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
-
当互联网出现士绅化书摘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传播学副教授杰西林格尔(Jessa Lingel)看来,近二十年来的互联网,就像遭遇士绅化的老城区,变得更加便捷但缺乏多样性
-
从泻药到水果派:大黄的全球漂流书摘从全球史视角探讨药物、贸易和健康知识的生产已成为中外学者普遍关注的主题。
-
印度国王的大象理想国:一位君王的胜利由大象决定书摘战象制度开始于公元前1000年的北印度,终结于英国人在印度建立殖民统治的18世纪。
-
爱的终结:离婚是退出一段制度化关系的积极选择书摘为什么我们“不爱”了?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社会学和人类学教授伊娃易洛思在《爱的终结》一书中,梳理了18世纪以来人们爱情观念的演变,并分析了背后的成因。
-
巴西近代“小传”——巴西的故事很常见,但又很独特书摘是什么让一种红木的名称成了这个地方的名称,或者说,是什么让这里成为巴西的?自从葡萄牙人来到这里,每一代人都问过自己这个问题。
-
祖荫下:传统中国家庭的兴衰书摘我十四岁时,曾听父亲与长我二十岁的长兄讨论熟识人家的家业兴衰及其境遇。兄长总结道:“资财是公家(the nation)之利,私家(every family)只是暂时拥有,实则周转不息。”
-
毕加索和布拉克用独特的结构逻辑将人体阐释为相邻相交的平面书摘20世纪美国知名抽象主义理论家格林伯格曾说,“现代艺术的历史便是一部艺术风格不断平面化和抽象化的历史。”
-
为何人们会对自己生命的境况过分乐观书摘对人生大问题的悲观回应并不流行,这大概不令人意外。南非开普敦大学哲学系教授、系主任,生物伦理学中心主任大卫贝纳塔在《生存还是毁灭:人生终极困境的坦率指南》中分析了为何人们会对自己生命的境况
-
西方文学市场的“炼金术”:一种东欧视角书摘1991年,南斯拉夫内战爆发,杜布拉夫卡因公开反对战争及民族主义,遭到国内舆论的猛烈攻击,于1993年被迫离开克罗地亚。《多谢不阅》收录了她1996—2000年间的多篇散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作者对大众文化尤其是出版行业的市场现状等多重问题的探讨。
-
韩式泡菜小史书摘如今人们在餐厅吃到的韩式辣白菜,并非一开始就是这样泡制的。根据《饮食中的朝鲜历史》所述,像现在这样用红色辣椒腌制的泡菜和小黄瓜泡菜在19世纪才出现。
-
奢侈品现象是一种把握虚构的社会性如何构建的现实性元素书摘18世纪正好位于两个世界的中间。一方面,它仍然在受约束的状态下按照传统节奏发展,依托国家与宗教的古老联合。
-
“洋盘”自述:要不是因为美食,我不过就是另一个老外书摘2005年,24岁的沈恺伟(Christopher St. Cavish)离开家乡——美国东南部城市迈阿密,以年轻厨师的身份游历至香港,又机缘巧合得到一份在浦东香格里拉酒店翡翠36餐厅的工作
-
日本亚文化论:不愿成长的少年与无限循环书摘在《给年轻读者的日本亚文化论》一书中,作者宇野常宽聚焦日本亚文化的发展史,并详细分析了大量亚文化作品背后的文化与社会含义。
-
祸福无常:明清时期“五星政治学”的没落书摘公元1398年闰五月,明太祖朱元璋在金陵南京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次年改元建文。朱元璋一共有二十六个儿子,除了长子朱标立为太子,幼子朱楠刚出生就夭折,其余二十几个儿子都被封为藩王。
-
日渐衰老意味着什么:变老没有一定之规书摘本文摘自《日渐衰老意味着什么》一书,是日本临床心理学家河合隼雄同友人多田富雄关于衰老问题的对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