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
会通中西的见证者:建在那不勒斯的中华学院文化在意大利南部港口城市那不勒斯,有一座“中华书院”(collegio dei cinesi)。其历史可追溯到18世纪初,是西方第一所教授中文、传播中华文化的教育机构,当今那不勒斯东方大学的前身。
-
老舍、赵树理、曹禺等人谈《张羽煮海》文化1953年2月号的《说说唱唱》,发表了王亚平以唱词形式写成的《张羽煮海》。这个故事改编自《元曲选》中的《沙门岛张生煮海》。
-
梓者法身:跨学科的书籍史研究文化2023年11月18日至19日,由浙江大学文学院主办、浙江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承办的“梓者法身:近世书籍文化跨学科工作坊”在杭州召开。
-
气候与餐桌:用发酵重新发明人文化“不是人发明了发酵,而是发酵发明了人。”这句话来自《发酵圣经》的作者桑多尔卡茨,乍看上去似乎有些言过其实了。
-
约恩·福瑟发表诺贝尔奖演讲:我为了离开自己而写作文化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12月7日,202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挪威剧作家约恩福瑟在瑞典学院发表获奖演讲,演讲名为《无声的语言》。
-
“十大网络流行语”公布:显眼包、特种兵旅游等入选文化12月8日,由《语言文字周报》主办的2023“十大网络流行语”公布结果,来自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的专家学者齐聚上海教育出版社,共同回眸过往一年的“语文面孔”。
-
郑振铎1939年日记在沪展出:看爱书人劫中得书文化郑振铎(1898-1958),是我国现代知名文学家、藏书家、出版家、文物收藏家。12月5日起,一批罕见的郑振铎记于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的钢笔日记一册在上海朵云轩艺术馆展出
-
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传记电影何以引发争议文化近段时间,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如《奥本海默》、《我本是高山》与《拿破仑》等,相继引发不小的争议
-
偶像和社会:日本女偶像简史文化偶像的定义在谈论女偶像之前,我们必须要理清楚什么是“偶像”?
-
从玉礼器到剑与戈,台北展古代兵器“祀与戎”文化“祀与戎:古代兵器攻略”12月1日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开展,展览通过展出百余件兵器文物,从良渚文化、二里头文化、龙山文化象征权力的玉石礼器,到东汉时期的玉韘形佩、魏晋南北朝弩机等,呈现了古代兵器的发展历史与功能内涵。
-
如何驯服一篇童话文化清朝年间,江南华亭人(今上海)黄之隽写过一则《虎媪传》,一对姐弟受母亲委托带着吃食去探望外婆,在林中迷路后遇到一位假扮外婆的老妇人,便跟随老妇人去往家里
-
一代人的记忆与足迹:进入叶广芩的文学世界文化“一代人的记忆——走近叶广芩的文学世界”活动日前在北京王府井书店举行。
-
村超、显眼包、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入围年度“十大流行语”文化12月4日,《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2023十大流行语”。
-
今年流行语多但无“爆款”,《咬文嚼字》主编黄安靖解读原因文化12月4日,《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2023十大流行语”。
-
教学不是教正确的废话——从语文名篇《小马过河》谈起文化选入小学语文教科书的中国童话故事中,《小马过河》可能是最出名的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