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为有源头活水来
作者:王泽应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12-01
ISBN:9787500453581
定价:¥25.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中华民族的优秀德育传统,对于中国社会优良道德风尚的形成,对于中华民族的团结、和谐和发展,产生过并正在产生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及其周边一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成就,已经并正在有力地证明,古老的东方特别是中华传统美德,不但没有影响这些国家的现代化发展,反而成了这些国家协调人际关系、增强国家凝聚力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继承和弘扬传统德育,对于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意义。 中国传统德育思想是一个大的系统,其中包含着各家各派对德育作用、功能、主要内容及方法等的认识成果与智慧。在漫长的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儒家的德育思想无疑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几乎代表了中国传统德育思想发展的主流,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形成和伦理文化的形成起了基础性和关键性的作用。本书试图吸收中国传统的智慧和成果,以应对现代中国在面对不同文化、不同种族、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模式的渗透和撞击。
作者简介
王泽应,1956年11月生,湖南祁东人,哲学博士,现为湖南师范大学伦理学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伦理学会会刊《伦理学研究》副主编。兼任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伦理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管理科学院兼职研究员(长期)等职。出版《现代新儒家伦理思想研究》等著作17部,合著3部,外文译著1部,古文今译类2部,主编教材4部。在《中国社会科学》、《北京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担任《哲学大词典》、《伦理学大词典》等大型工具书编委。独立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重点课题1项,湖南省社会科学研究课题2项,曾获首届全国中青年哲学工作者最新成果奖、湖南省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等称号。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中国传统德育思想概说
一 德育与传统德育释义
二 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的发展历程
三 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 儒家德育思想的合理因素
一 修齐治平为道德教育的目的
二 忠孝节义为道德教育的重心
三 耕读传家为道德教育的要旨
四 情理结合为道德教育的方法
第三章 道家德育思想的价值内核
一 尊道贵德的价值视角
二 以德报怨的伦理襟怀
三 身重于物的伦理关怀
四 情志深邃的厚重品格
第四章 墨家、法家和佛家德育思想的理性因素
一 兼爱尚贤的墨家德育思想
二 贵法尚能的法家德育思想
三 已渡渡人的佛家德育思想
第五章 当代德育建设的三个向度
一 近代德育、现代德育及向当代德育的过渡
二 当代德育建设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三 当代德育建设必须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四 当代德育建设必须与传统美德相承接
第六章 传统德育思想开发与现代转化的应有视阈
一 立足于市场经济道德建设的现实需要
二 植根于公民道德建设的任务目标
三 着眼于制度伦理建设的内在要求
第七章 传统道德思想开发与现代转化的原则方针
一 批判性与继承性相统一
二 开放性与创造性相统一
三 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
第八章 传统德育思想开发与现代转化的路径方法
一 传统德育思想原型和当代开发模型的理想化粘合
二 传统德育资源中心与边缘的整体化透视
三 德育创新与传统德育的内在化关联
结束语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第一章 中国传统德育思想概说
一 德育与传统德育释义
二 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的发展历程
三 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 儒家德育思想的合理因素
一 修齐治平为道德教育的目的
二 忠孝节义为道德教育的重心
三 耕读传家为道德教育的要旨
四 情理结合为道德教育的方法
第三章 道家德育思想的价值内核
一 尊道贵德的价值视角
二 以德报怨的伦理襟怀
三 身重于物的伦理关怀
四 情志深邃的厚重品格
第四章 墨家、法家和佛家德育思想的理性因素
一 兼爱尚贤的墨家德育思想
二 贵法尚能的法家德育思想
三 已渡渡人的佛家德育思想
第五章 当代德育建设的三个向度
一 近代德育、现代德育及向当代德育的过渡
二 当代德育建设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三 当代德育建设必须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四 当代德育建设必须与传统美德相承接
第六章 传统德育思想开发与现代转化的应有视阈
一 立足于市场经济道德建设的现实需要
二 植根于公民道德建设的任务目标
三 着眼于制度伦理建设的内在要求
第七章 传统道德思想开发与现代转化的原则方针
一 批判性与继承性相统一
二 开放性与创造性相统一
三 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
第八章 传统德育思想开发与现代转化的路径方法
一 传统德育思想原型和当代开发模型的理想化粘合
二 传统德育资源中心与边缘的整体化透视
三 德育创新与传统德育的内在化关联
结束语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