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
-
兰波[英] 塞思·惠登 著,孙礼中 译阿尔蒂尔·兰波(1854—1891)曾是少年天才、划时代的诗人、探险家。但在一代又一代的读者眼里,他永远是一个谜。兰波是谁?他的诗歌可以告诉我们什么?它们可能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人可以为一整个文学体裁带来一场革命,却又在21岁时掉臂而去,过着与开始时截然不同的生活?每一代人都尝试以自己的方式解答这些问题,每一代人都想出了答案,而每一代人都是错的,至少并非完全正确。 英国牛津大学法语语言与文学教授、19世纪法国文学与诗歌研究专家塞思·惠登在本书中深入剖析兰波诗艺的颠覆意义,冷静还原他那飞扬的青春、疾风骤雨般的感情世界,跟随他游历天涯的脚步,奉上了自己的答案。
-
鲁迅回忆录正误朱正 著《鲁迅回忆录正误》是鲁研界的名著,作者朱正是鲁研界的名家,他的这部著作是专门给那些回忆鲁迅的文章、专著挑错的。尽管这些回忆鲁迅的人们——亲朋故旧,学生、友人、论敌,在鲁迅生前,都曾与他有过或长或短的近距离接触,他们的回忆是珍贵的研究鲁迅的第一手资料,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在回忆鲁迅时,也有误记、失实的情况。朱正广征博引史实材料,辗转多方求证,精微剔透地辨析,致力于还原真实的鲁迅形象。在成书过程中得到冯雪峰、孙用、黄源、唐弢等鲁迅友人及专家的赞扬和帮助。所证之误,已在《鲁迅全集》及多种鲁迅传记中得以体现、成为学界共识。其治学方式方法,也足以垂范学界。胡乔木曾认为此书可以作为编辑学教材的参考书。而从这样特定的考据角度去探寻鲁迅生平故事,史家拍案,别具柳暗花明之趣,使读者在阅读快感中增长了学识。 本版新增加作者根据新资料撰写的新篇:《陈赓是何时会见鲁迅的?》《为齐寿山一辩》,对旧版做了补充、修订,内容更充实;本版还将周作人、许寿裳、冯雪峰的引文出处,按新出版的图书如《冯雪峰全集》等,做了置换;新增“人名索引”,方便读者阅读。
-
库萨河的查理瑞克·布拉格 著《库萨河的查理》讲述了作者瑞克??布拉格的外祖父查理??巴昂德姆的传奇故事,他于瑞克出生前一年去世。由于缺少直接的接触,布拉格开始寻找家族记忆,重建一个老人的形象,“使用他几乎已被遗忘的口头禅及几乎只存在于家人记忆中的故事,回忆的来源还有一些发黄的易碎的黑白照片”。 查理终身生活在美国深南部的阿巴拉契亚山区,是一个令人敬畏的传奇般的男人,他的妻子艾娃及整个大家庭都毫不掩饰地爱着查理。他又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偶尔会给家人带来麻烦和困难,但他一直生活在对正义的向往中,蔑视欺凌弱小的行为…… 布拉格以深厚的情感和敏锐、生动、明亮的笔触,描绘着他的家族及其生活的时代。瑞克认为,外祖父代表着美国南方自给自足的文化,因此特别需要诚实地表现这种文化特质。在这首辛辣的赞歌中,他记录了一个正在消失的南方,就像生机勃勃的库萨河正在消失一样——查理喜欢在河上撑着自制的小船捕鱼——现在这条河变得太驯服了,无法容纳那些在边缘生活的人。
-
刘海粟传石楠 著《刘海粟传》是一部艺术家传记,完整呈现了中国现代杰出画家、美术教育家刘海粟的一生,包括少年逃婚办美专;开美术先河、使用人体模特儿;与卫道者论战流亡日本;欧游学艺,弘扬中国艺术;抗日战争期间,积极筹办画展抗战;南洋遇险,遭遇日本特务的羁留,以及在特殊年代遭遇的人生低谷而顽强战胜困难,最后十上黄山,备受瞩目,全景展现其一生醉心艺术创作,致力艺术教育及救国爱国的情怀,并穿插其友情、爱情,展现了艺术家波澜壮阔的一生。
-
雷锋在营口中共营口市委宣传部雷锋从营口踏入军营,从此开启了他短暂人生中的一段光辉历程。 本书以雷锋在营口的故事为主线,真实完整地再现了雷锋参军入伍的曲折经历及其在营口期间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情况,其中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有趣故事。披露了营口是孕育伟大雷锋精神的地方、是雷锋和“雷锋班”成长的地方,雷锋是从驻地营口到抚顺执行临时国防施工任务时牺牲及雷锋生前所在部队在营口驻军十余年等许多鲜为人知的史实,纠正了部分史料介绍雷锋入伍即到抚顺的历史“误会”。另外,书中有雷锋在营口时的领导和战友们对雷锋的真实追忆:雷锋生前的连长虞仁昌罕见地在公开出版物中回忆了22岁的雷锋牺牲在自己怀里的情景、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的原型乔安山回忆了自己与雷锋共事的点点滴滴……这些内容都具有极强的史料性和稀缺性,有助于还原一个有血有肉的真实雷锋。
-
马克思的朋友圈龚云 主编马克思的朋友圈,不仅是记录马克思生活的小天地,也是展现他世界观的大舞台;不仅是友谊小船的避风港,也是思想碰撞的辩论场。《马克思的朋友圈》以权威史实为基础,用通俗有趣的语言,讲述了马克思和朋友之间跌宕起伏的动人故事。这些朋友中,既有马克思的“第二个‘我’”和“置顶好友”恩格斯、“星标好友”海涅、沃尔弗、威斯特华伦、费尔巴哈等重要思想伙伴,还有李卜克内西、倍倍尔等战友和学生,以及蒲鲁东、鲍威尔、拉萨尔、巴枯宁等理论对手。书中配有100余幅图片,这些图片以微信朋友圈的形式,展现马克思及其好友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使读者能够真正读懂马克思、走进马克思、追随马克思,学习这位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共产主义的“学者和战士”的交友之道,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底蕴和思想价值,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理想和信念。
-
当青春遇见马克思本书编写组《当青春遇见马克思》从多维度、多视角,多层面阐释了“青春”与马克思的“遇见”和对话,饱含青春气息、具有青春魅力。本书包括文本阅读中的马克思、历史深处的马克思、思想论战中的马克思、科学信仰中的马克思、青年的困惑与马克思等,从如何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经典、马克思的个人成长史、马克思对错误理论的批判、信仰转变、当代青年困惑与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使命等角度,通过一个一个鲜活的案例,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全面呈现生动、有趣的马克思形象。
-
斯大林年谱刘彦章等 编对一个历史人物作出正确判断与科学评价,研究者既需要准确的宏观把握,全面地、深刻地了解其活动的时代和环境,同时又必须作细致的微观考察,详尽了解其身世、经历和思想理论的发展演变。缺乏一部翔实可信的年谱,从而造成人物研究中的歧见和错误,在学术史上真是屡见不从这个意义上说,年谱研究是人物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前苏联共产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斯大林,是20世纪的风云人物之一,他的理论和实践活动对世界上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以及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东欧和亚洲先后出现的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整个世界的影响是巨大的。研究斯大林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这是毋庸置疑的。可以说,地球上许多国家的学者,在不同程度上都曾对斯大林感兴趣,各自出于不同的动机和目的,曾经或正在开展对斯大林的研究。肯定的,否定的,赞扬的,诅咒的……历史人物研究领域,还鲜有如斯大林研究中呈现出来的那样纷繁复杂,斑驳陆离。“斯大林问题,是一个世界范围的大问题。……估计在本世纪内,这个问题还不可能作出定论。”当前正处在世纪之交,中国共产党中央在1963年作出的这个预言,显然已是不刊之论。斯大林研究要继续,要发展,要深入。然而关于斯大林的生平和理论至今仍存在不少失实记载,长期以讹传讹,世人真伪莫辨。仅斯大林的生年卒年现在就出现了不同的说法。长期以来,一直把1879年12月21日定为斯大林的生日。然而1990年公布的材料表明,斯大林实际生日是1878年12月6日(公历18日),而不是1879年12月21日。斯大林卒于1953年3月5日21时50分,似无疑问。然而对此说就有多人提出过疑问。例如,原苏军政治部主任沃尔科戈诺夫上将就断定斯大林死于3月5日清晨,而不是这一天的21时50分。其他如斯大林在十月起义中的表现,斯大林是否曾为沙皇的密探等等,均有不同的说法。凡此种种,不能不影响到对斯大林研究和科学评价斯大林。斯大林逝世已将近半个世纪,现在人们可以冷静地、科学地审视斯大林了。而世事白云苍狗,变化之大,令人瞠目。斯大林死后,苏联不仅领导人多次更迭,且其本身已解体为多个独立国家,苏联一词已成历史。苏联时期发生的一切已无机密可言,其收藏档案已陆续开放、公布,客观上为编撰完整、准确的斯大林年谱提供了可能和条件。奉献于读者面前的这部《斯大林年谱》记叙了斯大林一生的主要事件,力求客观、全面、系统地反映各方面的重大活动,并根据可信材料,进行多方比较、考证,纠正了现有斯大林年表、传记中,包括斯大林本人的一些不准确的说法。《年谱》记载了已知的斯大林的全部著述,包括《斯大林全集》1—13卷及已收于各种斯大林著作集如《斯大林文集》等等中的作品;苏联卫国战争期间给英国首相邱吉尔、艾德礼和美国总统罗斯福、杜鲁门的电报和信函;斯大林生前曾发表过但由于各种原因未收入《全集》或其他著作集中的著作或言论;斯大林死后苏联和现今俄罗斯以各种方式陆续刊布和披露的各种著述、言论,等等。《年谱》旨在完整而准确地反映出斯大林思想理论的发展史,它在载录斯大林的重要著作时,均作了简明的评介和必要的引述,以期勾画出斯大林在重大理论问题上的演变和发展的轨 迹。
-
弗洛伊德传彼得·盖伊这是一部将精神分析、个人传记与历史时代相结合的著作,显示出探索宏观的时代脉络和微观的个体生平交织辩证的创作理念。本书将个体、社会、政治、文化和心理的大规模传记历史互相整合,读来纲举目张,气象万千。弗洛伊德生前销毁了大批书信和手稿,因此书中引用的史料更显珍贵。作者彼得·盖伊几乎通读了所有能得到的关于弗洛伊德的资料,并说服其后人让自己参考一些传主仅存的书信,从而完整地再现了弗洛伊德的一生及其学术历程。读者不但能通过本书了解弗洛伊德其人,还可一窥精神分析学的真面貌。
-
献身祖国大农业谭光万本书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戴松恩的学术传记,是“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丛书”的一种。该书通过访谈、实物采集、录音录像等方法,全面真实地反映了戴松恩的学术成长历程的关键事件、重要节点、师承关系等内容。 书中行文严谨,引用资料真实可信,并配有大量珍贵的老照片。大中学生及青年学者可以从书中获取学术成长的经验和启迪,科技史及科技文化工作者可从本书获取大量独有的历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