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休假会议的过程中,访问高校、企业,有时还有政府机构,也是微软亚洲研究院的一项惯例。张亚勤说:“我们经常把许多事情合在一起做,想节约些时间。”
这次休假会议在2002年11月25日正式开始。早上8点,主管们集合共进早餐,然后到所住酒店的一间会议室听取各个研究小组的工作汇报。
张亚勤提出了一个问题:研究院手头的研究成果会不会太多了?
听到这里,大家马上明白——真正的会议就要开始了。
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微软在中国发展道路上的一座里程碑。
当时,微软亚洲研究院正面临着许多高科技公司都会遇到的难题:如何促使更多的创新成果迅速、有效地从研究领域转入开发领域,最终打入市场,并以此来不断证明起初投入到研发领域的资金是物有所值的。但是,张亚勤、张宏江考虑的问题稍有不同——他们主要考虑的是研究院如何能在贡献于产业发展的同时,更关注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创新。
问题之一是研究院发展规模的内在限制问题,即多大的规模才能与中国这个人才云集的国度相匹配。任何一个研究院都有一定的规模限制,例如能够招募多少顶级研究人员、能够支持并延续多少研究项目。但是,就算微软在中国的研究院可以无限扩展,它的研究人员也只能代表这个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的某一类人才。
2002年年初,张亚勤在西安交大演讲的经历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演讲结束后,一位又高又瘦的男生站起来向他发问:“您所描述的在微软做研发的工作环境,对我们来说就像梦境一样,可是我只有硕士的学历,达不到研究院的要求,但我还是很希望加入,有没有其他途径呢?”
张亚勤当时回答:“研究院里有一个技术成果转化小组,可以接收硕士学历的应聘者。此外,如果各方面都很优秀,硕士生也有机会到研究院做助理研究员。”
虽然当面给了这位学生答复,但演讲结束后,张亚勤却久久不能忘记这个年轻人眼里闪烁着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