵也向暴民开枪;然而,无论哪一件案子,人们都不认为太越轨。在发生这些案子之际,一向很忙碌然而总是无益有害的绞刑手,更是忙个不停,时而绞死一长排一长排各种各样的罪犯;时而在星期六绞死一个在星期二抓住的侵入私宅的抢劫犯,时而在新门监狱烙成打的犯人的手;时而在威斯特敏斯特议会厅门口烧小册子;今天处死一个罪大恶极的凶手,明天处死一个可怜的小偷,因为抢了一个农民的小孩六个便士。这些事件,以及许许多多诸如此类的事件,都发生在那令人怀念的一千七百七十五年。在发生这些事件之际,那两个大下巴,还有另外两个面貌平常和美貌的人物迈着引起惊动的脚步,用高压手段维持他们的神圣权利,一边,那个伐木人和那个农民也在进行工作,不为人注意。一千七百七十五年便这样引导着他们的丰功伟绩,以及千百万小人物——这部历史的人物也在其中——沿着展现在他们前面的条条道路前进。天色渐晚,不觉已到下午,天气,有时晴朗得可以看见法国海岸,这时又充满了雾和水气,洛里先生的思想似乎也云遮雾罩。天黑时,他坐在餐厅的炉火前,像等待早餐那样,等待晚餐,他的心思却忙着挖那烧红的煤,不停地挖着。因为酒有一种使他无法工作的劲头;晚饭后喝了一瓶好红葡萄酒,对这位挖红火煤的人也就这点害处。洛里先生已有好一阵子没有干活了,正当他像一个脸色红润的老绅士在喝完一瓶酒之后常见的情形那样,面带十分满意的神色,倒出最后一杯酒时,车轮的吱嘎声从那条狭窄的街道响过来,随即隆隆地进了旅店院里。他还没有喝就放下酒杯。“小姐到了!”他说道。不一会,招待就进来通报,马内特小姐从伦敦来了,想见特尔森银行那位绅士。“这样快?”马内特小姐已在路上吃过一点东西,这时什么也没有要,就迫不及待马上要见特尔森银行那位绅士,如果他愿意,也方便的话。特尔森银行这位绅士别无办法,只好显出不易流露的孤注一掷的样子一气喝干那杯酒,压一压那顶仅盖及耳朵的古怪小巧的亚麻色假发,便跟着招待到马内特小姐的房间。那房间大而阴暗,像办丧事似的布置了一些黑马鬃,还摆了几张沉甸甸的黑桌子。这些桌子都经过多次上油,亮得每张桌面都艨胧地反映出摆在房间当中那张桌上的两支高烛;它们好像埋在很深的黑桃花心木做的坟墓里似的,要把它们都挖出来,才能指望它们发出一点值得一提的亮光。屋里昏暗得很难看透,洛里先生有一会还以为马内特小姐在隔壁房间,便小心地踩着破旧的土耳其地毯往前走,过了那两支高蜡烛,才看见一位年轻小姐站在蜡烛与炉火之间的桌旁迎接他;这位小姐不过十七岁,穿着骑装斗篷,还拿着一顶旅行草帽,缎带提在手里。地的身材矮小,苗条,很美,一头丰厚的金黄色头发,一双蓝眼睛,带着询问的眼色跟他的眼睛相遇,那前额有一种奇特的能力(记得那前额是那么年轻,平滑),能在一抬一蹙之间露出一种说不上是困惑,是惊奇,是惊慌,或仅仅是专心注意的神情,却兼而有之——当他凝视着这些外貌特征,一个活像这一外貌的幼儿的形影突然闪过他眼前,他曾经在一个大冷天,飘着密密麻麻的冰雹,卷着大浪的时候,抱着这个幼儿横渡这个海峡。这形影,就像在她身后那可怕的穿衣镜上哈的一口气那样消失了,那镜框上的雕饰,仿佛是从医院出来的一队黑丘匹特,有几个无头,但都瘸腿,一个个捧着装满死海水果的黑篮子献给黑女神;于是,他按规矩向马内特小姐鞠了一躬。“请坐,先生。”一个年轻的声音说道,清脆,悦耳:带一点外国口音,但的确只有很少一点。“吻你的手,小姐,”洛里先生按上一代人的规矩,说着,又鞠了一躬,才坐下。 “昨天我接到银行的信,告诉我一个消息——或者说发现——”“这个词无关紧要,小姐;用这两个词都行。”“——是关于我可怜的父亲的一小笔财产的事,我从来没有见过他——因为早已去世——”洛里先生在他的座位上动了动,不安地向那一队从医院出来的黑丘匹特看了一眼,仿佛它们装在那些荒唐的篮子里的东西对任何人都有所帮助似的!“因此,我必须去巴黎,到那里跟银行派到巴黎办这件事的一位绅士联系。”“就是本人。”“果然是您,先生。”这个被关了多年的囚徒目不转睛地一会看着洛里先生,一会看着德法日,这时,那前额当中早已消失的,活跃而专注的智力的标志,渐渐强行透过罩住他的黑雾。那些标志又被雾罩住,暗淡了,消失了;但它们出现过。那位小姐年轻美丽的脸上也丝毫不差地重复出现那样的表情,因为她已经顺着墙悄悄走到能看见他的地方,这时正站在那儿瞧着他,她举起手来,最初只是出于惊惶的怜悯,即使不是为了避开他,挡住不敢看他,这时,向他伸过去,由于急于要把那幽灵似的脸搂在她温暖年轻的怀里,急于用爱使他恢复生机,恢复希望而发抖——她美丽年轻的脸上那样丝毫不差地重复出现(只不过那些特征更鲜明)那样的表情,看来它就好像一道移动的光,从他那儿移到了她身上。阴暗又罩住他的前额。他瞧着他们俩时,越来越走神了,他的眼睛又像先前那样,蒙咙,茫然地往地板上,往他的周围,看来看去。最后,长叹一声,拿起鞋,又干起来。 斯特赖弗先生既然已经下定决心把好运气宽宏大度地赐给医生的女儿,便决定在离城度暑假前向她宣布她的大喜事。他在心里对这一点辩论一番之后,得出结论,不妨把事前的种种准备工作办完,他们就可以从容地对他应该在什么时候向她求婚做出安排,或者在米迦勒节开庭期之前一两个星期,或者在这个开庭期和希勒里节开庭期之间的圣诞节短休庭期。至于他的论据的说服力,他毫不怀疑,而且显然认为能作出那一裁决。就重实利的世俗的理由——惟一值得考虑的理由——跟陪审团辩论——这是一件简明的案子,无懈可击。他让自己代表原告,谁也无法回避他提出的证据,被告律师放弃辩护状,陪审团连考虑都不考虑。大法官斯特赖弗在审了这一案之后,相信这是再简明不过的案子。于是,斯特赖弗先生在开始度暑假时就正式邀请马内特小姐游沃尔克斯霍尔游乐园;不成,又约到兰尼拉游乐园;再不成,无法理解,他就应该亲自到苏霍区登门拜访,在那里宜布他那高尚的心愿。……TOP 其它信息 装帧:平装页数:328 版次:1版开本:32正文语种:中文
目录
初版序
第一部 起死回生
第一章 时代
第二章 邮车
第三章 夜间黑影
第四章 准备
第五章 酒店
第六章 鞋匠
第二部 金线
第一章 五年后
第二章 一场好戏
第三章 失望
第四章 祝贺
第五章 豺狗
第六章 好几百...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