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药理学(供中医、中药专业用)

药理学(供中医、中药专业用)

作者:王钦茂主编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1985-12-01

ISBN:9787532302277

定价:¥19.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药理学(供中医、中药专业用)》是根据各专业培养目标对本门学科的要求,按照新的教学大纲,各编审小组制定了编写提纲,在总结二十多年来中医学院普通课、西医课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中医学院的普通课和西医课教材主要是为培养中医药高级专门人才服务的。
作者简介
暂缺《药理学(供中医、中药专业用)》作者简介
目录
总论
1 绪论
1.1 药理学的概念和任务
1.2 药理学的发展史
2 药动学
2.1 药物的跨膜转运
2.2 药物的吸收及其影响因素
2.3 药物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2.4 药物的排泄及其影响因素
2.5 药物的代谢(药物的生物转化)
2.6 临床药动学的基本概念
3 药效学
3.1 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
3.2 药物作用的机理
3.3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4 临床药理学
4.1 临床药理学的概念和任务
4.2 新药临床试用研究
4.3 试验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4.4 中药的临床药理学研究
Ⅱ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
5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5.1 传出神经的解剖
5.2 神经冲动的实触传递及传出神经分类
5.3 传出神经递质的合成及其代谢
5.4 传出神经的受体
5.5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作用方式和分类
6 拟胆碱药
6.1 直接作用于胆碱受体的拟胆碱药
6.2 抗胆碱酯酶药
7 抗胆碱药
7.1 M胆碱受体阻断药
7.2 N1胆碱受体阻断药
7.3 N2胆碱受体阻断药
8 拟肾上腺素药
8.1 主要兴奋崾芴宓哪馍錾舷偎匾?
8.2 主要兴奋馐芴宓哪馍錾舷偎匾?
8.3 兴奋岷外受体的拟肾上腺素药
8.4 兴奋多巴胺、夂歪受体的拟肾上腺素药
8.5 主要兴奋肾上腺素受体的中草药
9 抗肾上腺素药
9.1 α受体阻断药
9.2 β受体阻断药
Ⅲ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
10 麻醉药
10.1 全身麻醉药
10.2 局部麻醉药(简称局麻药)
11 镇静催眠药
11.1 苯二氮革类
11.2 巴比妥类
11.3 其他
11.4 镇静催眠中草药
12 抗癫痫药和抗震颤麻痹药
12.1 抗癫痫药
12.2 抗震颤麻痹药
13 抗精神失常药
13.1 抗精神分裂症药
13.2 抗忧郁症药
14 镇痛药
14.1 阿片生物碱类
14.2 人工合成镇痛药
14.3 阿片受体拮抗药
14.4 镇痛中草药
15 解热镇痛药
15.1 水杨酸类
15.2 苯胺类
15.3 新型抗炎镇痛药
15.4 吡唑酮类
15.5 解热镇痛中草药
16 中枢兴奋药
16.1 大脑皮质兴奋药
16.2 脑干兴奋药
16.3 脊髓兴奋药
Ⅳ 心血管系统药理
17 抗高血压药
17.1 中枢性交感神经抑制药
17.2 神经节阻断药
17.3 外周性交感神经抑制药
17.4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17.5 血管扩张药
17.6 利尿降压药
17.7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
17.8 降压中草药的研究概况
17.9 抗高血压药的应用原则
18 强心甙
[附]扩血管药物治疗心力衰竭
19 抗心律失常药
19.1 心肌电生理简介
19.2 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及抗心律失常药的作用机理
19.3 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
19.4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
19.5 抗心律失常药的应用注意
19.6 中草药抗心律失常的研究概况
20 抗心绞痛药
20.1 影响心肌耗氧量和供血的因素
20.2 硝酸酯类化合物
20.3 馐芴遄瓒弦
20.4 冠脉扩张药
20.5 抗心绞痛中草药
21 降血脂药
22 利尿药及脱水药
22.1 利尿药作用的生理学基础
22.2 利尿药的分类
22.3 中效利尿药
22.4 强效利尿药
22.5 弱效利尿药
22.6 利水中草药的研究概况
22.7 脱水药
V 呼吸、消化、血液及子宫药理
23 呼吸系统药理
23.1 祛痰药
23.2 止咳药
23.3 平喘药
23.4 祛痰、镇咳、平喘中草药
24 消化系统药理
24.1 抗溃疡病药
24.2 泻药
24.3 止泻药
24.4 肝脏疾病辅助药
25 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理
25.1 凝血与抗凝血
25.2 抗凝血药
25.3 止血药
25.4 止血中草药概述
25.5 抗贫血药
25.6 血容量扩充药
26 子宫兴奋药
26.1 催产素
26.2 麦角生物碱
26.3 前列腺素
26.4 兴奋子宫的中草药
Ⅵ 激素及其他体内活性物质
27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27.1 分类、来源及构效关系
27.2 糖皮质激素
27.3 促皮质激素
27.4 有关中医药的研究概况
28 状腺制剂及抗甲状腺药
28.1 甲状腺激素
28.2 抗甲状腺药
29 胰岛素制剂及口服降血糖药
29.1 胰岛素制剂
29.2 口服降血糖药
30 避孕药
30.1 主要抑制排卵的药物
30.2 主要阻碍受精的药物
30.3 主要干扰孕卵着床的药物
30.4 主要影响子宫和胎盘功能的药物
30.5 非外科女、男性绝育术的药物
30.6 男用避孕药
30.7 避孕节育中草药研究概况

31 体内活性物质及其拮抗药
31.1组胺及抗组胺药
31.2 前列腺素
31.3 慢反应物质
31.4 5一羟色胺及其拮抗药
31.5 激肽类
31.6 血管紧张素
Ⅶ 化学治疗药物
32化疗药物概论
32.1 化疗药物的一些基本概念
32.2 化疗药物的作用机理
32.3 细菌的抗药性
32.4 抗感染中草药研究概况
33 磺胺类和其他合成抗菌药
33.1 磺胺类药物
33.2 甲氧苄氨嘧啶
33.3 呋喃类药
33.4 吡哌酸
33.5 黄连素
34 抗生素
34.1 主要用于革兰氏阳性细菌感染的抗生素
34.2 主要用于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的抗生素
34.3 广谱抗生素
3.4.4 抗生素及其他抗菌药合理应用的原则
35 抗真菌和抗病毒药
35.1 抗真菌药
35.2 抗病毒药
36 抗结核病药
36.1 常用药物
36.2 抗结核病药的用药原则
37 抗寄生虫病药
37.1 抗疟药
37.2 抗血吸虫病药
37.3 丝虫病及抗丝虫病药
37.4 肠虫病及驱肠虫药
37.5 抗阿米巴病药
38 抗恶性肿瘤药
38.1烷化剂
38.2 抗代谢药
38.3 抗癌抗生素类
38.4 抗癌植物药和中草药
38.5 激素类药物
38.6 其他抗癌药
38.7 抗癌药联用原则
Ⅷ 解毒药及新药评价
39中毒与解救
39.1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解毒药
39.2 金属及类金属中毒的解毒药
39.3 氰化物中毒的解毒药
39.4 毒蛇咬伤的解救药
39.5 中草药中毒及其解救
40 药物评价
40.1 准备阶段
40.2 临床前药理研究
40.3 毒理学研究
40.4 制剂安全试验
附录
表1 药物的药动学数据
表2 有重要临床意义的药物交互作用表
中文名索引

文名索引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