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记
-
世界华文文学评论(第2辑)中国世界文华文学学会 编《世界华文文学评论(第2辑)》是一本研究华文文学的论文集。收入了纪念名记者、报人、学者曾敏之的7篇回忆短文,作者从个人交往切入,文笔细腻,质朴情深,从多个角度还原出曾老书生报国的生动形象。围绕“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选入《近20年“海上丝绸之路”诸国华文文学发展的融汇倾向》、《中国文学在越南的传播与影响》,讨论中国文学沿海上丝绸之路传播的历史状况和再生情景。同时收入研究加拿大华人文学的三篇文章,分别讨论早期、当代加华作家的写作问题。研究香港台湾早期文坛的几篇考证论文,扎实的史料梳理工夫和严谨的大数据分析态度值得读者借鉴参考。
-
朱湘全集·译作卷(1)朱湘“新月派”代表人物朱湘作品全收录,带你领略“中国济慈”的文学魅力。《朱湘全集 译作卷(1)》收录了《路曼尼亚民歌一斑》《英国近代小说集》,朱湘的翻译注重音韵和节奏,其特点是在不脱离原诗意境的前提下表现自己对原作品的独到见解,本卷翻译作品全面展示了朱湘深厚的翻译功力与优美的翻译艺术。
-
文化的传承与变革:跨文化语境中金庸小说的艺术转型周仲强 著导语周仲强所著的《文化的传承与变革——跨文化语境中金庸小说的艺术转型》以接受美学为基本理论支持,从跨文化语境入手,紧扣文化创新,以文化传承和现代变革的角度多方面、立体地透视和把握金庸武侠小说及其艺术转型,实现了阅读的古今融通。并对小说提供的文化现象进行有破有立地现代解读,突出中国文化精神,确立金庸小说的当代意义和文化价值。内容提要周仲强所著的《文化的传承与变革——跨文化语境中金庸小说的艺术转型》内容简介:金庸博古通今,涉猎极广,所创作的武侠小说构思精奇,广为传诵。将历史、哲学、文学共冶一炉,全面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为武侠小说开创了一片全新天地,多年来更成为电视剧、电影、舞剧、网游、电玩等文化创意产业不竭的源泉。《文化的传承与变革——跨文化语境中金庸小说的艺术转型》以接受美学为基本理论支持,从跨文化语境入手,紧扣文化创新,以文化传承和现代变革的角度多方面、立体地透视和把握金庸武侠小说及其艺术转型,实现了阅读的古今融通。并对小说提供的文化现象进行有破有立地现代解读,突出中国文化精神,确立金庸小说的当代意义和文化价值。
-
将星纵横: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将领胡元斌,严锴 编本书共分:蒙巴顿;哈尔西;巴顿;尼米兹;朱德;彭德怀;刘伯承;贺龙八部分;主要内容包括:欧战爆发勇斗德国潜艇;普升上将发动英帕尔战役等。
-
文化与诗学(2009第1辑)(总第8辑)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 编,童庆炳 主编《文化与诗学》是一本涵盖了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化研究和文学类书评的论文集,关注学科发展中各种前沿问题,对之进行了细致的讨论,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
一代大儒爱新觉罗·毓鋆(插图版)许仁图 著一代大儒爱新觉罗·毓鋆为前清礼亲王代善裔孙.外界都敬称他为“毓老”而不名,毓老自幼受宫廷教育,师事陈宝琛、郑孝胥、罗振玉、柯劭忞、王国维、康有为、梁启超和叶玉麟诸先生,习经史子集之学,为溥仪伴读. 1947年被蒋介石监管至台湾,在台湾宣扬中华文化六十余年,述而不作,不喜浮世之名,不接受媒体采访,本《易经》以为体,而据《春秋》公羊学以为用,及门弟子有上万人之多,遍及海内外与各行业.毓老一生倡经世致用之学并注重对时势之分析,为四书五经、诸子百家注入了真实的生命和和生机,2011年3月20日于台北市家中辞世,享寿106岁.
-
文化盛唐的诗仙:李白葛景春 著诗歌是文化的一种,它不但要受到文化中其他因素的种种制约和影响,而且还是文化的一种反映和表现。如果说文化是一个大系统,那么诗歌就是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子系统是大系统的一部分,同时它与大系统的其他各部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李白的诗歌和唐代文化的关系就是如此,它们是密切相关的。李白的诗歌既受着唐代文化广泛深刻的影响,同时它也犹如一面镜子,折射着唐代文化的光辉。他的诗歌,受到了唐代文化中的各种因素诸如哲学、历史、宗教、习俗、风尚、旅游、饮食、音乐、舞蹈、绘画、书法及前代文学与文化传统等方面的深刻影响;同时,它也是唐代文化各方面的集中体现和反映。二者是互为因果的。如果我们不深人了解唐代文化的灿烂成就,就不可能深刻地理解李白的诗歌;同时,通过李白的诗歌,我们也可以一窥大唐文化的灿烂和伟大。在唐代文化中,盛唐时期的文化最具有代表性,它是唐代文化最集中的表现。
-
博雅导读丛书:中国现代诗导读(1917—1937)孙玉石 主编中国现代诗,也叫“新诗”,是指发端于“五四”时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段时间的白话诗,即应用现代汉语的、自由抒发思想感情的、形式上不拘一格的诗歌。本书收录了多篇诗人与解诗者的文学对话,可供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或对中国文学有兴趣爱好的读者阅读。
-
叙事、文体与潜文本:重读英美经典短篇小说申丹 著《叙事、文体与潜文本:重读英美经典短篇小说》分上下两篇。上篇为理论探讨,梳理叙事学和文体学之间既相异又互补的复杂关系,揭示叙事学核心概念和分析模式的实质性内涵,廓清涉及的不同分类与研究视角,为文本分析做出铕垫。下篇为《叙事、文体与潜文本:重读英美经典短篇小说》重点,聚焦于作品阐释,选择有代表性的英美经典短篇小说(美国短篇为主)进行文内、文外、文间的“整体细读”,挖掘其中的潜藏文本或深层意义。本研究具有国际前沿性,针对国际学术界的相关探讨,纠正和澄清了一些理论上的误解和混乱,对文本做出了富有新意的重新解读,阐释方法也具重要参考价值。
-
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杨联芬著本著作并不全面叙述晚清到五四时期的文学历史,但却从发掘“现代性”的特定角度,深入考察了这一时期几个十分突出的文学现象和作家作品。钩沉析疑,烛幽发微。就人们熟知的若干老话题阐释出极富启发性的新见解,中肯而又精警,很有学术价值。其中第三、六、七诸章,尤其精彩。杨联芬,又名张忆,女,四川荥经人,1963年生于四川宝兴。1986年获四川师范大学文学学士,1989年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1994年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现执教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所。主要学术著作有《白话今译》、《中国丙工小说中的抒情倾向》,合作主编《中国新时期?难Ь反笙怠贩?17编、《童话金库》。《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将研究视角聚焦于长期处在五四重重遮蔽之中的晚清民初文学,但它并非全面叙述晚清至五四时期文学发展的历史,而是以“现代性”作为理论资源和研究策略,严肃而深入地考察了这一时期几个十分突出而且意涵丰富的文学文化现象和作家作品,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在学科领域内部形成了实质性的推进。 从绝对的意义上来说,这些话题都不算新,然而杨联芬女士对这些“老话题”的再解读却充满了新意且极富于启发性,这与作者的学术态度、学术修养、研究能力和研究方法密切相关。首先,作者能够深入历史发生的具体情境,充分尊重历史的细节和偶然性,细致入微地考察历史本身的复杂丰富与多元异质。以第三章为例,作者不厌其烦地具体考察了林纾用古文翻译一百几十部西方小说的情况,以及他为译者所写的大量序跋在共时性语境中的作用;还搜集了这一研究领域中尽可能多的资料,论证林纾的译作对几代文学青年,诸如鲁迅、周作人、胡适、郭沫若、李吉力人、钱锺书等人,所产生的历时性影响。对于文学史重复论述的林纾与五四新文学家们的论争,作者也不忘做深入的考察,从而得出“林纾与新文化的分歧,并非是否使用白话,而是是否使用白话,就一定废除古文”这样的结论。据此,作者不仅恢复了林纾被“历史主义”叙述扭曲的原生态形象,而且俨然将林纾放在了中国文学现代性发生和发展的重要环节上,更为可贵的是作者据此深入地接触并展现了中国文学现代性的本土性情境,摒绝了此类研究中较为普遍的理论与材料脱离的恶劣现象。其次,这本专著相当充分地体现出了杨联芬女士宽广而精警的学术视野,及其对纵横错综的比较研究方法的娴熟运用。这在最后一章的长篇历史小说研究中表现得尤为精彩。作者将曾朴的《孽海花》从鲁迅定位的“谴责小说”中提升出来,与李吉力人的《死水微澜》三部曲放在一起比较论证,将它们统称为“现代长篇历史小说”,并与法国文学中“从莫里哀到雨果、从巴尔扎克到福楼拜”的作品进行了广泛而精确的比较。作者认为曾、李二人小说的历史叙事的现代性体现在,它们摆脱了传统历史小说“以重大历史事件或历史历史人物为中心”的宏大叙事模式,而展现了一种由日常世俗生活构成的“风俗史”。这种见解很有价值,现代性文学的主要内涵之一就是对日常化私人生活空间的发掘与表现,作者以她的具体考察和研究将这种现代性内涵落到了文学叙事的实处,这也正是其高出同类研究的地方。此外,该书特别值得称赞之处还有作者卓越、敏锐的艺术感觉,以及富有灵气的文字表述。可以第六章具体论述为例,比如,“从意象、用典看,苏曼殊是古典的;但从表现的真诚、大胆,感情的纯洁看,苏曼殊的诗是现代的,充满了拜伦式的热烈情怀,也散发着雪莱式的忧伤。”作者的诗人文笔并非感性的无余流露,而是与一个学者的知性和理性相伴相随,这样描述作者的文字风格也许更为恰切。