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艺术
-
远去的书香(凤凰枝文丛)苗怀明 著,孟彦弘,朱玉麒 主编本书为“凤凰枝文丛”之一种,为学术随笔集。内容集中在淘书、藏书、读书、评书、教书、写书,主要包括四类:淘书过程中所见所闻的人与事;书评;书话,即因读书想起的一些人与事;作者自己整理、主编的几种书的前言。
-
战国策译注:上下王锡荣、韩峥嵘《战国策》是记载战国时期纵横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行的一部重要典籍,既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我们所熟知的荆轲刺秦王、冯谖客孟尝君、邹忌讽齐王纳谏、唐雎不辱使命等故事,和亡羊补牢、狡兔三窟、画蛇添足、狐假虎威、三人成虎、南辕北辙、抱薪救火等成语皆出自这部经典。吉林大学文学院王锡荣和韩峥嵘教授合作译注的《战国策译注》,包括“解题”,在各国策文前介绍各国的历史沿革、地理位置、策文情况等;“注释”,注释各篇策文中的疑难字词、异文情况;“翻译”,对策文进行贴合原意的白话文翻译。这是一部非常适合普通大众阅读的普及读本,能够帮助读者无障碍地走进《战国策》,领略战国谋士的智慧和风采。
-
凌步拂云滕俊杰 著面对眼前博大的自然之尊,我有无数感受,却无法言简意赅地表达。我搜寻了所有印象中的词汇,难以刻画它的精髓和韵味。悬崖、奇谷、怪石、溪流、瀑布、温泉针叶林、阔叶林……层层叠叠,覆盖山野。
-
活着活着就老了冯唐 著《活着活着就老了》是冯唐出道封神的经典散文集,不矫情,不虚饰,不计算,不讲道理,无所顾忌。冯唐坦诚讲述他遇到的各种有意思的人,有意思的事,有意思的书,那些让他理解时间、培养见识、增长智慧的一切,都表达在了这本书里:青春、爱恨、读书、成事、欲望、人生等种种主题,每一篇读起来都是元气淋漓。有些人活着活着就老了,有些人活着活着就成为了自己。用好自己这块材料,和时间把酒言欢。
-
有味汪涵 著《有味》是汪涵就十种中国传统的小手工艺制作折扇、古琴、靖港香干、油布伞、糍粑、木盆、称、箭等所写的散文随笔,抒发了个人对这些传统工艺的迷恋和内心丰富的情怀,并身体力行,制作这些蕴含深厚文化的小物件,在之中书写了不少生活中的小故事、穿插了对生活事业人生等的感悟。
-
读书漫录孙犁 著孙犁自幼酷爱读书、嗜书如命,所读书的量和所收获的质都很大。他的《我中学时代课外阅读的情况》一文中看他所列的十项项目、所涉及的书目,从社会科学到自然科学,再到古今中外的名著,涉及十分广泛,即使今天的文史研究生也未必都读过。 本书分为三辑,第一辑为中外现代作家、作品的评论与感想;第二辑为作品札记和序;第三辑为阅读古代作品的读书笔记与评论。
-
傅雷家书傅雷,创美工厂 出品《傅雷家书》是傅雷、朱梅馥、傅聪创作的书信集,编者是傅敏。这些家书开始于1954年傅聪离家留学波兰,终结至1966年,傅雷夫妇文革中不堪凌辱,双双自尽。十二年通信数百封,贯穿着傅聪出国学习、演奏成名到结婚生子的成长经历,映照着傅雷的翻译工作、朋友交往以及傅雷一家的命运起伏。《傅雷家书》里倾注了傅雷夫妇对长子傅聪及儿媳弥拉的浓浓爱意,体现了傅雷“因材施教”的教子观念。
-
为书作嫁程章灿 著本书为“日知文丛”之一种。是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所长程章灿教授历年所写的50篇序跋书评的结集。第一辑“师友因缘”是为师友著作作序,第二辑“舞雩之风”是为学生辈著作作序,第三辑“读书漫评”是为师友之书写的书评,第四辑为“自作跋引”,第五辑为“编校者说”。
-
呼唤爱意周大新《周大新文集》共二十一卷,其中包括长篇小说十卷(共八部),中篇小说四卷,短篇小说两卷,散文集四卷以及电影剧本一卷。这是对作者近四十年写作历程的梳理和提炼。该文集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水平、艺术价值,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当代文学的高度。《呼唤爱意》是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周大新的散文集,收录于《周大新文集》散文卷。这本散文集是《周大新文集》中散文四卷之一,内容有作者对文学未来的思考,有对农村生活的关注和探究,具有值得关注的独特风格与思考含量。
-
牛浪湖畔:时光里的章庄曾纪鑫,杨先金,胡祖义 编暂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