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
-
他者眼光与海外视角张清华 著《他者眼光与海外视角》主要内容是搜集编选具有国际视野的、与中国当代文学海外影响与传播有关的研究文献,以总结梳理近年有关中国当代文学的国际与世界性影响的状况。该书内容包括:一、全球化语境中中国文学的传播问题;二、关于汉语写作的国际性与世界性意义的探讨;三、境外学者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文献;四、重要的比较文学研究文献;五、近年该主题的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对有关问题的讨论等。
-
外国文学经典生成与传播研究(第四卷)近代卷(上)彭少健 著《外国文学经典生成与传播研究》研究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成果,为8卷系列学术专著。该著作在外国文学经典生成研究方面,聚焦于源语国的经典生成,强调社会语境、文化传统、审美与伦理需求以及科技革命的作用,并且注重文本考据;在经典传播研究方面,聚焦于译入语国的经典再生成,尤其在关注翻译传播和跨媒介传播,认为文学经典正是从不断的翻译和影视改编等跨媒介传播过程中获得再生,获得流传。 本书是这套丛书的近代卷上。
-
金庸者谁:北大金庸研究课堂实录孔庆东 著金庸为什么会被攻击为“豺狼镛”?金庸小说中负心薄幸的“表哥”慕容复、汪啸风们,原型真的是徐志摩吗?金庸笔下武功*的是谁?王重阳、张三丰、东方不败可能都排不上号。为什么金庸笔下的美女都爱女扮男装?……《金庸者谁 : 北大金庸研究课堂实录》以孔庆东教授在北大中文系开设的“金庸研究”课程课堂录音为底本整理成书,将场场爆满的孔庆东北大课程向大众敞开。秉承实录精神,力求再现原汁原味的现场气氛,保留生动幽默、一针见血的“孔氏”文风和灵光乍现的思想火花。与之前孔老师偏重于细读、分析金庸小说不同,本书主要从现象学、文化、文学、武侠四个方面,将金庸、金庸武侠小说作为六十年来重要文化现象,进行以武侠文学为核心的大文化研究。作者尊重文本、搁置先见,以问题统摄文本,启发大家深入思考。具体研究的问题有金庸的生平、社会关系、民族观、人生观,金庸小说中的武功、爱情、侠义等。孔老师博闻强识、思维敏捷、眼光毒辣,充满哲思的独到见解在文中比比皆是,他不仅仅是在讲金庸,还是在教大家如何把握自己的人生。
-
视角与方法:中国文学史探索蒋寅 著《视角与方法:中国文学史探索》是中国文学史著名学者蒋寅在还历之年回顾数十年学生历程、检阅自己学术成果的结集。全书以三十一个个案为基础,收入《古典文学的精神史意义及其研究》《吏隐:大历诗人对谢朓的接受》《杜甫与中国诗歌美学的老境》《陆游的沉寂与走红》《乾隆二十二年功令试诗对清代诗学的影响》等多篇代表作,内容涉及四个方面:一是有关中国文学史基本理论、基本观念的探讨,二是对具体文学史问题的分析,三是对个别作家文学史意义的揭示,四是关于文学影响和接受的研究。由于涉及文学史研究的诸多方面,遂冠以文学史探索之副书名。
-
公寓里的塔:1920年代中国的文学与青年姜涛 著五四之后,在新文化理念感召下,众多青年从乡村、小城,来到北京,栖身胡同公寓,游走书局学院,依托新兴的现代传媒,在窄而霉的室内,筑起各色文字之塔。但这并非寄托高贵文学之梦的“象牙之塔”,只是一处处暂时的身心安顿之所。是留在室内“建塔”,还是走到室外,加入宏大的实践进程,历史分野因此存在于一代“文学青年”的不同选择中。《公寓里的塔——1920年代中国的文学与青年》以五四之后社会思潮的分化为线索,在文化与政治运动的紧张中,选取若干人物、现象、群体、事件,探讨青年群体如何通过新文学介入历史,新文学又如何作用于“新青年”。
-
东方文艺创作的他者化倾向林丰民 等 著现当代阿拉伯、日本和印度等东方国家和地区的文坛和艺术界,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上表现出文坛 “为翻译而写作”,影坛 “为获奖而拍摄”,画坛 “为展览而绘画”的现象。这些文艺现象一个总的特点就是迎合西方的审美取向,表现东方社会的愚昧、落后、神秘、荒诞、怪异,作品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正好符合了西方对“他者”东方的想象。 这一类的作品在题材的选择上存在“媚西”的心理,对特殊的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表现出特别的偏爱;人物、环境、情节上进行“奇观式”的展示;艺术形式上一味追求新奇怪异的效果。 尽管创作主体为促进社会而揭示社会阴暗面的作品主观上并不具有他者化的意愿,但西方的文化市场和评论界也往往以“他者”的眼光对这类的作品表示出赞赏,从而诱导了一些后来的东方创作者趋向他者化的文艺创作。
-
叙事、文体与潜文本:重读英美经典短篇小说申丹 著《叙事、文体与潜文本——重读英美经典短篇小说》分上下两篇,上篇为理论探讨,梳理叙事学个文体学之间既相互有互补的复杂关系,揭示叙事学核心概念和分析模式的实质性内涵,廓清涉及的不同分类与研究视角,为文本分析做出铺垫。下篇为本书重点,聚焦于作品阐释,选择有代表性的英美经典短篇小说(美国短篇为主)进行文内、文外、文间的“整体细读”,挖掘其中的潜藏文本或深层意义。本研究具有国际前沿性,针对国际学术界的相关探讨,纠正和澄清了一些理论上的误解和混乱,对文本做出了富有新意的重新解读,阐释方法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中古文学史论(典藏版)王瑶 著《中古文学史论》是王瑶先生原在清华大学讲授“中国文学史分期研究”(汉魏六朝)课程的讲稿,探讨起于汉末,讫于梁陈的“八代”范围的中古文学思想、中古文人生活、中古文学风貌,其治学思路与方法深受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的影响,《中古文学史论》中关于中古文学的具体论述及文学史研究方法论,半个多世纪以来,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学者的探索。
-
陶渊明论魏耕原 著中古文学研究中关于陶渊明的讨论是热点,已有多种专著。此书从义理、辞章、考据切入,讨论的内容涉及:陶渊明的思想、政治态度,对陶诗主体风格“平淡自然”的反思,陶诗外淡内奇的审美趋向及组诗的结构特征,陶诗散文化的倾向、奇绝精拔的语言特色,重要诗、文、赋的主题,陶诗对屈原的承传以及与王羲之的书法共同体现东晋的审美风尚,陶集的自铸新词与辞书未收的疑难词的考释等。《陶渊明论》分六编二十章,从诗艺审美、陶诗批评;陶诗书画的传播等多维度、多学科的理路上展开论述,呈现出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新面貌。
-
曾朴:文化转型期的翻译家马晓冬 著; 孟华 编《中法文学关系研究丛书·曾朴:文化转型期的翻译家》选取近现代文学家曾朴为研究对象,在文化转型期的历史框架内考察他从清末至20世纪20年代的翻译实践,在现有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借助对新材料的挖掘以及具体翻译作品的文本分析,探讨曾朴对法国文学的接受和传播,并通过对其翻译策略、翻译与创作关系等问题的讨论折射出文化转型时期的译者所面临的跨文化对话问题。《中法文学关系研究丛书·曾朴:文化转型期的翻译家》有意识地考察曾朴作为译者-作家-出版者的多重文学实践,关注译者作为“历史存在”与“翻译主体”的双重维度及二者间的互动关系,力图呈现一部更具比较文学视角的译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