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国神社与国民感情的炼金术:高桥哲哉《靖国问题》阅读札记(3)

甚至到了1909年,居住在大连的日本人还没有感觉到满铁图书馆的存在,所以,这一年大连港口建立"埠头图书馆"时可以自我夸耀说:"如此文明机关,于大连市区中心尚未之见"。"埠头图书馆"开馆时曾大张旗鼓地举办庆典,还印行了一本《埠头图书馆开馆纪念》。这本纪念册的"后记"特别强调了图书馆设立的意义,是使得"理想乡的名字渐渐成为现实"。

这里的"理想乡"云云,并非泛泛的比喻,而是具体指大连港口埠头事务所日本职员的住宅区。这个住宅区位于大连寺儿沟,名为相生町,有时也称相生村,都是根据埠头事务所所长相生由太郎的姓氏叫起来的。这位相生由太郎原来在日本三井物产负责煤炭装卸,因管理下层装卸工人显露才干,得到满铁高层领导赏识,被招聘至大连,出任埠头事务所首任所长,主管码头货物装卸。埠头事务所日本职员住宅区远离市区,触目荒凉,相生为聚拢人心,在社区内多置公共福利设施,营造温暖气氛,推行所谓"日本式的家族社会主义",号称要把相生町建成"理想乡"。

设立图书馆,是相生町社区建设的一个举措。而在日本接手大连的殖民统治之后,最初正式挂出图书馆招牌的,可能就是这个埠头图书馆,所以开馆时候虽然仅有日文图书三千五百册,西文图书一千册,在当时已经倍受瞩目,殖民地各界的许多要人前来参加开馆庆典。大连实业会会长川上贤三的《祝词》,首先引证欧美的先例,申说设立图书馆的重要:"欧美诸邦,文化隆盛,教育普及。百户之邑,必设学校,十户之村,亦置图书馆。而在殖民地内,往往学校设施尚未齐备,图书馆已设立在先,以此善导居民风气,谋求发展。在我大连,亦早应有倡言图书馆必要性之声音"。在此意义上,川上盛赞相生的举措堪为大连乃至整个满洲的楷模,并说:"我殖民政策大有所成之日,相生君之功不亦伟乎大哉!"

在满铁系列图书馆的建设中,埠头图书馆究竟起到了怎样的榜样作用,没有直接的文字记载可供查考,但从该图书馆成立后的第二年(1910)起,满铁控制的南满铁路沿线的主要站点开始陆续设立图书室,到1915年,满铁本社内的图书室扩展为图书馆,后来还出版了馆刊《书香》杂志。而埠头庆典上把图书馆设置与所谓现代文明、殖民政策牵扯到一起的思路,也非常明显地被延续了下来。如《书香》创刊号(1925年)的"卷头语"便说:"西谚有云,文明都市的自豪,应据图书馆设置与否判定。无论外形如何美仑美奂,倘无图书馆之设,内里实则贫弱,其文明程度亦可察知矣"。《书香》的第三号上还刊出一则《人口与读书比率》的调查,把南满铁路主要站点大连、奉天(沈阳)、辽阳、安东(丹东)、长春和日本本土的东京、京都、大阪、山口、香川进行了对比,结果图书馆所在地人口和图书馆藏书数量的比率,满铁100人拥有藏书量为78.5册,日本本土100人拥有藏书量为7.9册。图书馆所在地人口和年度阅览人次的比率,满铁图书馆所在地100人中年度阅览人次为273.9,日本本土100人中年度阅览人次仅有19。两项比率,满铁都大大高于日本本土文化程度较高的地区。这份统计的依据,分别是满铁1923年和日本本土1922年度的调查资料,虽非严格意义的同期比,但应该无大误差。这样的统计数据,无疑会增强身处殖民地的满铁职员的"文明"自豪感。

至于图书馆为殖民政策服务,对于满铁来说,本来是题中应有之义。满洲图书馆业务研究发行会编撰刊行的《满铁图书馆概况》明确说,满铁系统的图书馆,兼具市民图书馆和会社图书馆双重性质。所谓市民,其实也并非城市的一般居民,而是专指满铁的职员及其家属,面向这类市民的图书馆多建在大城市满铁职员住宅区附近,所藏书籍也是适合他们的读物。如大连市日本桥图书馆所藏多为日本文学类,位于满铁大连儿童公园附近的伏见台图书馆,则以日本儿童和妇女读物为主。而所谓会社,当然就是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为满铁会社业务服务的社务参考图书馆,主要设于满铁本部和它所管辖、经营的铁路局、港口、矿山、工厂的所在地,收藏书籍也各有分工。如大连埠头图书馆专藏"海事"类,鞍山图书馆专藏"工学"类,哈尔滨图书馆则主要收藏有关北满和苏俄的文献。大连和奉天(沈阳)两图书馆是满铁图书馆中的龙头老大,前者直属满铁本部,集中收藏政治、经济、法律、财政、社会、产业、殖民、地志类书籍以及会社本部的资料,后者则着重于交通、工学、满蒙历史、边疆研究类文献。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