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场景,在阿姜查传法的三十年中,上演了无数次。有些具有远见的人,经常会在这时带着录音机(并设法找到足够的电池),因此才能捕捉到收集在本书中的一些谈话。
读者在阅读书中长篇开示时也应知道,这种情况并不罕见,尤其是在这些非正式的谈话中,无论教学的连贯性,或所针对的对象,都是高度自发与无法预测的。阿姜查在教导时,在许多方面都很像是乐团指挥:不只要领导和谐声响的连贯性,且要注意在场人员的个性与心情;在心中融和他们的语言、感觉与问题,然后自然地作出反应。
对聚集在他身边的群众,前一刻他可能正在用剥芒果皮的对错方式打比方,下一刻则以同样就事论事的亲切态度,转而描述究竟实相的本质。前一刻他可能板着脸孔冷淡对待骄傲自大者,下一刻则对于害羞者展现和蔼与温柔的态度。有时,他可能正与村里来的老朋友谈笑,一转身,则盯着某名贪污的上校,恳切地告诫他解脱道上诚实的重要性。几分钟前他可能正在责骂某位穿着邋遢的比丘,接着,让衣服从肩上滑下,露出圆滚滚的肚子。若有人提出机巧的学术问题,想与他作高深的哲学对话以展现才智时,他们经常发现,隆波会将假牙取下,交给随侍的比丘清洗。与他对话者,接着必须通过大师的测试,在清洁的假牙装回去之前,通过紧闭的大嘴唇回应他深奥的问题。
这本合辑中的一些谈话,即出现在这样一种自然的场合,其他的谈话,则是在比较正式的场合,如诵戒结束后,或僧俗二众于朔望之日的集会,无论是前者或后者,阿姜查从未事先准备。本书中没有任何字是说话前预设好的,他觉得这是个重要的原则,教师的职责是根据当时的需要而说法--"若非活在当下,那就不是法。"他这么说。
有次,他邀请年轻的阿姜苏美多(AjahnSumedho,他的首位西方弟子)对巴蓬寺的大众谈话。这是一次震撼教育,不只必须对几百个已习惯阿姜查高水准机智与智慧的听众发表谈话,还必须使用三四年前才刚开始学习的泰语。阿姜苏美多的内心充满恐惧与想法,他曾研究过六道轮回对应心理层次的关系(嗔恨对地狱,欲乐对天堂等),他判断这会是个好主题,并已想好如何遣词用字。在那个重要的夜晚,他自认为发表了一次漂亮的谈话,隔天许多比丘都前来向他致意,称赞他的谈话。他觉得松了一口气,且颇为自得。不久之后,在一个安静的时刻,阿姜查向他示意,直盯着他瞧,然后温和地对他说:"不要再那么做了。"
这种教导风格并非阿姜查所独有,而是泰国森林传统广泛采用的方式。也许在此有必要先说明这传承的特性与起源,那将更有助于我们了解阿姜查智慧生起的背景。
在森林觉悟的森林传统
森林禅修传统可说在佛陀出生之前就已存在,在他之前的印度与喜马拉雅山区,不乏为了追求精神解脱而离开城市与村庄,独自到山区与森林旷野去的人。就跳脱世间的价值而言,这是项很有意义的举动。森林是个野生自然的地方,在那里只有罪犯、疯子、贱民和离俗的宗教追寻者--那是个不受物质文明影响的地区,因此适合开发超越物质文明的心灵层面。
当菩萨(即得道前的释迦牟尼)于二十九岁离开宫廷时,他便进入森林接受当时瑜伽苦行的训练。这是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他因为不满最初接受的教导而离开老师,去寻找自己的道路。他确实办到了,在位于现在印度比哈尔邦(Bihar)的菩提伽耶(BodhGaya),尼连禅河畔的菩提树下,发现了真理的准绳,他称之为"中道"。
佛陀经常被描绘成在森林诞生,在森林觉悟,一辈子都在森林中生活与讲学。若可以选择,森林是他最优先挑选的生活环境,因为他说:"如来乐住于隐处。"现在大家熟知的泰国森林传统,遵循的是佛陀所鼓吹的精神生活,且依据佛陀时代的标准修行。它是佛教的南传支派,经常被称为"上座部"(Therav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