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
从爱默生、梭罗到迪拉德,我们今天如何看待自然文学文化在我看来,迪拉德和自然文学最为迥异的是:她从不写“牧歌”,不追求和谐的纯一,静谧的伟大。相反,她时刻质疑、拷问世界的秩序,做着类似尼采的事业:一个怀疑论者在重估一切价值。
-
汉语断句琐谈文化古代学童入学伊始,首先关注的便是关于句读研习。古人把这一基本功看作是为学之基础、“讲经之先务”。作为一种功力,断句需要古汉语字、词、句方面的修养,甚至需要古代历史文化全方位的知识。
-
名句成典范, 下句几人知?文化“以文会友”是文人间的寒暄,这句话的下一句是“以友辅仁”。这是《论语》中曾子的话,“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曾子的本意是君子们通过文化沟通为朋友,再用朋友来互相传达仁义之礼。
-
为什么我们只知道海子,为什么会陷入诗歌狂欢文化大众对诗歌还是有兴趣与一定鉴赏力的,而大众对通过新媒体炒作走红的草根诗人总是掺杂有一种好奇心与同情心,而最后总又与娱乐之心混合在一起,这就是大众娱乐化时代的一个必然逻辑。
-
这个时代,仍需个性的蝴蝶展翅文化“胡适的早期白话诗,以现代的眼光来看,当然显得比较稚气。”但谭五昌认为,评价一位现代诗人,尤其是胡适这样的“但开风气不为师”的现代诗人,就不能这样主观武断了。
-
《红楼梦》在日本:知名度不高,被演绎成推理小说文化就这样,《红楼梦》从引入日本、译成日文、出现模仿作品;到日本的《红楼梦》模仿作品返销中国,并出现国人的效仿作品,走过了一个有趣的循环,不失为中日文学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
-
那些“藏”在电影里的书,你读过几本?文化刚闭幕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爱乐之城》斩获6项大奖,当人们津津乐道这部热门歌舞片中“向经典歌舞片致敬的89个梗”时,有读者发现了《爱乐之城》 中唯一致敬的一部图书———《英雄之旅》。
-
郎费罗故居观扇:从钱鍾书先生的“怂恿”谈起文化多年前读钱鍾书先生的《七缀集》,犹记得是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的绿壳本。其中有篇“汉译第一首英语诗《人生颂》及有关二三事”的文章甚是有趣。
-
文学大师笔下的春天,令人赏心悦目文化在烟雾样的春雨里,忽然有一天抬头望窗外,蓦地看见池西畔的一枝树开放着一些淡红的丛花了。我要说是“丛花”;因为是这样的密集,而且又没有半张叶子。无疑地这就是樱花。
-
背诗词是国人的标配文化时代不同了,我们不求人人都会写七绝、填《满江红》,对经典作品,你要能熟读成诵,并且懂得欣赏其中的妙处,也蛮见才情的。
-
重拾那些消逝的中华文化典籍文化国家领导人在澳门大学横琴新校区考察时,听取了学生们的发言,并就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如同一座宝藏,一旦探秘其中,就会终生受用。
-
飞扬的诗词 文化的乡愁文化汉字文化,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创造。三千多年来浩若烟海的歌谣诗词经史曲赋铭文典籍,保有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思想智慧,涵养了中华文化不尽不竭的精神源泉。
-
至今从未被超越的四篇演讲,发生在100年前文化民国以来的这四篇演讲,现在读来仍具有非凡的意义。有人说这些演讲从未被超越,我以为并不为过。
-
人在职场如何读国学?文化国学很高大上,也很亲切;它对你走入社会,提升素质很有帮助,但你也不要想得太多了,不要期望着有了这个就可以经天纬地,成龙成凤,古代读书人读的都是国学,也不见得个个成才成器。
-
诗词之于我们,正如莎翁之于西方学生文化但每当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会在日常生活中脱口而出《仲夏夜之梦》中的“真爱无坦途”,或者脱口而出《哈姆雷特》中的“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就如同我们脱口而出的诗句或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