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
-
AI能成为佛教徒吗?书摘英国当代作家珍妮特温特森在《十二字节》一书中试图让我们看到技术如何改变人类的过去、现在以及正在到来的未来。
-
中日两国古代政治合法性差异以及走向现代的不同路径书摘中国皇帝“天无二日”,日本天皇却可与武家等势力“共享天下”,这一观念差异造成的是,历史上日本的“万世一系”和中国的“改朝换代”。
-
清朝的豆腐营生书摘一般认为中国豆腐发明于汉代,孙机先生提出,豆腐发明于西汉淮南王刘安是宋代才提出来的,汉至唐的典籍均未找到有关记载,宋人所著《清异录》大概是最早的史料,豆腐在北宋开始风行。
-
魏玛时期的“杜塞尔多夫吸血鬼”案书摘1929年2月3日夜间9时,莱茵河之滨的德国西部城市杜塞尔多夫。五十六岁的市民阿波罗尼娅屈恩(Apollonia Khn)在贝尔塔大街遭到不明身份的歹徒袭击,头部和胸部被利器刺了18下。
-
博物馆的商业化之路及其悖论书摘《博物馆简史》一书以时间为轴,真实记录了博物馆从文艺复兴时期乌托邦式的“知识神殿”、战争期间的“精神庇护所”,到纯粹的“白立方”艺术空间
-
为什么要读《资治通鉴》书摘宋末元初的胡三省是历史上研究《资治通鉴》最有名的学者,他有这么一句评价《资治通鉴》的话,堪称金句:“读《通鉴》者如饮河之鼠,各充其量而已。”
-
排他的文化圈,当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书摘我们全部的尊严感就在于思想。——帕斯卡排斥平庸市侩的人朱利安拉斐特出生于尼斯,是一位年轻的科学家,正在研究克莱蒙费朗周围的火山。
-
政治悲剧成就伟大诗人——李白供奉翰林小议书摘每读陆游《读杜诗》:“后世但作诗人看,使我抚几空嗟咨!”总觉得放在李白身上更切贴。杜甫功名未遂,毕竟还落个“白首郎官”,他的自比稷契和忧国忧民在后世引起过广泛同情;李白的结局是“一命不沾”
-
休谟:人应努力将其幸福建立在主要依靠自身可以实现的目标上书摘朱利安巴吉尼(Julian Baggini),英国哲学家、作家,著有《一头想要被吃掉的猪:100个让人想破头的哲学问题》《哲学思维:清晰思考的12条关键原则》等。
-
穿越文本迷障,感知二十世纪的“画家生涯”书摘由岭南美术出版社新近出版的《缝隙中的航道——20世纪中国画家的主体际遇》一书,通过对“文本”的层层追问
-
“知其不可而为之”:孔子南游书摘孔子周游中原列国,遇到的尽是些昏聩的诸侯,现在却有一个好消息。在陈国时,孔子听说楚国当时在位的楚昭王是一位有仁爱之心的君主。
-
革命前夜飞跃凡尔赛宫的热气球书摘观赏热气球表演远不止是时髦的娱乐活动,与传统的宗教集会和市镇游行不同,它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旧制度社会等级和繁文缛节的区隔,人们不分高低贵贱,纵情欢悦,无拘无束地表达内心的感受
-
迈克尔·伍德:文学有着一份脆弱的自主权书摘《沉默之子》一书收入了当代英国著名文学批评家迈克尔伍德一系列文学评论文章,这些文章所论及的作家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妮莫里森、马尔克斯、石黑一雄
-
孟子兵法:康熙皇帝对清朝武举制度的改革书摘明朝后期的官员王守仁(1472~1529年)——他更为人所知的笔名是王阳明——在讨论摇摇欲坠的明朝的军事需求时,转而求助于《孙子》与《吴子》这些中国最受尊崇的军事著作。
-
一个英国人眼中的明治维新:改善交通与通信之必要性书摘日本人在决定引入西方的生活方式时就已经意识到,无论是出于发展产业还是稳定政局,改善交通与通信手段都乃当务之急,而其中要务就在于修建覆盖全国的铁路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