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用人的成本
国企用人的成本向来是被人们忽视或不愿、不敢正视的。怎样从经济成本、政治成本、文化成本上认识这个问题?
经济学将成本大致分为七种:总成本、总可变成本、总固定成本、平均成本、边际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平均固定成本。但国企的用人成本,单靠经济学理论是计算不清楚的。
国企用人的成本一向很高,且构成复杂,隐含着各种特殊性。简略地说,其成本构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个是经济成本,一个是政治成本,一个是文化成本。
先说经济成本。经济成本的特殊构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第一,渎职的成本。这是最显而易见的成本。如果用人不当,干部滥用职权,企业是要蒙受经济损失的。也就是说,是要为用人失察付出巨大经济成本的。最大的用人不当就是对正职的使用不当,特别是行政正职。有些领导干部,当副职的时候显得既谦虚又谨慎,很不错。可一旦当上了正职,就变得让人难以辨认。这样的例子有很多。还有的领导干部,上任后往往不是立足于现有产业进行精细管理,而是热衷于四处考察新项目,好大喜功,盲目投资,爱干那些花钱上项目、进设备、定物资、安插人的事儿,不愿意在企业发展定位、队伍建设、经营管理上多下功夫。结果往往新项目上马之日,即是市场滑坡之日;剪彩开工之时,即是亏损赔本之时。一些通过不正当手段走上重要岗位的领导干部,谋取职务自然也是有“成本”的,上任后必然想加倍地“捞回来”(这也正是他跑官要官的目的),从而干一些危害企业的勾当。结果干部一离任就出现一个大窟窿,一经离任审计就暴露出严重问题,这几乎已经成为国企的一种“定式”。换句话说,我们往往只有在干部离任后才能搞清楚企业存在的真实问题,只有在干部离任后才能对干部作出全面真实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