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
阎连科解读日本文学:安部公房,踩着卡夫卡的脚印文化将安部公房和博尔赫斯相比较,并非说安部公房就比博尔赫斯低什么,而是说,在同一个起点上,向左走是一条路,向右走就是另外一条路。
-
身处信息爆炸时代,我们该如何辨认出真正的经典文化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曾提出经典的14条标准。其中有一条是这样:经典不是你在读的书,而是你正在重读的书。这可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个很实用、很简便的鉴别方法。
-
2017上半年文学创作总结:评论界在关注些什么?文化评论界认为,榜单中列入前五的长篇小说,石一枫《心灵外史》、哲贵《猛虎图》、严歌苓《芳华》、陈永和《光禄坊三号》、张翎《劳燕》,故事的完整度颇高,叙事性明显占了上风。
-
大英博物馆将展“斯基泰人”,与多斯拉克人有何异同文化除了大量的幻想,乔治RR马丁和HBO演员都将历史作为《权力的游戏》原著和电视剧的灵感来源。 其中的大部分世界和叙事都是基于中世纪欧洲和古罗马的历史,并融合了许多其他时期的文化。
-
身处信息爆炸时代,我们该如何辨认出真正的经典文化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曾提出经典的14条标准。其中有一条是这样:经典不是你在读的书,而是你正在重读的书。这可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个很实用、很简便的鉴别方法。
-
赵汀阳:人工智能会“终结”人类历史吗?文化科技和商业可以给我们描述一个充满迷幻的世界,但哲学有助于我们看到这个世界是和不是什么。
-
创业企业选高管:应该是任人唯亲还是任人唯贤?文化究竟什么样的企业倾向于使用亲属(亲戚)作为高管来管理企业,什么样的企业又倾向于使用有能力的非亲属(贤人)呢?背后的经济学逻辑是什么?这正是本文试图解决的问题。
-
印章是如何产生,又是如何成为中国人权力象征的?文化印对中国人来说有着别样的意义,从皇帝到私人,用印不仅成为权力的象征,也是一种凭信和文人的雅好。
-
“典型”形象及其叙事:对当前儿童文学创作的思考文化“典型”形象是文学人物核心时代的重要标志。这里的“人物核心”,不仅包括我们常说的“中心人物”的意思,更是指人物成为整个叙事围绕其展开的那个核心。
-
范忠信:中国传统民事法的四大支柱理念文化即使曾经有“民为邦本”说,那不过以人民为国家本钱,要统治者爱惜本钱而已。我们的祖先并未从“公民”“市民”的双重身份意义来理解和阐释“民”的身份。
-
英帝国盛衰的见证者 白金汉宫文化没落的强国如何抚慰民心?白金汉宫里的伊丽莎白女王起了巨大作用。当代的英国王权虽为虚设,但却是国民团结的重要纽带。所有英国人都会接受效忠于国王的教育,王权成为他们民族情感的寄托。
-
文明的悲剧:中国人的信仰危机在于,逐渐忘记历史文化对于中国而言,过去500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国对世界的视角从平视到俯视,再到仰视,最后又回到了平视。在对世界的平视中,中国成为了世界的一部分。
-
林子淳:不同世界中的文本可能做出比较阅读吗?文化做出比较阅读,目的正是要在一个多元世界中,不强求统一而达致彼此理解和尊重。故若不同世界的文本真能做出比较阅读,所需求的除了学术技艺以外,正是上述的开放态度。
-
钱理群:基本解决温饱后我们如何追求幸福生活?文化理想的幸福生活,有一个基本思路,就是要在各方面取得平衡:物质与精神的平衡;进取和散淡之间的平衡等。最核心的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间的平衡,在我的理解里,这是“幸福的度日”的关键。
-
明清两朝的品格差异,这部失传的科学书给了说明文化对于历史,我们总习惯于从纵向上审看。看着历史一步一步向前,好或不可逆转的坏。个体生命又何尝不是如此,从少年、青年、中年,一步、一步,好或不知道是否好的生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