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
北宋词与南宋词:曾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文化“曾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李商隐这两句诗,说是看花,其实是写他的艳遇,而我的艳遇则是宋词。少年时代,读宋词是误入藕花深处,有遇仙之感。
-
21世纪中国文坛为何少“传世之作”文化文学创作与发展的特殊规律和固有法度,决定了衡量文学经典的标准很难统一和固化,但至少有一点不容否定:只有经得住时光淘洗和时间检验的优秀文学作品,才能成为真正的经典。
-
文学2016:通变,必数酌于新声文化当下,现场文学批评应更多倾向于捕捉中国现代性经验所引发的文学性嬗变,在通与变的互动中,寻找到恰切的批评视点和评述对象。
-
2016最不想跟他们说"再见"文化2016年即将划上句号。蓦然回首,在这一年里,中国文艺界有一些熟悉又亲切的身影已永远消失在我们的视线当中:阎肃、葛存壮、周小燕、梅葆玖、陈忠实、杨绛……。
-
2016中国文坛"赞"与"哀"文化2016年的出版业依旧热闹非凡,无论是名家新作,还是热点阅读都是今年不可不说的话题。贾平凹、王安忆等文坛巨匠新作相继问世,路内、张悦然、徐则臣等新一辈力量也纷纷出手。
-
《咬文嚼字》公布年度十大语文差错,这些字你用对了吗?文化继“2016年十大流行语”后,12月21日《咬文嚼字》编辑部颁布“2016年十大语文差错”榜单。本次评选的标准为:典型性、新闻性、广泛性。
-
《咬文嚼字》公布年度十大流行语,“小目标”等入选文化就“世界首富”这个“大目标”来说,“1个亿”确实是一个“小目标”,王健林的话并无不妥;对普通人来说,“1个亿”几乎是遥不可及的“天文数字”,于是网友纷纷吐槽:“这个目标确实有点小”
-
与时间赛跑 使尘封的古书画容光焕发文化他们的技艺令人惊叹———与时间赛跑,让一件件稀世珍宝容光焕发、起死回生。他们的专注更令人感佩———于俗世喧嚣中独择一事、终其一生
-
比尔·盖茨:2016年我最喜欢的5本书文化我的父母有一套世界图书百科全书,我把它从头读到了尾。当时可不像今天这样,有这么多的网络课程、讲座视频或者介绍各种创意和创想家的播客节目。
-
究竟歌词能否被称为文学作品?文化文学世界和音乐世界是双向交通轨道,这源于早几十年前垮掉的一代。歌词一开始打印在唱片封套的插页上,因为听众是受过教育的年轻人,他们迫切渴望自己喜爱的音乐是有深度,有意义的。
-
西方书籍最早是如何介绍中国的?文化《中华帝国全志》被誉为“欧洲中国风的圣经”,出版不久就被译为英、德、俄等多种文字再版。这部书的内容囊括了中国的自然、地理、历史、社会、人文、戏剧、建筑。
-
将文艺之道与文章之道高度统一文化没有文化自信,不可能写出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作品。
-
网络时代,我们的语言变贫乏了吗文化有人说,使用网络流行语的一大影响是我们都患上了“语言贫乏症”;也有人说,网络流行语是一种语言上的“病症”,是语言文化的“毒瘤”。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
中国的网文为何被部分老外热捧:胜在“落后”上文化中国的网文被一些国外读者热捧,这就是新的媒介、新的生产方式,对旧媒介、旧生产方式的胜利。而中国因为自身国情而积攒的压力和动力,使得这一过程格外凶猛强烈。
-
语文教育越来越功利,母语也离我们越来越远文化现在“最好的”语文老师就像机器人,上课不漏要点,整齐划一。对语文教学的批评也集中在对语文老师的批评上。语文学科“被考试化”后,教师屈从了考试制度,从而成为替罪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