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
一代青年批评家的批评与自省文化文学属于青年。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学记录者。虽然我们不再用“80后”“90后”这些代际标签去定义和描述那些年轻人,但他们依然在写作,在自己的一片天地,叙述着这个时代。
-
“六月六”择吉而动:古人“洗晒赏玩”的完美攻略文化今天是农历“六月六”。重数节日在中华节序中是一种特有的现象,如我们所熟知的“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
-
“宋式美学”背后隐藏着国人心中的“千年一梦”文化电视剧《梦华录》热播,神仙姐姐刘亦菲也再次成为观众追捧的焦点。尽管这部电视剧在价值观、女性观等问题上存在一些争议,从立意的角度,尚不如关汉卿原著《救风尘》那么深刻,本质上仍然是一部寄托现代人想象和情感的“古偶剧”。
-
谁创办了《循环日报》?文化香港《循环日报》是与上海《申报》并称的长寿中文报纸。这份报纸的创始人,长期被简化为王韬一人,这种说法很不合适。
-
“天王”时代:中国香港乐坛“四大天王”称号来源考文化1993年春晚上,赵丽蓉、蔡明、郭达表演的《追星族》是国人的美好记忆。小品中,蔡明表演的“小明”表露出的对“四大天王”的热爱,是当时青少年群体的真实写照:赵丽蓉:这是谁呀?怎么挂这么一个大照片?
-
“走近”巴黎圣母院八百年图景:聆听风琴,见证加冕文化三年前,巴黎圣母院遭遇大火,如今,修复工作仍在进行中,而位于美国国家建筑博物馆的一场展览则通过增强现实技术,让人们能够即刻“走进”巴黎圣母院,观众可以在展览中听到教堂的风琴,参观拿破仑一世的加冕仪式。
-
从韩镜清藏书的捐献谈起文化今年年初,友人宋希於转来中央民族大学(简称民大,即原中央民族学院,简称民院)官方微博在2020年1月3日发布的一条消息,其中说到佛学家韩镜清(1912-2003)的家人向民大图书馆捐赠图书之事。
-
三国杀、狼人杀、剧本杀: “身份类”桌游风靡背后的时代症文化2022年,疫情的不断反复以及各地的防疫措施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乃至于思维模式。其实从“新冠”疫情之始,相对于其他产业,游戏行业的稳定发展似乎也可以说明,游戏成为了疫情时代,被迫“保持安全距离”的人们的主要娱乐方式与社交手段。
-
科技与游戏的二重奏:数字化进程中的现代社会文化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游戏已经成为市场上最炙手可热的行业之一,每天创造着巨额的财富。然而游戏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每年创造的巨额财富
-
极右翼为什么热爱托尔金?文化不管是那些充满奇幻色彩的长着毛脚的霍比特人、高贵的精灵、睿智的巫师,还是严谨的语言学与神话设定,读者总能在约翰罗纳德瑞尔托尔金(John Ronald Reuel Tolkien)的中洲世界中找到自己所爱。虽然被誉为英语文学奇幻史诗的开山鼻祖,但是在《指环王》出版的头几十年,它只是…
-
退缢鬼者需要具备的个人“体质”文化古代各类横死者中,以自缢为大凶中的大凶,最易化为厉鬼,大约是因为凡自缢而死者,不仅怨气难以申解,而且尸体悬吊半空中,别有一股阴森可怖的景象……
-
听《咬文嚼字》主编说“州”道“洲”文化1991年,我国国务院第83次常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6月25日定为“全国土地日”。中国也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为保护土地而设立专门纪念日的国家。
-
采风|诗写松阳:与诗人探访江南秘境文化六月中旬,由《十月》杂志社和中共松阳县委、松阳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诗咏共富,古韵茶香”诗人写松阳文化采风活动在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举办。
-
“网文IP热”现象的背后:当通俗文学遇上互联网文化近年来,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影响下,文学的存在形态与表意方式在全球范围内都开始发生深刻变革。
-
走进“人马皆衣金”的西夏文明,长沙将展“贺兰山下”文化中国西北部的贺兰山下,矗立有9座塔型巨冢,这里隐藏着一个消失在史书中的政权——西夏,它是《天龙八部》中梦姑的家乡,也是北宋将领范仲淹赋诗抒怀“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的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