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沉香(张爱玲从未结集出版的散文/电影剧作/亲笔插画及其私物照片)

沉香(张爱玲从未结集出版的散文/电影剧作/亲笔插画及其私物照片)

作者:张爱玲著;陈子善主编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9-01

ISBN:9787201051284

定价:¥22.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自十年前的9月8日,张爱玲在美国辞世后,“张爱玲热”逐渐从学术界蔓延到读书界。在海内外学者的不懈努力下,作家的很多散佚作品不断被发掘整理,无论是《同学少年都不贱》还是《沉香》的出版都得益于此。本文中除收录有《有几句话对读者说》、《信》、《对现代中文的一点小意见》等散文外,还首次收录了散佚多年的张爱玲电影“处女作”《不了情》的剧本,根据俄罗斯作家索尔仁尼琴《伊凡生命中的一天》改编的广播剧等。这些都是《张爱玲典藏全集》之外的佚文。其中大部分作品都是陈子善“打捞”出来的,身为国内著名的张爱玲研究学者,他曾发掘了张爱玲的很多作品和手绘图画。在张爱玲逝世十周年之际,一部融注海峡两岸学者心血的张爱玲文集《沉香》,由天津人民出版社推出。该书收录张爱玲以往未曾正式结集出版的散文、电影剧作(包括《不了情》、《太太万岁》、《一曲难忘》、《伊凡生命中的一天》)、亲笔插画和个人遗物的照片,封面装帧极具张爱玲味。据编者介绍,封面亮丽的桃红色,参照了张爱玲旗袍面料花瓣的颜色;书中环扉的古蓝色,参照的是张爱玲披肩的颜色;彩插的米黄底色,则是张爱玲毛衣的主色。该书是继《同学少年都不贱》之后,天津人民出版社和台湾皇冠文化出版公司的二度合作,其编辑与出版工作也是在海峡两岸同步进行。书中许多细节都是在专家的悉心考证下最后确认的。比如《沉香》中收入的剧本《一曲难忘》,是香港科技大学郑树森教授根据油印本整理而成,因为原稿的模糊,也留下了些许存疑文字。根据俄罗斯作家索尔仁尼琴《伊凡生命中的一天》改编的广播剧能够留存至今,则完全是著名翻译家乔志高(高克毅)先生的悉心保存。《不了情》再度面世也只能归结于机缘巧合。这个连张爱玲自己都痛惜已经散佚的电影,被本书的编者陈子善教授在VCD中发现。可以说,是众多学人披沙拣金般的努力促成了《沉香》的出版幸事。在文集的篇目选择上,还特别收入一本张爱玲的伪书《笑声泪痕》的书影。新书《沉香》的另一大亮点还在于首次收入了张爱玲生前私人物品的照片。据特意前来大陆参加新书发布会的皇冠文化出版公司张国瑞女士介绍,这些私人物品是当年张爱玲过世后,由遗嘱执行人林式同先生运至香港交给张爱玲遗产的继承人宋淇夫妇,经宋淇夫妇整理后,再转交皇冠保存,其中有服饰、鞋子、眼镜、手表、笔、化妆品等。张爱玲的鞋子数量很多,并且都很精致;手表被精心收藏在首饰盒中的暗格里,这些都不同程度展示出一个日常的张爱玲。
作者简介
  张爱玲:1920年9月30日出生於上海,原名张煐1922迁居天津1928由天津搬回上海,读《红楼梦》和《三国演义》1930改名张爱玲1939考进香港大学1941太平洋战争爆发,投入文学创作。两年後,发表《倾城之恋》和《金锁记》等作品,并结识周瘦鹃、柯灵、苏青和胡兰成1944与胡兰成结婚1945自编《倾城之恋》在上海公演;同年,抗战胜利1947与胡兰成离婚1952移居香港1955离港赴美,并拜访胡适1956结识剧作家赖雅,同年八月,在纽约与赖雅结婚1967赖雅去世1973定居洛杉矶;两年後,完成英译清代长篇小说《海上花列传》1995九月逝於洛杉矶公寓,享年七十四岁
目录
疏影
私语
  有几句话同读者说
  《太太万岁》题记
  《亦报》的好文章
  信
  回顾《倾城之恋》
  对现代中文的一点小意见
  忆《西风》
画笔
  笔下人物
  《流言》初版本插图
  书籍、杂志绘图
  中国女子服饰
戏梦
  不了情
  太太万岁
  一曲难忘
  伊凡生命中的一天
编后记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