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
世界文学新动向:阅读时感受到另一个自己的存在文化露易丝格丽克:诗人的教育日前,露易丝格丽克新作《合作农场的冬季食谱》(Winter Recipes from the Collective)出版,这本诗集仅15页,封面是八大山人的《稚鸡图》。
-
“网络即文学”:一种敞开的历史文化今天或许只有学院派还在较真“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异同等问题。
-
育子地藏与送子观音文化十多年前初到日本留学时曾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寺院里或者路边小道两旁,经常能看到头戴红帽或者围着红围嘴的小佛像,少则一两尊婉然结跏趺坐,多则几十个大小不一散列站立,或左手拿宝珠,或右手持锡杖。
-
警惕技术将人类演化推向非自然阶段文化编者按:2021年被称为“元宇宙”(Metaverse)元年,“元宇宙”一词最早出自于美国科幻小说《雪崩》
-
中国的色彩:东方传统色的隐喻和象征文化中国色彩的所指是非常不稳定的,甚至具有欺骗性。苏轼在一首写牡丹的诗中有这样的句子:“一朵妖红翠欲流,春光回照雪霜羞。”
-
文献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文化1963年6月29日,星期六,身在南京的曾昭燏(1909-1964)在日记中写道:“又写信给方臞仙先生,抄红豆诗寄去。”
-
幽默书店:开心是每个人的刚需文化“开心是每个人的刚需。”在幽默书店的入门正厅,垂幕五六条间合而成的slogan开宗明义。迎面而来,空间和心理距离就很近。
-
伦敦“古希腊科学智慧”特展,何以难传科学之趣文化为纪念希腊独立战争爆发200周年,近期,英国伦敦科学博物馆举办特展“古希腊人:科学与智慧”,呈现了自身馆藏及来自希腊、法国、奥地利、德国多家机构的藏品,从多个角度揭示了古希腊人的科学成就和他们理解世界的方式。
-
西南联大是如何“一联到底”的?文化“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这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歌的歌词,也与清华校长、联大校务委员会常委梅贻琦的治校育才理念呼应共振。
-
爱因斯坦相对论手稿现身,李嘉诚1亿多港元竞得文化近日,一份由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撰写的“广义相对论”手稿,在巴黎佳士得以1160万欧元成交,折合1.026亿港元(人民币8352万元),创下爱因斯坦各类手稿中的新高。
-
“黄大仙”为何会致人“中邪”?文化傍晚,我送女儿去上舞蹈课,快要走到小区门口的时候,面前倏地闪过一条色黄而体长的动物,脑袋很小,动作灵活,转瞬间就消失在草丛里了。
-
面孔“连连看”:飞天、美猴王形象里的古今中外文化对于面孔的捕捉与兴趣是生而为人的天性。一张张面孔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丰富的、有创造力的人,而“人就是文明交流互鉴最好的载体”。
-
挪威蒙克博物馆开馆背后:《呐喊》如何响彻世界文化历经十余年修建,地处挪威奥斯陆的蒙克博物馆于2021年10月22日正式开放。新的博物馆取名为“MUNCH”(蒙克),容纳了这位挪威艺术大师近28000件作品。
-
走近一个深邃灿烂的青海,青海省博物馆重新开放文化历经一年半的改造升级,青海省博物馆于昨天开始试运行,并将于11月29日正式展出。展览展陈面积9450平方米,上展文物2405件,其中一级文物191件,珍贵文物248件(套)。
-
诚实面对欲望需求,是网络文学最珍贵的部分文化任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的邵燕君教授,是当下网络文学研究领域最为知名的学者之一。早在2011年,邵燕君就开设了网络文学研究课程,带领团队系统、全面地介入了这一当时颇为前沿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