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南北朝文学编年史
作者:曹道衡,刘跃进著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0-11-01
ISBN:9787020031337
定价:¥32.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南北朝文学编年史》,分为前编、正编和后编三个部分。前编,南北分裂时期的十六国文学编年(公元279年——419年),正编:南北朝时期文学编年(公元420年——589年),后编:南北融合时期的隋代文学编年(公元590年——618年)。正编为全书骨干,由五卷组成:第一卷题为“晋宋文学的转变”。始于刘宋高祖刘裕永初元年(公元420年),止于宋文帝元嘉十六年(公元440年),考察晋宋之际重要作家的活动情况;第二卷题为“从‘元嘉体’到‘永明体’”,从永明重要作家沈约出生的元嘉十八年(公元441年)开始系年,至萧齐明帝建武元年,也就是北魏迁都洛阳的公元493年为止。这一时期,文学的重心无疑是在南方,经历了两次文学高潮,特别是永明文学的出现,更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值得注意的重要现象。第三卷题为“南朝文学的分化·北朝文学的复苏”。萧梁建国前后,永明文学潮流逐渐分化,以萧统为中心的文学复古思潮得其“清”,而以萧纲、萧绎兄弟为核心的文学集团得其“丽”。但是这一时期,在文坛占据主导地位的还是萧统一派。其重要成果就是编纂了一部影响极为久远的《文选》。而在北方,北魏拓跋氏政权入主中原地区,加速汉化进程,文学方面出现了复苏的迹象。第四卷题为“南北文学的分庭抗礼”,在南方,以萧纲、萧绎为代表的“宫体”诗成为文坛的主流,诗的内容无足称道,而在艺术形式方面颇有进展。随着南北文化交流的扩大,北方文学逐渐迎头赶上,与南朝文学已经形成了分庭抗礼的局面。第五卷题为“南衰北盛格局的形成”,主要考察陈及北齐、北周时期的文学发展情况。(编辑:wing)
作者简介
曹道衡:著名文学理论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研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文选学研究会会长。1928生,著有古代文学专著多种,发表《试论毛诗序》等论文多篇。代表性专著有《汉魏六朝文学论文集》、《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中古文学史论文集》、《中古文学史论文集》、《中古文学史论文集续集》等,与人合著《南北朝文学编年史》、《南北朝文学史》、《萧统评传》等,主编《汉魏六朝辞赋与骈文精品》、《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先秦汉魏晋南北朝卷》等多种。刘跃进:男,1958年出生,1977年入南开大学中文系学习,毕业后到清华大学执教。1984年考入杭州大学古籍所,师从姜亮夫先生、郭在贻先生,获文学硕士学位。198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师从曹道衡先生,获文学博士学位。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研究员,文学所、少数民族文学所联合党委委员,文学所所长助理,兼任《文学遗产》编辑、编委。现为曲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目录
流水十年间
——《南北朝文学编年史》出版弁言
凡例
前编 南北分裂时期的十六国文学编年
(公元279年至419年)
正编 南北朝时期文学编年
(公元420年至589年)
卷一 晋宋文学的转变
(公元420年至440年)
卷二 从“元嘉体”到“永明体”
(公元441年至493年)
卷三 南朝文学的分化·北朝文学的复苏
(公元494年至531年)
卷四 南北文学的分庭抗礼
(公元532年至556年)
卷五 南衰北盛格局的形成
(公元557年至589年)
后编 南北融合时期的隋代文学编年
(公元590年至618年)
专家推荐意见书
参考书目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