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记
-
千灯互照:新世纪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生态与批评话语刘大先 著本书分为两个部分,上编为新世纪以来的十年少数民族文学编年综论,在广泛收集、述介、评论当年作品的基础上提炼出该年度*为典型的文学现象、热点、创新与问题,并由此生发出理论思考,包括文学技巧的美学试验、性别意识与族性表达、情感结构的转型、主旋律的民族表达、底层的多元声音、母语文学与翻译、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地域文化与民族形式等诸多层面,它们构成了既与主流文学想通,又有自身特殊性的问题。下编则是少数民族新文学批评从此前的族别文学史书写、世界性与民族学等范式中突破出来,应时代与社会的变革,出现了差异共生、文学共和、本土化生、文学正义、母语思维、双重视角、信仰与侨易等各种新兴华语与实践、总结与创新,在此基础上,本书尝试建构一套具有中国气象和全球视野的批评理论。
-
我的自由源泉:波士顿笔记罗四鸰本书为作者近年的随笔集,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生活随笔,记叙了她旅美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其中涉及街头艺人、课堂文化、犹太记忆和波士顿练摊经历等;第二部分为读书随笔,讲述了一些名著和著名作家的趣闻轶事,如重口味的格林童话、奥斯汀的罗曼史、王尔德才华的陨殁、印第安人与英国殖民者的战争等;第三部分为文化评论,作者的评论对象广泛,从伏尔泰、卢梭、阿伦特谈到菲茨杰拉德和玛雅?安吉洛,谈到Beyond乐队和罗大佑,其中包括各种社会事件、书籍、电影、音乐等。可以说,本书既是一部着眼于波士顿平常人生活点滴的社会观察,也是一部题材广泛却不乏深度的评论集。
-
上海:灯红酒绿下的沪上风情孙晔本书精选关于上海的散文40篇,收录了现当代著名作家,尤其是上海本土作家张爱玲、陈丹燕、赵丽宏以及鲁迅、丰子恺、黄裳等,关于上海记忆的经典作品,将上海的摩登风情与独特的人文情怀展示得淋漓尽致。以上海坐标、上海风情、上海人物、上海情结为切入点,角度新颖。
-
世界十大中短篇小说家:马克·吐温(美)马克·吐温 著; 叶冬心 译《世界十大中短篇小说家:马克·吐温》精选了《一张百万英镑钞票》、《竞选州长》、《火车上人吃人纪闻》等多篇马克·吐温经典中短篇小说,短小犀利、脍炙人口。其中《一张百万英镑钞票》系世界经典短篇,讲述了一个在美国街头乞讨的穷小子亨利·亚当斯在伦敦的一次奇遇。
-
文学史研究丛书: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漫说文化钱理群,黄子平,陈平原 著本书合刊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和《漫说文化》(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两册“有趣的小书”,是钱理群、黄子平、陈平原三位学者1985年到1990年切磋学问、品谈文章的记录。“三人谈”提出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命题,关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不可分割的整体性,打通了近、现、当代文学的研究格局,扩大了研究领域,在学界引起很大的反响。《漫说文化》收录各自的回忆文章及各集的序言,阐明了编者对“散文”的独特理解,注重突出文化意味。
-
火眼金睛选建材VS装修完常会后悔的36件事刘香莲 编本书内容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火眼金睛选建材。告诉业主如何在混乱的建材市场中选到适合自己的建材,包括如何不上当和如何选到与自家装修最匹配的建材。下篇是装修完常会后悔的36件事。罗列了业主装修完成后“后悔率”最高的36件事。读完后业主们可以在自己装修时提前规避,免得后悔。
-
大小舞台之间:曹禺戏剧新论钱理群《大小舞台之间:曹禺戏剧新论》从炎炎的盛夏开始起笔,渐渐写到秋凉,他的心境也确乎从“郁热”转入一种“沉静”。作者也正是用“从郁热到沉静”来概括曹禺三、四十年代的生命流程,即从《雷雨》、《原野》时期的躁动向四十年代《北京人》阶段的沉静转化。这确实是曹禺生命历程中发光的年代;这是被爱情、友谊、青春包围着的生命发出的“美丽而真诚的光”,秋阳般温暖、柔和,而略带忧伤……没有“雷雨”前的“苦热”,也不如“日出”般眩目,“原野”似的阴森、恐怖,这里有—— “秋风吹一下泠泠的鸽哨响”,“恬适而安闲”……“卖凉货的小贩,敲着‘冰盏’,丁铃有声,清圆而浏亮”…… “在苍茫的迷雾里传来城墙上还未归营的号手吹着的号声”,“随着风在空中寂寞的振抖”…… “真实与真诚”反而要到“假”的戏剧里才能寻找到,真的人生社会却充斥着作戏与虚假,这种置换使钱理群感到的是一种莫名的“恐惧”,它意味着启蒙者一切真诚的努力都将在看客的眼中化为“演戏”,而丧失了预想中原初的崇高与意义。“假作真时真亦假”,当“真诚与真实”戏剧化,表演化了之后,对真实的命题本身的质疑便成为反思的一个前提。从中我们不难感受到一种对启蒙主义理想的消解甚至幻灭。启蒙主义的立场正是由此向怀疑主义的立场逐渐转化的。
-
唐诗宋词元曲大全集(超值金版)雅瑟 著由雅瑟主编的《唐诗宋词元曲大全集》所选篇目以普及性为要,挑选可接受性强、浅近明白之作入书,又广泛借鉴了其他的权威版本。宋词和元曲的选择则是对各个时期、各种题材的作品衡量斟酌,博采众家之长。元曲包括元散曲和元杂剧,元杂剧文学成就也很高,但我们尽量侧重选择活泼灵动、浅俗直白,并能够使欣赏者毫无间隔感的元散曲。
-
中国古代山水旅游诗选讲夏传才 编著山水风景诗是我国诗歌宝库的珍品,吟诵这些篇章,如同歌唱一曲曲祖国山河的赞歌。它们又是一幅幅优美的自然画卷,使我们欣赏大自然之美,陶冶健康的情操。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壮游祖国名山大川、游览名胜古迹,吟咏古人的名篇佳章,对于开阔眼界,拓展胸襟,增进知识,提高旅游质量,以及发展旅游文化事业,都是有益的。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人们旅行壮美的山河时,常常会经历一些名胜古迹。因此,咏史怀古是诗人广泛采用的题材。优秀的作者不是单纯的发思古之幽情,而是把深刻的现实内容,通过吟咏古人古事而巧妙地表现出来。他们或指点江山,抒兴亡之感;或借古喻今,讽世刺时;或凭吊古迹,抒发个人的块垒;或评价人物,表达自己的历史观点。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乐黛云教授七十五华诞特辑杨乃乔,伍晓明主编今年是比较文学学会成立20周年,从1995年比较文学学会在深圳成立以来,以乐黛云为学术领袖的中国比较文学在各个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以自己的方式加入到世界比较文学学术前沿,让国外学界听到了中国学者的声音;二,把国个最前沿的学术理论介绍到国内,活跃和更新了我们本土的学术;三,比较文学的方法对很多的传统学科带来了革命性的意义,促进了传统学科的现代性转化工作。中国比较文学在20年的发展中是和一个人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她就是北大的乐黛云教授,她用自己的方式介入到最前沿的比较文学的建设中,她就像一面大旗,招呼着中国各界学者介入到比较文学的研究中来,她鼓励,参加,介入,推动。有时一个人的贡献远远大于她所表达的全部,如果没有乐黛云教授的积极推动,国中比较文学远远没有现在的功绩。这本书是对20年来整个比较文学的总结,从比较文学的理论、比较诗学的理论、个案研究等方面选取最有代表性的学者的代表性文章,最好的呈现了比较文学的学科发展。今年也是乐黛云教授诞辰七十五周年,我们用这种非常严谨的方式来表达对乐黛云教授的无限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