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国学
-
册府千华宁夏回族自治区图书馆(宁夏回族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本书为“册府千华”系列图录之一种,收录宁夏地区具有重要版本价值、学术价值及艺术价值的珍贵古籍,按照“修齐治平 儒典辉光”“以史为鉴 本固民安”“聚艺藏珍 传惠世人”“文学大观 百代风骚”“群书汇编 嘉惠学林”“塞上绝响 秘典重光”6个单元编排,每种古籍著录题名卷数、著者、版本、册数等丰富信息,并配以精美书影,以飨读者。
-
敦煌草书写本识粹马德,吕义,吕洞达,吕义本书是对敦煌草书写卷《法华玄赞》卷五进行释录、校勘。《法华玄赞》由窥基撰写,从法相唯识学立场解释《法华经》。文中主要援引世亲所作《法华论》,此外还引用《瑜伽论》、《摄大乘论》、《辨中边论》、《大智度论》等唯识学论著,并广泛征引《大般若经》、《华严经》等经书。在注解时并征引《说文》、《切韵》、《玉篇》等唐前字书,对汉译佛典的世俗名物加以辨析和解说。本书释录以故宫博物院藏新137368为底本,参校以《大正藏》;录文以原卷校正后的文字为准,并对原卷仍存的错讹衍脱等情况加以校勘;综述部分介绍了写卷内容的作者、结构等相关信息,并分析了写本的书法特征。
-
潘子求仁录辑要潘平格 著 潘英杰 导读儒家学说及思想是华夏之瑰宝,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儒家思想不单对于今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巨大意义,对于当今世界的和平、发展也提供重要精神资源。本套书稿通过研读儒家经典文献,对著述中的重要文字作简单的注疏通解,以利于有一定基础的读者通读儒家经典,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书稿由从事传统文化研究的学者撰写,具有一定的学术性,对于读者研习儒家经典著作、了解儒家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作用。 《潘子求仁录》充分体现了潘平格的学术思想和政治主张,他推崇孔孟,认为人一出生便具有仁义礼智这种善性,无一例外。如果人人都能自然而然地扩充这种善性,一视同仁,就可以达到浑然天地万物一体,天下就会太平。
-
书疑 鲁斋王文宪公文集【宋】王柏 撰,黃靈庚 李聖華 主編 ,宋清秀 李鳳立 方媛 整理《書疑(外三種) 魯齋王文憲公文集》属《北山四先生全书》第二部分。王柏(1197一1274)字会之,金华城郊蒲塘村人,南宋理学家。著有《涵古易说》《论语衍义》《左氏正传》《天文考》《地理考》《墨林考》《正始之音》《孟子通旨》《朝华集》等30余种,已多亡佚。今存有《书疑》《诗疑》《研几图》《鲁斋集》。《宋史》有传。《书疑》《诗疑》解说儒家经典《尚书》《诗经》,《研几图》《天地万物造化论》均为富于创见的思想史名著。王柏在理、气关系上,从朱熹理主气从说,“原其继普成性之初,理与气未尝相离也。推其极本穷源之义,理与气不可相杂也”,“使理常为主而气常听命焉”(《鲁斋要语》)。对周教颐“无极而太极”的解释,与朱熹相异,认为不可以“无极”为无形,以“太极”为有理,此一句当就图上说,即“自无极而为太极”。《鲁斋集》集中体现了王柏作为理学家的文学素养和交游酬酢。
-
瓜洲续志于树滋 纂,孟德荣 整理《瓜洲续志》,共二十八卷。卷前有自序、凡例、图、目录,卷首宸翰、谕旨,卷一疆域,卷二山川,卷三河志、兵志、漕运,卷四盐法,卷五关税,卷六职官、选举、世职、坊表、顺治丁酉海寇殉节男女名氏纪录、粤乱殉难纪录,卷七公署、局所、善堂,卷八古迹,卷九寺观,卷十宅、园、墓,卷十一善堂章规,卷十二祥异、风俗、农谚,卷十三、十四人物,卷十五、十六列女,卷十七至二十五艺文,卷二十六书目、古物、碑,卷二十七杂文,卷二十八杂录。末有后叙,并附误勘表。是书取材广泛、内容齐备、门类齐全、资料详赡,《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盖镇志之伟大者”。
-
陆明扬集陆明扬本书收录陆明扬所著《紫薇堂集》。陆明扬,明万历年间上海人,曾任靖江教谕,室名紫薇阁。《紫薇堂集》8卷,附录1卷,清抄本4册,藏上海图书馆。书前有姚永济、程玢弘、陆蓓三家序。钤“方功惠藏书印”“方家书库”“四明张氏约园藏书之印”等藏书印。卷一、二为诗,卷三为书,卷四为启、记,卷五为记、议,卷六为志、铭、行述、跋,卷七为序,卷八为祭文、杂著。卷前题“明云间陆明扬襟玄父著”。该书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地方史料,如有关盐税田赋的通信、治理赵家沟的碑记等,均为研究浦东地方史、上海史难得的资料。
-
百译馆译语(明)佚名《百译馆译语》又名《百夷馆译语》,著者不详,一卷,清抄本。在明四夷馆所编《百夷馆译语》(又作《百译馆译语》)《百夷馆译语》(杂字)是明代四夷馆之百夷馆编纂的傣汉词汇翻译对照集。学者结合四夷馆相关史料,认为《百译馆译语》的译者可能是来自云南通晓傣汉双语文的汉族知识分子。《百夷馆译语》是反映明代初期云南官话音系的材料。为我们研究古代云南语言方面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文献材料,对我们研究“海上丝绸之路”有着特殊且重要的意义。
-
新月新月社《新月(套装全12册)》为《新月》月刊2014年影印本,收录的内容从1928年3月创刊号到1933年6月的停刊号,共四十三期。在保存原书面貌和内容的完整性的同时,将其分为十二册。印制清晰完整。1928年3月10日,由新月社主办的《新月》月刊创办于上海。徐志摩、罗隆基、胡适、梁实秋等任编辑。《新月》月刊收录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多种文学作品,内容多是抨击军阀的残暴和当时的黑暗现实,同情劳动人民,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新月》秉承和持守自由主义立场,是二三十年代传播自由主义文化思潮重要的阵地。无论是作为其他思潮的参考对立面,还是作为一种独立的存在,在思想文化上无疑都具有重要意义。
-
福建文献集成初编解题《八闽文库》编辑部《福建文献集成》是搜集、整理、影印海内外所藏福建文献之大型丛书,计划收入千余种,尤其注重收录稿钞本、名家批校题跋本、海外所藏珍稀版本等,凡800册,分四编出版。《初编》两百册,收入唐代至民国间闽人著述及有关福建文献217种,计经部35种、史部61种、子部38种、集部79种。其解题由全国40余家高校、科研、典藏机构近70位专家撰写。鉴于大型丛书多典藏于图书馆,一般读者较少购藏,仅通过简单目录难以达到有效取用目的,故另外汇辑《福建文献集成初编解题》,使读者借助解题与书影,尝一脔而知全鼎,既可知晓内容大概,也能略睹版本形态。书末附录“著者笔画索引”及“书名笔画索引”,颇便检索。
-
弇州山人四部稿许建平 郑利华 主编,吕浩 点校王世贞独掌天下文柄二十年,声华意气,笼盖海内,是一位集合式、枢纽型的人物。然而因其著述繁富,“自古文集之富,未有过于世贞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传世著作多达千余卷,且从未得到过系统的整理,再加上他的著述有的古奥艰涩,难以识读,因而其作品整理难度颇大,是古籍文献整理界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一直以来,王氏著作的文献整理都难以满足学界的需要,本书的出版,正为学界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个可以信赖的定本。《弇州山人四部稿》是王世贞前半生诗文著作的汇集,且经过王氏生前手定,可称为其诗文创作与学术思想之代表与精华,也是其诸多著作中分量重的部分。经过十年的努力,《弇州山人四部稿》整理完成,成功面世,这对于认识王世贞在文学、史学、经学、子学、考据学、民俗学、艺术学诸方面的成就,把握其思想观、人生观、文学观的变化及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具有无可替代的意义。鉴于《弇州山人四部稿》之前未经系统整理,传世版本散藏海内外诸家图书馆,整理者广泛搜集中日韩美诸家图书馆的藏本,对比校勘,爬梳剔抉,辨析《四部稿》传世的174卷、180卷、190卷等不同版本的异同源流,厘清了几百年来馆藏著录不同、线索记载不清的诸版本之间的关系。中国国家图书馆、韩国国民大学图书馆所藏《四部稿》均为180卷,然而内容却颇有差别:相较于国民大学藏本,国图藏本中《艺苑卮言别录》内容增加了6卷,达到19卷,并改名为《宛委余编》;而《皇明盛事述》3卷和《皇明异典述》3卷则被移出:这样有增有出,全书总卷数虽保持不变,仍为180 卷,实际内容却有很大调整,字词上也多有改动。王世贞在《弇州山人续稿》中曾自述:在《四部稿》成书以后,又对之进行校正和增删,订正“鱼豕之误八百余字”,“增入说部六卷,所谓《卮言别集》者,易之曰《宛委余编》,而斥《盛事》《异典》别行之”。这段每让人费解的文字,现在得到了文献实证。整理者根据文献证实了前人文字之后,又进一步判定国民大学藏本是《四部稿》的初刊本,国图藏本正是王世贞在初刊本刊行后手定的校正本。校正本与初刊本相较,不仅有王世贞自我描述的部类上的调整,字词上的改动,其实还有他没有提到的篇目的增加,如《麻城穆侯均赋颂序》等3篇文章,即为初刊本所无。《四部稿》另有传世通行之174卷本和上海图书馆藏190卷本,秉持文献校勘的原则,整理者经过比对后确认:174卷本《四部稿》,是在180卷校正本基础上,删掉了《燕语》和《野史家乘考误》各3卷,成为后世通行之本。清修《四库全书》收录的也正是此通行的174 卷本,然多有删改,有的删改之处颇具学术眼光,显示出其独特价值。现在上海图书馆所藏的190卷本,则是在通行的174卷基础上,补入《史乘考误》7卷、《盛事述》3卷、《异典述》5卷、《异事述》1卷而成。《弇州山人四部稿》整理本的面世,不仅使得数百年来著录记载卷数、线索不清的文本得到梳理证明,还解决了许多具体的困扰学界的问题。王世贞创作量大,作品用语古奥,常写常改,文集版本复杂,校勘辨伪,难度极高,《弇州山人四部稿》整理工作的完成,不仅解决了明代文人文集整理的一大难题,也为解决相关疑问提供了工作途径。目前学界对于明人别集,包括明代中后期前后七子的别集整理相对滞后,与清人别集整理的如火如荼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在此背景下,《弇州山人四部稿》的整理出版,为学界提供了优质的定本,为相关研究扫清了文献障碍,这次整理工作的过程、发现和结果于其他学者也有借鉴意义。2022年12月24日举行《弇州山人四部稿》新书发布会,十数名文学研究专家参与研讨,对此书的整理出版给予肯定,《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中华读书报》等报刊也实时报道了此书出版的信息和研讨会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