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
-
王德威:我们对于文学史应该做一个重新的反省书评从“没有晚清,何来五四”,到对中国文学“有情”历史的召唤和重新叩问,再到现在的“华语语系文学”,王德威的研究从来不缺少批评和争议,但又总能以新的理论构架、新的诠释方式带来启发。
-
药不能停: 谷崎润一郎、维生素与殖民史书评借由衰亡这一概念,钱伯斯在小说中的维生素/疾病,和小说所处的历史与政治语境之间,建立起了某种模糊的关联。
-
《红楼梦》中的婚姻制度:自由恋爱都凄惨收场书评《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文学著作,它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也包括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婚姻制度。
-
通过亚里士多德进入《尤利西斯》的哲学世界书评6月16日是爱尔兰的布鲁姆日(Bloomsday),这是一个以长篇小说《尤利西斯》主人公命名的文学节日,一个从爱尔兰走向世界的虚构人物纪念日。
-
读匈牙利小说《垃圾日》 :公寓楼里的恐怖百科书评马利亚什贝拉,匈牙利当代知名小说家、画家和音乐人,笔名和艺名为“马利亚什医生”。
-
民族国家还是国家民族?评琳达科利《英国人》书评在英国面临重大威胁时,那些支持现有秩序并效忠祖国的人的身份认同、行为和思想是什么?其次,作为这个时期的结果,英国国家身份感具有怎样的力量、适应性乃至弱点?
-
许金晶:历史的可视与可视的历史书评在一个学术全球化的时代里,幻想能有一套完全的中国词汇来谈中国古代的东西,已经是不现实的,运用西方艺术概念来分析中国古代艺术,并不意味着丧失学术独立性的人云亦云。
-
我们热爱的一切事物和一切人,都是我们的痛苦书评1924年,阿斯塔菲耶夫出生在西伯利亚一个农民家庭,上过六年学,在保育院度过少年时代,参加过卫国战争,也做过钳工、铸工等多种技工。
-
伍尔夫《书和画像》:老派英国人是怎样读书交友的?书评记不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读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了。只记得当年,在淮海路上的沪港三联书店看到海天出版社的那本《伍尔夫随笔》,喜欢得很,可是看看定价,还是放下了。
-
“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哲学意蕴书评“这个妹妹我曾见过”,它一方面了反映了曹雪芹的世界观,另一方面,可以跨越时空从柏拉图那里找到他们思维上的契合点,还可以沟通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来反观他们的合理性。
-
翁贝托-埃科的《试刊号》不只是新闻界的厚黑学书评《试刊号》是作家、学者翁贝托埃科生前最后一本小说,小说通过一场阴谋重重的办报实验,剖析了现代新闻业的现状,再次讽刺了阴谋论。
-
被偷窃的艺术与爱情读《偷香窃爱,一个爱情故事》书评澳大利亚作家彼得凯里的长篇小说《偷香窃爱一个爱情故事》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迈克尔布彻博恩原是澳大利亚的知名画家,离婚后因潜入家中偷窃自己的名画而入狱四年。
-
以诗句传递人性的温度读诗集《月亮上有水》书评文学最终呈现出来的幅员向度,是给人类以温度,给人生以希望,给人们以拥抱生活的勇气。这些不沾金携银,都是精神性的,但却是有用的,哪怕这种有用的量值,是细碎的、微茫的、轻如鸿毛的。
-
石内都:我只拍摄黑白照片,无彩之色散发出妖艳气息书评我要创作出这样的黑白照片,这是一项极其艰难的技艺,但只要有理想的黑色存在,我应该可以继续洗印黑白照片吧。
-
黄药师和黄蓉,金庸小说中最成功的父女关系书评在世人都误会他、不懂他的时候,黄药师的态度是不管不顾,黄蓉却不愿别人说他半点不是。这并不是简单的护短,而是从最深处明白她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