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随笔
-
条码张成海本书以时间为主轴,以科普为目的,系统重温了物品编码尤其是条码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及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主要介绍了:条码的起源、条码进入中国、条码事业起步与发展、商品数字化与条码、二维码、物联网与大数据以及条码未来展望等。 本书的特色是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阐述物品编码、条码、二维码等专业知识及其在社会生活、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应用和原理,培养读者对条码知识的兴趣。 读者对象主要包括社会大众、高校师生、科研院所等具有一定知识背景的人员。
-
一起走过那年的雨季孙健 著《一起走过那年的雨季》讲述了,岳洋、秦小松、刘双寒、叶小霜、徐雨婷等不同家庭背景的花季少男少女们发生在老师及父母之间的情感故事。故事情节跌宕起伏,震撼力强。不仅描绘了孩子们在家长和老师面前的率真与叛逆,还深度叩问了当前中学生成长过程中所存在的现实问题。作品构思灵巧,贴近现实,耐人寻味。有较强的文学性和可读性。
-
承接与延续桑兵 著本书为问学丛书之一种。是浙江大学资深教授桑兵先生的学术随笔集,由5部分组成,分别为从学篇、读书篇、史料篇、治学篇、史法篇。从学篇主要追忆了陈锡祺、章开沅、陈胜粦、龚书铎等诸位先生。读书篇主要讲述读书之法。史料篇、治学篇、史法篇则主要集中于作者的研究领域,从技法层面来探讨史学研究应当关注的角度和问题。本书既探讨读书之法,又传授研究门径,其中更不乏学林掌故,可读性颇强。
-
远的怀念孙犁 著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孙犁拿起荒废了将近二十年的笔,写出的第一篇文章就是怀念老战友远千里。此后又为邵子南、马达、赵树理、茅盾、田间、丁玲等二十多位先他而去的逝者写了哀悼文章,篇篇都是真情实感、情谊深厚。本书上辑是为逝者写的,下辑则写想念尚在的友人。这些怀念的文章辑录成册,也是读者对孙犁先生“远的怀念”。
-
大都市:空间与记忆[比利时] 斯特凡·赫特曼斯(Eeline Crone) 著,张善鹏 译在《大都市:空间与记忆》中,作者游走于欧洲那些深具历史文化底蕴的大城市(阿姆斯特丹、的里雅斯特、德累斯顿、布拉迪斯拉发、维也纳、马赛,以及他的家乡根特),他在城市空间漫游的步伐始终围绕着“记忆”这个主题:在维也纳他追随耶利内克和伯恩哈特的足迹,在的里雅斯特他“邂逅”了乔伊斯和温克尔曼,在德累斯顿他“巧遇”了穆里施小说中的主人公……作者借所游历之地的历史文化探讨了构成当代欧洲认同的要素,也探讨了当代都市生活的深层本质。 《大都市》描述了一种“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感悟,即以局部的自我迷失,获得更加丰富的人生阅历。作者以一种诗意的语言把游记和哲思结合起来,印证了16世纪的一句古话,“任何旅行都是在家边游走”。
-
纸上卧游记程雨城 著《纸上卧游记》第一站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出发,沿途经停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和德尼?维拉斯的《塞瓦兰人的历史》,按照乌托邦的经典旅行线路,带你领略那不曾存在过的风景。第二站经停小站颇为频繁,从《于丹论语心得》到《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途经过《不抱怨的世界》《论语言的起源》《道家美学与西方文化》《奢侈与资本主义》《茶之书》以及《论语》,我们称之为“励志书的诡计和学术书的情感”之旅。第三站我们穿越到遥远的中世纪,从《有闲阶级论》到《科文特加登广场女士的哈里名录》一览“哲学问题和贵族精神”的风貌。接下来的一站将由《沉思录》的作者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哲学家斯宾诺莎、罗素、《了凡四训》的袁了凡几位绅士陪同,共同踏上“宿命”之屿。最后经过由《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史》《春秋大义》《大学的兴起》组成的“语言之岛”我们将重返起点。经过本次旅程,是不是发现世界有什么不一样了呢?
-
大湘西演义李康学《大湘西演义》以陈渠珍在政坛上的几起几落为主线,穿插描写了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真实再现了大湘西那段风雨飘摇、血雨腥风、变幻莫测的沉甸甸的历史。《大湘西演义》所涉及的主要人物有数十人之多,那些有名有姓、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湘西闻人共同演绎了那段错综复杂的湘西历史。读者一册在手,就可全面了解历史的大湘西。
-
林徽因散文精品林徽因《林徽因散文精品》主要编辑有林徽音的散文作品。包括《山西通信》《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彼此》《我们的首都》《致胡适》等。
-
邂逅北京——台湾学生北京求学记北京市港澳台侨学生教育管理研究会 编北京,历史悠久、文化绚烂的八百年古都,一座正在迈向世界城市的魅力之城,两岸交流的汇聚之地。她正以开放的胸怀延揽世界级顶尖人才,也以空前的发展速度为他们提供自由挥洒的平台。《邂逅北京:台湾学生北京求学记》收录了60余篇台生的北京求学感悟。从稚气未脱的大一新生,到白发苍苍的退休教师,从初出茅庐的青年学子,到事业有成的教授明星,北京53所高校广开门径,接纳有志而来的台湾同胞。从学校生活的点滴到古城深巷的漫步,从友情的沉淀到事业的转机,台生们亲历了中国大陆的腾飞,获取了广阔的视野与宝贵的人生阅历。《邂逅北京:台湾学生北京求学记》既是两岸教育交流的一段见证,也为台生提供了来京求学的行动指南。
-
远去的书香(凤凰枝文丛)苗怀明 著,孟彦弘,朱玉麒 主编本书为“凤凰枝文丛”之一种,为学术随笔集。内容集中在淘书、藏书、读书、评书、教书、写书,主要包括四类:淘书过程中所见所闻的人与事;书评;书话,即因读书想起的一些人与事;作者自己整理、主编的几种书的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