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阿来对话麦家—— 两个茅奖作家谈文学谈兄弟人物近一两年,麦家的小说在海外走红,《解密》英译本,在美、英等21个国家上市。高达15%的版税。《解密》还被收进“企鹅经典”文库,成为继鲁迅、钱钟书之后被收进该文库的中国当代作家第一人
-
老舍投湖的种子,在何时埋下?人物老舍的魅力就在于他的立体性和复杂性。一方面,他懊恼于自己写出的文字,但另一方面,他仍然十分积极地进行同类型的创作
-
老舍地标:在北京的日子人物1918年9月15日的《京师教育报》第5卷第5号曾刊登了关于老舍的委任令。老舍激动地对母亲说:“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母亲的回答是一连串的眼泪
-
李银河:参透之后的乐观主义人物最明显的一个贡献就是他(王小波)是比较早的摆脱了所有意识形态的拘束进行纯文学创作。文学实际上是有一根筋线的,作品是在筋线之上还是在筋线之下,不知道的人懵懵懂懂,知道的人一目了然
-
余秀华:诗歌写作需要把自己灵魂拿出来人物余秀华对诗的喜爱是纯粹的,她称诗歌的写作需要把“自己的灵魂拿出来”,是“心灵上的事业”。尽管外界对其诗作有欣赏,也有质疑,但余秀华称自己写诗没有功利性
-
同为翻译大家,梁宗岱为何不如傅雷名气大?人物到197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莎士比亚全集,选用了他的《十四行诗》,人们才重新发现他的译作。到今天,对梁宗岱的研究已成为学位论文常见的命题,梁宗岱重新得到了他在文学史上应有的地位
-
阿来:写作,为与世界对话人物用汉语写作,目的是为了和一个更加广阔的世界进行交流,也是为了把藏族文化更好地推向世界。这是阿来肩上的使命感使然。阿来更习惯把汉语称为“中文”,意思是“中国公民的通用语言”
-
梁晓声:读书不应该被当成另类和作秀人物梁晓声称中国的人口很多,但是喜欢读书的人不多,有时候一个年轻人如果喜欢看书,甚至被当成另类和作秀,这不应该
-
正巧相逢的陌生人——翁达杰的小说该怎么读人物阅读翁达杰是接受一场关于小说阅读的教育。他好像按捺不住一种倾向,就是让所有细节都不因为处在叙述之中而有轻重厚薄之分,这种平等会让你开始在意他每一个字词
-
茅盾写《子夜》,为何署名“逃墨馆主”人物我用“逃墨馆主”不是说要信仰阳朱的为我学说,而是用了阳字下的“朱”字,朱者赤也,表示我是倾向于赤化的
-
梁漱溟: 青年与时代人物今后新的中国,一定要靠中国人习惯团体的生活,一定要靠中国人养成组织能力
-
阿尔贝·加缪:书写生命的人人物加缪的可贵在于:他始终拒绝虚无主义,始终坚持对人的信念、对生活的热爱。他始终强调,荒谬不会导致虚无主义的人生,而是要在道德上作出努力
-
“虚无颓废”的安妮宝贝,为何畅销那么多年?人物一路追随安妮宝贝的读者,18年来观照她的成长,映衬自我的成熟,终于走到了十字路口,有人选择继续结伴过马路,有人有别的风景要看,选择拐弯。作者与读者,原来各自都是自由的生命
-
最不招待见的诺奖作家与他破碎的东方朝圣之旅人物可能是戈尔丁一生最失败的地方:他的作品或能招人仰慕,却从来不能让人喜欢他。昔日的想象吹弹即破,代之以讽刺的、常常有些厌世的话语碎屑,是不太照顾读者的感受
-
季羡林:假若我再上一次大学人物我的大学生活是比较长的:在中国念了四年,在德国哥廷根大学又念了五年,才获得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