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
“星期球赛”:抗战时期的贵阳“村超”文化1924年,贵州“桐梓系”军阀资助了一支由九名学生组成的体育代表队,代表黔省参加在武昌举行的“第三届全国运动大会”。
-
巨幅汉画像碑刻拓片亮相台北故宫博物院文化台北故宫博物院“巨幅名作”自4月9日起更换展件。“巨幅名作”是台北故宫博物院不定期举办的专题展览,每次选取数件馆藏大尺幅文物进行展示。
-
2023人民文学奖颁出,肖复兴、梁晓声等获奖文化4月13日,2023年度人民文学奖在四川古蔺郎酒庄园颁出,肖复兴和梁晓声获得本届人民文学奖特别奖。
-
从中原到青藏高原,看西藏文物中的龙纹文化“龙”是中国古代民众创造的神异生灵图腾。青藏高原上的“龙”,与中原“龙”一脉相承,既有相似的形态,又有鲜明的地域风格。
-
剪纸、顾绣、江南丝竹……这些上海非遗集体亮相国际传媒港文化在上海剪纸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奚小琴灵巧的运剪下,CMG融媒影城的剪影从一张红纸上脱胎而出,引起一片掌声。
-
迎接“世界读书日”,上图发布与“世纪好书”共创阅读之美文化作为城市的公共文化地标,图书馆以阅读为源头,涵养书香上海。第29个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第六届上海图书馆阅读季(2024-2025)也将于4月23日当天发布贯穿一整年的阅读推广计划。
-
风俗喜剧消亡史文化1700年5月,英国王政复辟时期(1660-1688)最伟大的诗人、剧作家约翰德莱顿(John Dryden)去世。
-
这个小众低调的文学展,竟成沪上新爆款文化展览现场近日,一个名为“虚构集”的文学展览在思南时区画廊悄然开幕。然而正是这个主视觉清淡安静、不讲求预热声量甚至有点“小众”感的展览迅速点燃了沪上阅读爱好者的热情。
-
用人工智能辅助史学训练:一个高校教师的经验文化作为世界古代史的学习者,我曾在2017年协助人工智能专业的室友完成相关问卷调查,她当时戏称我们俩的学科方向可能隔着“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没想到七年后的今天我居然会讨论如何联系这两个看似遥远的方向。“
-
意大利展“马可·波罗的世界”,11月移展上海博物馆文化为纪念著名威尼斯旅行家马可波罗逝世700周年,威尼斯市政博物馆基金会与上海博物馆联合主办“马可波罗的世界:一位十三世纪威尼斯商人的旅行”展,于当地时间2024年4月5日上午在意大利威尼斯总督府开幕。
-
“千干万蕊,不叶而花”,探访八百年延福古玉兰文化从屈原《离骚》中“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词句,到明代文震亨、清代李渔的描述,玉兰自古为高雅的植物,象征吉祥、和谐的佳木,并多植于宫殿、寺庙等处。
-
中国绘本画家蔡皋在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获得“卓越大师”奖项文化中国绘本画家蔡皋在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获奖绘本画家蔡皋获奖作品展2024年4月8日,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卓越大师中国”评选公布获奖名单,绘本画家蔡皋获奖。
-
世界文学新动向:词语是不方便的工具文化日前,约翰伯恩赛德(John Burnside)获大卫科恩文学奖(David Cohen Prize for Literature)。
-
韩愈古文“同道中国”理想的文明意义文化今年是韩愈逝世1200周年,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世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的古文是中华文教的核心载体,影响持续千年之久
-
怪物的来历:《山海经》中的怪兽文化《山海经》是怪物志,还是博物志?今天我非常高兴,在这跟大家就《山海经》做一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