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随笔
-
我的行吟笔记——蓬蓬博客施向群本书是作者的海外游记。她是一位旅行者,20多年来,走遍了除南极洲以外的六大洲共84个国家和地区,其中28个亚洲国家和地区、35个欧洲国家、9个非洲国家、3个大洋洲国家、5个北美洲国家、5个南美洲国家。从2008年9月开始,通过网易和微信公众号,写下了2000多篇游记博客。在旅途中,她每天会发布最新的旅行博客,其图文并茂的撰写形式,吸引了很多网友。本书主要汇总了她在国外旅行的部分博客。从探索的心态、冒险的精神,到世界奇观、风十人情,从跟团游到自助游,讲述了自助游的历程和。出游途中遇到的困难,向读者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让读者全面了解旅行的魅力。
-
别吻我,魔王小坏3喵哆哆 著纯血公主琉璃的记忆苏醒了,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强大力量带来的悲剧与灾难。为了能和恋人平静的生活,祀夜决心带她去隐居。然而另一位纯血王子——聿修,为了报复当年夜之王对自己的伤害,竟也来到隐居之地。选择回到学园,可若缕仍不放过琉璃!迫不得已,祀夜必须借助琉璃唤醒夜之王,来结束这一切的纷争。一切并没有想象中的容易,面对恋人的变化和周遭的动乱,高贵淡定的魔王祀夜是否能继续坦然相对一一解决?而他所向往的平凡生活能否奇迹降临?完美无缺的第三部惊世落幕,无论是动人心魄的浪漫爱情,还是无法调解的种族矛盾,一切将画上完美句号!迷惑!幻觉!包容!真相!最爱的人,请用生命来维护不可错过的幸福。
-
人生的节气季红真 著《人生的节气》以《人生的节气》为题,套用二十四节气的成数,寄托古今之变中人生不变的喜与忧。时空的流转无穷无尽,便有"人生代代无穷已"的亘古感叹,而短暂的生命之旅,有彼此的重复,也有独一无二的奇遇,文章便做在这恒与变的裂隙中。平凡的点滴见闻,也能积累成阅历。生活便是由无数琐碎的细节构成,即使是远行客,随手采集路边的草花,也不失为值得庆幸的纪念。人生的可爱之处,就是经常会有一些小的感动。
-
我就是那个笨小孩包利民《我就是那个笨小孩》是中考热点作家包利民的散文精选集,全书分成五辑,共收录《折折叠叠的旧光阴》《草帽挂在墙上》等七十篇优秀散文作品。作品内容源于作者对自然风物的无限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入微体察和对童年故乡的无限追思。作品文字清新隽永,带领读者凝注片刻时光,找寻韶华中的斑斓虹霓,捡拾光阴剪落的满地心事。作品有对父母祖辈的怀念之情,对东北故土的依恋之意,对青春飞逝的遗憾之感,对童年伙伴的珍重之谊,还有鬓染秋霜后对人生的彻悟和过尽飞鸿后对生命的洞悉。
-
汗室读书散记王子今 著《汗室读书散记》为王子今先生的学术随笔,所谓“汗室”即先生的书斋名,意喻治学首先当辛苦劳作。本书记录了作者的治学思想与学术轨迹,分为“天则人事”“学海针经”“古 董新识”“读史蠡酌”“简端杂记”五个部分,涉及古代天人关系、学术史、书评、历史考证与随笔杂想五个方面。王子今先生涉猎广泛,不少文章趣味十足、可读性强,如从猫、鹤 等角度,剖析古代天人关系;书中也随处透露出历史学者的智慧、强大的洞察力与现实关怀,如对盗墓、近代劳工、古代路权等问题,均有精辟论断;还有文章讨论学术研究中的翻译 等问题,批评当下浮躁的学术风气,指出做学问当挥汗如雨、脚踏实地。
-
枕草子[日] 清少纳言 著,周作人 译《枕草子》开日本随笔文学之先河,约成书于1001年,是日本平安时期女作家清少纳言的代表作,与《源氏物语》齐名,被誉为日本平安时代文学中的双璧。也与后来出现的《方丈记》《徒然草》二书,并称日本文学三大随笔。全书分20卷,共305段,分类聚、日记和随想三大内容,多是她在宫廷任职期间的所见所闻,感情细腻,文笔清淡,其真实性和随意性处处可见。所谓“风从哪页吹起,便从哪页读起”,便是本书的魅力所在。
-
铁凝散文(中华散文珍藏版)铁凝 著该书是我社原有“中华散文插图珍藏版”系列之一。这是铁凝从事文学创作以来所发表过的*优秀、*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散文集萃。作品内容跨越不同的年代,其优美的文笔,丰富的思想内涵,堪称经典。同时,书中内文配插的作者生活、工作、文学创造等方面的照片,又给本书增加了阅读魅力。
-
上海·印象郑自华 著内容简介/提要本书共分为四辑:辑“家里家外”,通过描写家庭衣食住行的变化,折射社会的变迁;第二辑“书里书外”,以书本为载体,反映读书人的喜怒哀乐;第三辑“店里店外”,记述作者在工作单位的种种有趣故事;第四辑“戏里戏外”,讲述作者看电影和参加影评组的经历。作为生于兹长于兹的上海人,作者对上海的印象,都在衣食住行和点点滴滴的生活细节里。
-
鲁迅自编文集:二心集鲁迅 著《二心集》是鲁迅的一部杂文集,收录了鲁迅1930年到1931年所作的杂文三十七篇。包括《“好政府主义”》《“友邦惊诧”论》《“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柔石小传》《以脚报国》等,末附《现代电影与有产阶段》译文一篇。
-
巴黎评论·诺奖作家访谈(套装共2册)美国《巴黎评论》编辑部上述利息将被平均分成五等份,按照以下方式进行分配:[……]其中一份将被授予在文学领域某一理想方向创作出Z杰出作品的人。——引自阿尔弗雷德·诺贝尔遗嘱 -《巴黎评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你是什么反应?-谢默斯·希尼(1995年诺奖得主):有点儿像遭遇了一场大体温和的雪崩。 《巴黎评论》(The Paris Review),美国老牌文学季刊,由美国作家乔治·普林顿、彼得·马修森等人于一九五三年创刊于法国巴黎,后编辑部迁回美国纽约,并持续出版至今。自创刊之日起,《巴黎评论》一直坚持刊发世界顶级的短篇小说和诗歌,并成功发掘推介了众多文学新人,著名作家如诺曼·梅勒、菲利普·罗斯等人的写作生涯正是从这里起步。 “作家访谈”是《巴黎评论》最持久、最著名的特色栏目。自一九五三年创刊号中的E.M.福斯特访谈至今,《巴黎评论》一期不落地刊登当代最伟大作家的长篇访谈,最初冠以“小说的艺术”之名,逐渐扩展到“诗歌的艺术”“批评的艺术”等,迄今已达四百篇以上,囊括了二十世纪下半叶至今世界文坛几乎所有的重要作家,其中就包括三十四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巴黎评论》创刊七十周年之际,经《巴黎评论》独家授权,我们将这三十四篇诺奖作家访谈归总一处,补充作家生平及获奖信息,分上、下两册迻译出版。这些访谈是《巴黎评论》与身处世界文学之巅的小说家、诗人、剧作家持续对话的产物,展现了当代文学世界最具启迪和创见的思想。作为一份能够定义我们写作生命之精髓的记录,这些访谈本身亦足以成为当代文学经典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